[心得体会]山西日报张临山:深入百姓生活 书写锦绣文章
2011年08月25日 09:16:42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宣部等五部门提出,新闻战线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觉得,其目的就是解决新闻媒体“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的问题;其理念,就是“人民至上”;其本质,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也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深入百姓生活,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其具体要求就是,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报道中做到“四个转变”,即转变内容、转变方法、转变作风、转变文风,让党报的新闻宣传入脑入心。

    在此,讲两段我的采访经历。

    第一段经历是在2005年的7月,那时,我刚进工交部不久。听说长治市壶关县有一位乡村邮递员叫赵月芳,每次都要翻山越岭往返60多公里为老百姓送报送信,坚持了10多年。于是,桂小纯主任安排我去壶关县采访。

    达到后的第二天,我和赵月芳踏上了一条崎岖坎坷的邮递之路。不同的是,我的包里只有一支笔和一个本。而赵月芳的肩上,却扛着50多斤邮包。

    我特别想讲一个细节:从当日上午11点到下午2点,我们走了整整3个小时,才爬上了1500米高的鹅屋山。走过的一条狭窄的“猫路”,窄处也就30多厘米,宽处不过60厘米,10多处台阶坡度都超过了70度。

    经过一路的接触、了解和启发,本来话不多的赵月芳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说出很多心里话。

    经过三天深入采访,我深深地被赵月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难隐忍的生活所感动,写成长篇通讯《一个人的信使之路:记长治市壶关县投递分局乡邮员赵月芳》,在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十多家媒体也因此陆续报道了赵月芳。今年的531日,赵月芳入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个人事迹在《人民日报》刊登。

    第二段经历是在2008年的3月,当时我被报社安排下基层,到山西日报临汾分社学习锻炼。

    324日,我跟随分社的杨木林社长,在临汾市汾西县采访。我们探访了一个农业科技园,走进了三家农户,考察了五家企业,在田间地头和七八位老农聊天唠嗑,采访人数不下20位。当时发表的文章中是这样写的“我们走过汾西5个乡镇的山山水水”。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由“黑”到“绿”的精彩变脸——探访汾西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认为,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是我们按照党的要求、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使命,又是一名编辑记者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更是写就新闻精品和锦绣文章的捷径通途。

    我到报社已经十年,深深地感到,山西日报是一张有着光荣传统和历史的党报。我们报社的领导,从社长到总编,再到部门主任,时常要求我们,要有责任、懂感恩、下基层、出精品。

    从事新闻工作十年间,新闻前辈身上那可贵的品质和求实的精神一直在感召着我……让我们的思想不老,让我们的笔不老,让我们的腿不停地向基层跑,向农村跑!(山西日报社记者张临山)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樊杨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