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第一组调研报告: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幸福感提升
2011年08月17日 15:53:58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新农村建设

    与农民幸福感提升”体验调研报告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规划纲要》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8月4日至8日,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第一组,遵照统一安排,到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体验农村生活,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实际行动落实新闻工作“三贴近”原则。活动期间,青年编辑记者们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增进了对农民朋友的感情,深化了对农村现状的认识,思考了对农村发展的建议。现围绕“文化发展与村民幸福感”主题,将体验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下盘石村的“幸福”印象

    下盘石行政村,位于延河下游,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隶属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张家滩镇,辖下盘石、运家自然村,是延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全村78户、358人,劳力126人。2007年以来,下盘石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从本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以旧村改造为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年来,县镇累计投资330万元,群众自筹106万元,新修砖窑48户、117孔,维修改造23户、94孔,改造党员活动阵地,建设5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引入自来水,硬化巷道6条。投资15.6万元购买39台太阳能热水器,解决“洗澡难”问题;投资15万元购买绿化树300株、修建草坪2座;投资23万元购买太阳能路灯20盏;投资12万元建成高标准卫生室,配备基础医疗设备和药品,解决“就医难”问题。

    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四化”下盘石是记者们入村时的深刻印象。在与村民朋友们的朝夕相处中,记者们感受着村里积极向上的民风士气,感染着村民朋友们的热情乐观,感叹“这是一个幸福的村子,是一个体现着‘精、气、神’的村子。”幸福的印象,来自细节:有整洁干净、世外桃源般的村容村貌,有村民“总动员”的集体文化活动,有农民朋友们脸上时刻洋溢着的笑容,有村里不时传来的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

    老少同舞秧歌队

    未见其村,先闻其声。我们的车队还未进村,村口传来的欢快的锣鼓唢呐声已经驱走了大家的舟车之苦,同行的几个小姑娘马上变得雀跃起来。下车,才知道村里为了迎接我们这些从北京来的编辑记者,特地召集了村里的秧歌队在村口“热烈”迎接。说热烈丝毫不过,四十人的秧歌队,红红绿绿的服装,花伞彩绸、锣鼓震天。细看之下,队尾处竟有一老一少迈着舞步向我们走来。老的看上去六七十岁,头扎白毛巾,身着紫红色秧歌服,右手拄着拐仗;小的三四岁,皮肤黝黑,手拿两把大绿扇。两人动作明显比其他秧歌队员迟缓步小,但感染力却非同一般,年轻的编辑记者随即跟在这一老一少后面将“入村进户”第一课学将起来。据村支书介绍,村里的秧歌队已经有些年头了,除了固定的领队和几个秧歌队员,村里的老人、小孩、甚至放假归来的中学生大学生都是能随时随地参与进来的志愿“编外队员”,只要村里的大喇叭一召集,老少即可同舞,真正实现全民同乐。

    幸福果农郝丁奎

    果农郝丁奎的窑安在村口第一家,家中一子一女,儿子在上大学,女儿念技校毕业刚刚在延安市里找到一份工作。郝丁奎给人印象是整天笑呵呵的,正处在农闲时候,偶尔下地看看果树庄稼,村里的运动会、秧歌队表演他都会去观看,观看但不参与,了解后才知道是腰受过伤。郝家一度很困难,儿子女儿上学花了不少钱,建砖窑的时候还借了一些债。近些年,随着村里果园产业的发展,自家的果园也跟着受了惠,家里的经济状况才改善了一些。当记者问这位陕北老农有没有觉得负担重生活压力大时,郝丁奎憨厚的笑着说“么压力”,“现在苹果的产量稳定销路也有保障,收入只会一年比一年高,家里生活也会一年比一年好,再等儿子毕业找到工作,我们就可以享福了”,郝丁奎还跟我们约定过两年等家里更好一些“也领着婆姨上北京去瞧瞧”。

    二、下盘石村的“幸福”支点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感受,既涵盖物质生活,也涵盖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建设幸福新农村,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提出的响亮口号,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价值追求。记者们感到,在下盘石村,较为优良的经济基础,丰富活跃的文化生活,民主法治的治村实践,满足着村民朋友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着村民朋友们来自内心的幸福感,这三个重要“支点”共同支撑起下盘石村的幸福新生活。

    1.果园经济发展迅速,公共基础设施齐全,为幸福下盘石奠定了坚实基础

    梨果产业是下盘石村的支柱产业,梨果收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全村拥有梨果面积1110亩,人均3.1亩,挂果面积380亩,幼园面积730亩,小型果库35座,各类农机35辆,沼气池52口。2010年全村梨果产量130万斤,产值350万元,农民人均年梨果收入9800元,预计“十二五”末全村果品产值达到750万元以上,人均梨果收入达19000元以上。近年来,村委会坚持把发展果园经济作为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中之重,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果树技术培训,宣传果园有机化管理。每年举办培训活动8次以上,邀请县镇两级技术员为果农作培训,2010年日本果树专家前来培训。着力提高梨果品质,发放果园有机化管理宣传资料,推广施用农家肥,利用沼液防治病虫害,杜绝化肥的使用。二是引导果农“走出去”,参观学习新技术。每年组织村民在农闲时节到洛川县、宝塔区等地苹果示范村取经学习,提高果农科学管理果树的水平。三是加大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县镇投资65万元,建成千亩果园灌溉工程,解决果园灌溉问题。投资5万元购买1000米的防护栏,美化果园环境,有效防治偷盗。投资10万元建成35个小型果库,实现果品就地储藏。

    上世纪90年代前,下盘石是有名的穷村。 90年代初,种植苹果树在延长县仅仅是一剂促进退耕还林、减缓水土流失的苦药。很多农民无法割舍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对苹果种植的前景感到无限担忧,政府不得不在引导加强制的政策下,进行部分种植。经过5年左右的结果期后,延长的苹果因为其优越的种植条件,开始显露出优于传统种植业的经济效益。2000年以后,在前期经济效益的刺激和后期政府的鼓励政策下,延长苹果业得到质的飞跃。

    记者所住的下盘石村郝如琦老乡家,也是一个依靠苹果产业而大大改善了生活的农村家庭。他说:“我家种植苹果比较晚,04年才开始,但是现在也能达到2、3万的年收入了。”

    发展梨果产业,作为村支书,郝银奎是牵头人也是需多操心的“责任人”,记者问郝银奎对于村里梨果产业今后发展的期盼时,郝银奎说,目前制约下盘石村梨果产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灌溉工程跟不上,目前,下盘石村还采用着最原始的灌溉方式,水龙头接根管儿,人工浇灌。这种灌溉方式虽然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耗水量大,浪费率高。下盘石村拥有一口山泉,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该村的梨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但在三至五月果树生长旺盛、需水量大的春旱时节,村里得全天开着抽水泵勉强满足全村果园的灌溉需求。郝银奎打算,今后逐步普及渗灌技术,用扎有渗水孔的塑料管道由地面向土壤渗水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投资少,不破坏土壤结构,简便易行,重最要的是比人工浇灌可节约用水百分之六十至八十。

    基础设施完备

    走在下盘石村,记者们感到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有村民文化广场和配套健身器材,有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室,有自来水系统和太阳能路灯、热水器……这为村民们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生活保障。8月6日,49岁的下盘石村村民杨莉拿着户口本来到计划生育服务站,计生站医生宋玉玺给她开出妇炎康片、甲硝唑片等妇科药,建议她每隔半年再来复查。“其实何止半年来一次,40公里的山路,我们一辆计划生育服务车每天要跑2个来回,6个人就在村里吃口饭。”计生局计生站站长张伟忠说,2008年延长县开始搞“母亲健康工程”,每名参加检查的育龄妇女由县财政补贴20元,乡镇计生站再承担20万元的费用,对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检查。规定每两年检查一次,2010年一年已检查过2.2万名妇女。今天我们已检查了50多名育龄妇女,检查率目前为70%至80%之间,下盘石村待检妇女得知晓率达100%。据悉,截至目前,延长县全县已经检查的人口超过1.5万人。2010年延长县陆续投资90万元,重修计划生育服务站。“如今,陕北地区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水平已远超过去,成为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张伟忠说。

    2.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重视教育氛围浓厚,为幸福下盘石注入了强劲活力

    下盘石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近年来,下盘石村高度重视挖掘文化底蕴,以群众集体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村文化室和文化广场为阵地,以弘扬陕北剪纸艺术为抓手,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村民之间、邻里之间、婆媳之间的和睦,营造了心齐气顺、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一是传承民间文化。以李志梅为队长的文化队,挖掘民间刺绣作品30件,制作剪纸300多幅。每年举办剪纸比赛3次,培养剪纸接班人3人。延长梆子的发源地是下盘石村,每年元宵佳节村里组织秧歌队进行梆子闹元宵活动。二是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投资15万元建成高标准文化室。村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举办庙会,听大戏、到古庙祭拜、跳梆子舞等以为庆祝。每年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项目,猪八戒背媳妇、婆婆坐轿、拔河比赛等促进了村民团结、邻里和睦。组织村民外出旅游,村委会补助部分资金,村民自出一部分,2010年组织村民参观壶口瀑布和乾坤湾,提升村民素质。现下盘石有10人的锣鼓队,40人的秧歌队,15人的篮球队,群众文体活动基础雄厚。

    下盘石村自明朝起,村里就设有私塾,几乎人人识字、读书。二十世纪30年代,村里有了第一个大学生。至今为止,这个人口并不多的小村子已经涌现出六十余名大学生。

    剪纸艺术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下盘石村此行,我们领略并亲身体验了原汁原味的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一进下盘石村,我们就被村里的特色文化墙所深深吸引。村妇代会主任李志梅多年酷爱、钻研剪纸艺术,技艺精湛、个性鲜明。从村口一直延伸到村中心的文化墙上,都画满了李志梅的剪纸及农民画代表作,赋予了整个村子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由她主持创办的村文化室里,陈列着满满的剪纸、农民画等作品的原作,还有精美的刺绣品,大多由她创作,表现十二生肖、花鸟虫鱼、人物肖像、故事传说、农村生活生产场景等等,题材丰富多样,表现手法简洁明朗,细腻传神,有的作品剪出的线条细如发丝,想象大胆,充满质朴生动的美和生命力,令人赞叹不已。

    李志梅拜陕西著名的剪纸艺术家为师,并自觉地把挖掘、传承民俗文化艺术当成了自己的追求,她说:“我本以为自己的刺绣做得不错,但和祖辈传下来的刺绣作品一比,觉得十分汗颜,很多传统的技艺现在都没人会了,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它们继承和发扬下去。”她经常组织村里的妇女学习刺绣、剪纸,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下盘石村的妇女人人能绣,个个会画,丰富了村里的农闲生活,还有许多人慕名到村里跟她学习剪纸。

    我们也有幸拜李志梅为师,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亲身学习和体验了剪纸,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下,所有组员都剪出了自己的生肖等作品,并把成果予以展示,不虚此行。

    剪纸起源于中国陕西,非常古老,被称之为“活化石”,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006年,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予以保护、大力宣传和传承;同时由于其艺术性和实用性,它也蕴含着潜在的商业价值,如果将它做大,形成一定规模或者产业, 应当能够成为下盘石村、延长县乃至陕北地区农民新的增收途径,带动农民致富创收。

    梆子舞

    初到下盘石村,乡亲们已经守在村口。他们身着陕北特色服装,头上裹着“羊肚肚”手巾,敲锣打鼓、扭着大秧歌将我们迎进村部。后来,我们才知道,大秧歌其实是“梆子舞”的替代品。

    说起下盘石村的文化,梆子舞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没能亲眼欣赏梆子舞的现场表演,但我们在村支书家看到了今年春节的梆子舞表演录影。从画面上看,梆子都绑着红绸带,演员一边打棒子一边跳舞,声音整齐、清脆。因为几乎都是男演员,梆子舞看起来气势磅礴,充满陕北风情。其中还穿插了一些队形变化,所以丝毫不会显得单调。在我们的住家,大叔也特意找出了一对梆子。形似擀面杖的木棒上绑着红绸带,敲击起来声音非常好听。可惜,作为延长梆子舞的发源地,下盘石村会打梆子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据村里的老人讲,梆子舞的起源和鞭炮差不多,都是为了用声响吓跑“年兽”,并慢慢流传开来,成为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可惜,村里已经没有人清楚梆子舞的历史,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化正在消亡的边缘苦苦挣扎。

    今年六十九岁的郝景裕老人告诉我们,他自幼学习打梆子,并没有师傅教,全靠自己跟着“学样儿”。老人说,从前的梆子舞有许多繁复的动作,“像安塞腰鼓一样”,能够成套。现在,村里人也都会打梆子,但只是简单的敲击,许多漂亮的动作已经失传了。如今逢年过节、欢迎宾客的热闹场合,梆子舞的地位正逐渐被大秧歌取代,因为秧歌的动作更简单、更好学。

    郝景裕老人说,他也想收几个徒弟。打梆子需要力气,太小的娃娃学不了,要十几岁的孩子才合适。可是十几岁的孩子都去城里读书了,一年中待在村里的时间寥寥无几。刚刚高中毕业的郝黎硕是郝景裕“瞅下”的接班人之一。作为梆子队最年轻的成员之一,他对梆子舞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便在高三寒假这样紧张的高考备考阶段,他也尽可能的抽时间参加梆子队的活动。郝黎硕希望,梆子舞能通过自己这一代人传承下去。

    然而,民间艺术的保护不仅仅是基层群众的责任。1984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剧组走进陕北,发现了安塞腰鼓,从此将其推向世界。同为陕北特色文化的梆子舞的遭遇却大相径庭。为了让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调研梆子舞文化的历史、现状,保护现存的梆子舞文化。通过媒体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让梆子舞重现生机。

    古庙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下盘石村都会举办庙会。记者们带着没能赶上庙会盛况的遗憾,参观了古庙。“寺内无僧风扫地,庙中少灯月照明”,一副意境深远的对联,几撞破旧的房舍,表明着这座小庙的文化和历史。进庙之后,分两部分,坐北朝南一处小屋中供着观音菩萨和香火,对面是一个标着“歌舞楼”的楼台,同一个台上,一前一后,题写着两幅意境天壤之别的对联:“千秋伟业转眼过,万里江山咫尺间”、“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记者们惊叹小庙中藏着如此人生大境界,但转眼一想觉得小庙的气质与整个村子氛围是那么的契合。

    3.党组织带头示范,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为幸福下盘石提供了重要保障

    推动村党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加强法律教育和法治实践,是下盘石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的环节。下盘石村现有党员18名,占全村人口的5%,大多是80年代末的老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下盘石村党支部特别重视法治文化建设,2011年以来举办党员法律法规培训3期;在驻村民警指导下,每两个月组织村民学习一次法律法规,并解答村民的实际问题;村治保会2010年共开展5次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内容涉及农民权益保障、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由大学生村官和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讲解。这些举措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村民的法制观念,下盘石村先后获得“延安市文明村镇”、“延安市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

    “二十年前,村民入党还要调查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下盘石村支部书记郝银奎介绍说,“如今选党员,我们就看人品,看这个人正不正直。”下盘石村民风淳朴,小村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民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与党员们的带动也不无关系。

    据了解,八十年代时,村民们对党性缺乏基本的认识,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也只是为了当领导,未曾注意到党员应在各方面都走在人前。

    2004年,村里响应张家滩镇政府的号召,将村子里的两间教室改建成党员活动室。曾在村里念书的七个年级的学生被陆续送进了镇子里。从此党员们有了参加学习、组织活动的固定场所。

    “党员活动室建好之前,村里党员的带头作用只能体现在生活中,没有绩效考核也没有组织规划。”郝银奎说。现在的党员活动却是丰富多彩的。2007年,党员活动室修缮完毕,村里的18名党员定期在这里组织开展“党员承诺”活动,规划好当年要对村里的某一领域有所贡献。内容包括:打扫道路卫生、修剪果园、照顾贫困户等。同时,党员的权利也得到了保障。党员活动室定期举办远程学习、组织个人发言,此外,还安排医疗室为老党员做免费检查。

    如今,下盘石村的党员思想觉悟方面有了很大提高。陕西省人大代表李志梅对记者说:“党员,当然是要为老百姓谋幸福的。我这个人不干就不干,干就干出个样来,我要把老百姓给扶起来!”果不其然,十年中,李志梅教会村里80%的妇女绣花,并将延安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发扬下去。

    “时代变了,我的工作也在变。”在谈到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时,郝银奎感慨道。“以前,讲究干部要为村里办好事、办实事。十年前村子里没有蓄水坝,吃水用水都不方便,作为干部,首先要保障的是村民的吃水问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一旦下雨,道路遍泥泞难走还会出现洼地,村干部要及时组织村民们清理积水,填埋道路上的水坑;此外,办学也是干部负责的,支部书记家要保证老师的吃粮、吃水和工资问题。”

    在下盘石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的阎鹏说,较高的文化法律素质使得下盘石村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良好,小偷小摸现象几乎绝迹,摩托车停在村里不锁也没人偷,“我来这里当村官快3年了,这期间村里没发生过一起违法犯罪案件和到镇、市上访事件。”   

   1 2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