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中国日报谭宗洋:乡村新貌
2011年08月08日 15:15:04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8月初的延安,干燥少雨,午后的骄阳把黄土地烤得炙热。我们一行进驻吴起县吴起镇的10名青年编辑记者,驱车来到了镇上走马台村的袁沟。时值夏季的农闲期,村里正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

    庙会已进入第五天,也是山沟沟里自发组织的这场热闹盛会的最后一天。在一所简陋搭建的戏台子上,一女两男共三名说书人正忙活着吹拉弹唱,喇叭里传出带有浓郁陕北乡音的说书声,响彻山谷。

    “党中央真英明,

    富民政策暖人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三农抓得重又重,

    农业税全免光,

    九年义务教育和医疗都有保障

    乡村铺好柏油路,

    农民都有新房住……”

    台下的围坐的几十位老老少少不时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这些世代生活在黄土坡上的乡亲们,感受到了歌里唱出的农村新貌,并报以会意的笑容。

    说书人所描绘的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如果没亲自到陕北来看一看,是难以想象的。以我们居住的吴起县吴起镇王庄为例,该村民小组一共45户人家,平均家家拥有一辆小车。村民的居住条件,由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窑洞,变成了今天砖石结构的新式窑洞,干净整洁,冬暖夏凉。在农户家中,电视冰箱等电器并不罕见,有的人家甚至购置了电脑,接入了互联网,生活与县城里人并无大异。

    和王庄居民聊天,最容易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觉得咱们这儿怎么样?是不是和你们想象中的农村不太一样?”透露出王庄人对现状的满意与自豪。队长陈林富告诉我,老区近10年来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主要得益于退耕还林的政策和城乡一体化的带动。

    据陈队长介绍,吴起县从1998年在全国率先进行了退耕还林的政策。在绿化乡村的号召下,王庄的居民目前一家只保留了极少的土地来种庄稼,使得昔日的荒山秃岭逐渐铺上了绿色。这项政策也促使当地农民转变谋生的思路,从简单的耕种田地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恰逢本地发现了石油资源,许多农户便投入到依附于石油开发的二三产业中去。老陈家的大儿子在附近的钻井队搞运输,二儿子在县城里开了宾馆,生活都逐渐迈入了小康。

    崛起的王庄还吸引了年轻人回来效力。驻村干部王亚宁是一个标准的80后女生,从小在吴起县城长大,在西安念完大学以后,自愿回老家做了镇上的村官。她说,当年想到要去村里工作,心里还有些担心,现在却是“不想走”了。随着城乡经济的统筹,吴起镇的乡村建成了8个城镇化的社区服务系统,拥有中心小学、社区医院等,生活十分便利,再加上乡村的空气和自然环境都比较好,“有的城里人还想来这边居住呢!”

    在村里和乡亲们同吃同住了好几天,我着实感受到了王庄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景象。白天乡亲们互相串门,晚上可以夜不闭户;每逢重大的节日,家家户户“打平伙”,图个闹热,邻里之间的关系融洽和睦。王庄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常挂在陈队长嘴边的一句话,是“富裕永记改革情,幸福不忘党恩深”。老区人民把今日的变化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这得益于国家惠民的三农政策和基层干部们辛勤的工作。虽然目前转型期的中国面临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差距无法消除,但通过这次下基层的体验,我也亲眼看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和乡村党员及干部们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懈努力。

    作为一名记者,广大的农村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这次活动也让我体会到,只有深入人民,扎根群众,才能全面的了解中国的国情;只有多到实地走访,才能报道出客观真实准确的农村现状。这次延安之行,一路追寻,一路收获,一路感受,不仅是一次实地的洗礼,也会成为我未来工作新的启航。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