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健:坚守新闻真实底线 严厉打击虚假报道
2011年02月24日 09:09:36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杨健(右)接受专网记者采访 冯振宇摄

    编者按:去年11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后,治理虚假报道,摆上新闻界的重要议事日程。

    广东省一直高度重视虚假报道的治理问题。自2003年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始终把杜绝虚假报道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广大新闻工作者充分认识虚假报道的危害性,提高抵制虚假报道的自觉性和鉴别力。同时,全省各级宣传主管部门和各新闻单位也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在建立长效机制、探索治本之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去年底以来,广东省按照中宣部和全国“专教办”有关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相关做法。

    春节前,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杨健同志在百忙之中接受了专网记者的采访,介绍了广东省开展专项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对他总结的由于记者采访作风问题可能导致虚假报道的12种“潜规则”和五种不良倾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警示和借鉴。

    杨健简介:杨健,男,江西省人,1958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高级记者。1984年至新华社江西分社工作,历任记者、采编副主任,采编主任,副社长,社长、党组书记。2000年7月调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党组书记。杨健同志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9月调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局长。

    专网记者:“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得到了新闻界的积极响应,中央领导也高度重视。请您结合广东的情况谈谈此次专项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杨健:中宣部等五部门决定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意义重大。虚假报道屡禁不止,社会影响恶劣,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削弱了舆论引导的能力。从广东来看,虽然我们一直高度重视虚假报道的治理问题,自2003年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就把防范虚假报道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虚假报道仍时有反复,没有得到彻底的遏制。

    近年来,虚假新闻在广东媒体上仍然时有出现。如《新闻记者》杂志每年评选十大虚假新闻,从2002年到今年,10年共评出100条,其中不乏广东媒体的报道。比如“石家庄积雪比人高”、“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等,都是出自广东媒体的典型虚假新闻。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通报的6例典型虚假新闻中,“哈药集团生产假药被停产”、“孙中山又成韩国人”等2例是广东媒体的报道。

    所以,在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求新闻媒体对虚假报道屡禁不止的现状和危害性要有清醒的认识,深刻把握专项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专网记者:网络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舆论传播格局,改变甚至颠覆着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您认为,新的传播格局中虚假新闻的传播有哪些新的特征?

    杨健:目前,传播方式变革势头迅猛,媒体格局变化日新月异,虚假新闻的传播和蔓延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其破坏力也因之出现倍增趋势。

    一是负面影响被网络进一步放大。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影响。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一家小报的虚假新闻一般只能影响有限的读者。如今,一条虚假新闻一经互联网转载, 传播面就会猛增数十倍数百倍,负面影响也呈几何级数放大。

    二是由都市类媒体向传统主流媒体蔓延。都市类媒体依然是当前虚假报道的“重灾区”。如去年“女黑老大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玉树地震中一记者因严重高原反应殉职”等影响恶劣的虚假报道,都是来自都市类媒体。但目前虚假新闻已开始向严肃的党委机关报等传统主流媒体蔓延、侵蚀。如去年“世博5个最美自建馆将永久保留”等虚假新闻,就是某市党委机关报刊登出来的。

    三是由文体娱乐报道向经济时政领域扩张。以前虚假新闻多集中在文化体育等报道领域,现在已开始向更为严肃的经济报道、时政报道领域扩张。如去年曾在网上广泛流传的假消息“央行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周小川外逃”、“吴敬琏系美国间谍”等,广东也有个别媒体采用。

    四是媒体之间“交叉感染”现象不断出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互为源头、相互转载虚假新闻的现象不胜枚举。一些媒体还针对虚假新闻延伸报道、发表评论,进一步放大了虚假新闻的蛊惑性和危害性。如前年某报登出 “中国0.4%的人掌握70%的财富”的虚假新闻后,一家报纸如获至宝,以此为由头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把楼价上涨、就业困难、留学生滞留国外等统统归因于“0.4%的人掌握70%的财富”。

    虚假报道是新闻事业的“毒瘤”。在众多的信息渠道中,人们之所以倚重新闻媒体,就是因为新闻媒体作为专业的传播机构,能够给公众提供真实、权威、准确的信息。一则虚假新闻制造的热点可能一段时间就会过去,但是留给受众的负面印象却很难消除;一家媒体传播虚假新闻,但“一只苍蝇坏一锅粥”,损害的是整个新闻队伍的形象,影响的是所有媒体的公信力。虚假新闻可能换来受众一时的关注,给媒体带来一时的经济利益,但虚假新闻频频出现的媒体终将自毁前程,遭到受众唾弃。媒体通过长期积累在群众心目中树立的公信力,是舆论引导能力的基础;根基发生动摇,正确的导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引导舆论也就无从谈起。

    专网记者:您曾写过《新闻报道活动中应该反思或摒弃的十八种潜规则》,总结了由于记者采访作风问题可能导致虚假报道的种种表现,请您结合案例展开介绍一下。

    杨健:近年来,个别新闻从业人员作风漂浮,抛弃了新闻采访的规范和要求,而对一些严重影响新闻真实的“潜规则”习以为常。这是虚假报道屡禁不止的直接原因。我曾经总结过新闻报道活动中应该反思或摒弃的十八条“潜规则”,其中十二条都有可能导致虚假报道。如:

    1.点子先动,主题先行;有了观点,再找猛料。

    2.记者相互“串稿”,大家提高时效。

    3.采访打电话,缺料网上扒。

    4.七分真,三分假,编点细节不算啥。

    5.发稿时效最重要,多方核对没必要。

    6.八卦猛料,越臭越要。

    7.捕风捉影,画猫成虎;五人为“帮”,十人成“党”。

    8.稿子缺少观点,无名“专家”出现;消息没有来源,“知情人士”露面。

    9.数据不清就“大约”,结论不详就“可能”,标题设问来质疑,左右逢源有新闻。

    10、视觉冲击看标题,文题不符没关系,抓人眼球最要紧,语不惊人死不休。

    11.正面典型,尽管拔高;虚假一点,没有人告。

    12.转载新闻,不用动脑;一旦有错,源头去找。

    坚守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必须摒弃这些“潜规则”,坚决避免五种不良倾向:

    一是追求新闻时效,不经反复核实。新闻需要追求速度,但正如BBC所说的,正确永远比速度更重要。很多虚假报道并非是记者有意为之,而是在采编的过程中单纯追求时效,对核实事实放松了警惕而造成的。“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这一定律应用在新闻实践中就提醒我们,对任何新闻失实的隐患都不能有丝毫大意,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对隐患遮遮掩掩,而要想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加以消除,把新闻失实消灭在萌芽状态。无论多么急的稿,都要追求准确再准确,要对新闻事实反复核对。

    前不久,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上了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对微博上出现的谣言,连主流媒体的采编人员也没抵挡住抢发新闻的诱惑,未加核实就在官方平台上发布“即时消息”,被不明真相的网友疯狂转载,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教训不可谓不深刻。2008年,某报曾刊发有关汶川地震的报道《三分钟通话悲喜两重天》,称“就在‘5.12’大地震发生前一小时,学校接到了紧急撤离的通知”,消息来源是一个不在场的保安员。为抢新闻,在此等敏感的重大问题上,仅凭一个不在现场的保安的传言,就照报出来,引发少数境外媒体对我地震预报机制的质疑。

    二是习惯网上“扒料”,不顾新闻事实。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记者的重要帮手。个人博客、网上社区、即时交流平台等,内容丰富,确实是新闻线索的“金矿”,也已经成为媒体获取消息来源的重要渠道。当前不少媒体还专门开设了“网事”、“网评”、“网议”等专版专栏,安排专职记者、编辑搜集报道来自网络的新闻。但网络信息五花八门、泥沙俱下。由于信息的开放性和把关环节的缺失,一些网络媒体正在成为假新闻的“土壤”和“放大器”,这也是如今网络新闻缺少品牌和公信力的症结所在。因此,“尽信网不如无网”,对互联网上的材料,要多方求证,谨防以讹传讹。一名网络时代的称职记者应该是依靠互联网,但决不依赖互联网。

    这方面的教训不胜枚举。如去年“央行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周小川外逃”的假消息,就来源于网络,多家媒体不加甄别,全文刊登,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又如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都点名批评的“孙中山成韩国人”虚假报道,也是我省某报轻信网络出笼的。事后调查,该“消息”源头是天涯社区“国际观察”版一名穿了“马甲”的网友发的帖子。韩国方面对这篇报道也表示强烈不满,认为如此捏造事实,既有损韩国形象,又极易煸起中国民众的反韩情绪,是很不负责任的。

    三是轻信匿名信源,不经一手采访。信息社会在新闻信息的获取上给媒体从业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它决不能代替采访和核实。目前,随意使用匿名消息来源非个别现象。我曾在百度新闻用“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注:2011年1月20日,下同),有516000条相关稿件;用“据有关专家介绍” 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69600条相关稿件;用“据王先生介绍” 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100000条相关稿件;用“李先生介绍” 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89600条相关稿件。当然,其中有重稿,还有一些是有必要匿名的。但是,即使排除这些情况,也可以看出我国媒体稿件中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比较随意,十分普遍。这方面,我们和西方的主流传媒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匿名消息来源是最不可靠的消息来源形式,我省媒体曾有过惨痛的教训。2006年,我省某报仅凭广州有读者投诉“西瓜汁多,但不甜,还有股酸馊味,怀疑被注水”,便刊发消息《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称“瓜农给西瓜注射红药水”。经调查没有此事,稿件中提到的消息来源“某医科大学上班的杨女士”,记者也不能证实确有其人。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出面辟谣:广州市面并没发现注水或药水西瓜。这篇虚假报道造成了广东、海南两省部分地区的西瓜卖不出去,仅海南瓜农便损失3000多万元,并在香港等地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该报道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假新闻之一。2009年4月16日,我省某报刊出报道《东莞千余名儿童失踪家长悬赏千万寻子》,报道数字严重失实。后来有关方面询问记者,千名的数字是记者从现场上访的一个失踪儿童家长口中听到的,记者未加核实,未找佐证,更未向公安部门求证,导致网络炒作,造成严重负面效应。而据有关部门统计核实,2006年至记者发稿前后,东莞发生拐骗、拐卖儿童案件80宗,其中破43宗,解救儿童50名,还有37宗案件未破,37名儿童未找回。

    四是为了抓人眼球,新闻似是而非。现在,很多媒体喜欢把未经核实或缺乏准确消息来源的新闻在标题后加个问号,以设问的方式理直气壮地进行报道。如《布什要把夏威夷卖给日本?》《刘嘉玲怀孕3个月?》。也有的围绕一个主题刊发一大版文章,版面内容有的来自其他媒体报道,有的来自未经证实的网络帖子,冠以“据XX报、XX电视台、XX网”报道,真真假假一锅烩。此类新闻,标题做得抓人眼球,新闻内容却似是而非。不少媒体热衷于这种新闻处理方式。

    但这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却是虚假新闻产生和泛滥的温床。2008年深圳舞王俱乐部大火,烧出个腐败公安局长。广东某报综合多家香港报纸内容,不加核实不去求证就刊发《舞王大火烧出亿元贪官副局长家藏现金千万?》,说该副局长在家里烧钱,存款上亿,事后证明属虚假新闻,文中报道的“亿元”与检察机关查实指控的6万元受贿额相差十万八千里。该报道严重干扰了案件审理工作。

    五是明知八卦有假,辟谣实为传谣。一些媒体为了迎合个别读者和观众的低级趣味,热衷于刊播臭烘烘、血淋淋、赤裸裸的低俗报道、八卦新闻。为了吸引眼球,有时在明知是假的情况下,却以“辟谣”之名予以“包装”,一篇报道2000字,拿1500字津津有味地描述明显失实的“看点”,最后来一段记者证伪。如此报道,出发点根本不是辟谣,而是传谣。

    这种新闻“操作模式”,个别媒体竟然乐此不疲。如去年网络上有人翻出多年前的“高校处女率调查”旧贴,广东个别媒体看到后如获至宝,在已经求证是旧贴新翻,明知里面的“专家观点”是假的情况下,仍不惜花费版面,详细刊发帖子内容,并把所谓的“排行榜”做成表格突出处理。

   1 2 3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朱希琳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