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社长包临轩:报纸要有主张 新闻要有魅力
2010年11月08日 13:13:54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社长包临轩接受本网专访 冯振宇摄

    主持人:您更喜欢用简洁的东西写新闻,但是调查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是您最为看重的“新闻武器”,也带动地方报纸进入深度报道时代。您常说:“要用新闻改变生活”,那么《生活报》又是怎么体现这一理念的呢?

    包临轩:诗歌精神是一个层面的问题,连续报道是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特别注重连续报道在新闻实践中的作用呢,实际上是来自于咱们的新闻实践给我带来的一些想法。近年来《生活报》所有有影响力的报道无一例外都是用连续报道做成的。

    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希望能够和网友们进行交流。第一、作为报纸,我觉得报纸以消息为主体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报纸版面将以消息加专题的形式出现,这样一种新闻业态发生改变了。时代是碎片化的,如果没有聚合,没有整合,那就没有落脚点,所以一定要做一些比较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连续报道可能是最佳的选择。我们应该注重专题,而连续报道是专题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社会生活变得复杂,媒体的采访环境,也在变得日益复杂化,由于媒体现在非常多,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广播、电视、报纸包括杂志,媒体在受众那里,人们的接受量太大了。如果想靠单篇报道去影响社会生活,变得更加难,如果发现一个报道选题很重要,那我们就必须考虑用连续报道的方式。我们做舆论监督报道、做探讨式报道的时候,那些不愿意接受我们采访的对象,他们特别希望你发完这一篇就结束,然后他也会有应对之策,通常的做法就是沉默。如果你不追问的话,他就假装不知道。我作为地方媒体的从业人员对此是感受非常深刻的。这个问题如果不用连续报道来追问的话,我们的报道就毫无影响力,毫无分量,你的报道目的、报道动机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人们对连续报道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往往在一些传统观念里面以篇数来论连续报道,而不以效果论,因为报道是要追求效果的,如果没有达到效果,我们的报道是不应该停止的,这是我们不得不做连续报道的原因。

    第三、我认为新闻报道其实是追问。追问真实、追问真相、追问真理,没有一个复杂的事实,没有一个真理是需要一次性报道就能够解决的,所以我认为新闻就是追问。怎么用新闻影响生活,你要追问生活,你才能影响生活,如果你不找到答案就是半途而废,那没有实现一个新闻人的本质,所以我认为新闻连续报道的背后体现的理念就是新闻人首先是一个追问者,一个设问者,然后他才是记录者,再然后他才是报道者。现在我们看到有多少新闻仅仅满足于记录,仅仅满足于把这个事儿报道出去就完了,而不追问。这是也是我们职业的本职要求所在,这是记者的本职属性回归。所以我们大量的连续报道做的是非常自觉的。

    第四、我们以前过于注重结论式报道,而不注重过程式报道,我认为社会生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适应这个系统的报道方式就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事态本身还在发展,没有结束,你的报道怎么能结束呢?所以过程性报道,开放性报道,必然要求你的报道是连续的。所以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连续报道和追踪报道,无论是版面呈现,还是标题制作,还是对报道进程的把握,全部是和生活同步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朱希琳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