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榜样的力量
2010年10月11日 15:22:43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新闻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获奖作品 二等奖

    法制日报社 席锋宇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专业,供职于法制日报,工龄6年。喜欢用笔端去描述和记录社会百态,喜欢自己文字变成铅字的感觉。幸运的是自己有很多的时间都是在记录人性的真善美,和读者有机会一起感触正义、光明和温暖。由此也曾获得一些奖项,但觉得不值一提,因为最应该被铭记和传颂的是自己笔下那些生动的人物。

    借着征文,我有机会梳理一下自己的记者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6年时光。

    那天看到全国“双百”评选活动正在开展,“双百”即“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我发现其中许多名字都很熟悉,吴仁宝、丁晓兵、李中华、林秀贞等,因为都是自己采访过的人物。

    一直觉得,把这些人最真实、最美好的事迹呈现给读者,是自己的工作,更是自己的责任。也许没有亲自接触过他们的人,难以想象在采访中的那份感动带给自己的震撼,震撼之余我是多么希望可以用文字把它表现出来,把这份美好和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榜样。

    这些年我参与报道的大大小小的典型人物有四五十个。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幸事,而我就是如此的幸运。而更加荣幸的是我的记者生涯大都和这些典型采访结合在一起,听他们的故事,品他们的人生,陪着他们笑,也陪着他们哭,他们每一个人每一次都带给我强烈的心灵震撼。

    2004年,去四川大凉山深处采访马班邮递员王顺友是我记者生涯中难以忘怀的一次经历。

    他一个人,牵着一匹马,在一条路上走了20年,行程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围绕地球转6圈。他一个人,一个月28天往返在马班邮路上,送700份报纸、200多份信件、100多份印刷品。他一个人,面对群山沟壑,深水险滩。一个人智斗两个匪徒,一个人忍受孤独和寂寞。听王顺友说,听他的妻子说,听他的亲朋好友说。他的事迹简单得很,就是一个邮递员送邮件的故事。可是他常年的坚持让这个行为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那几天,我的心里除了他的事迹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再装不下别的。所以,当听说可以随着王顺友走一段邮路时,我毫不犹豫地瞒报了自己感冒和身体不适的情况,随队上山。因为我知道,这些天的采访只是让我走近了他,只有走一走他走过的邮路,踩一踩他热爱的大凉山土地,我才能走进他的内心,采写的稿件才能有血有肉。

    然而,意外从上山的第一脚开始就埋下了伏笔。虽然知道自己身体状况不好,可是开始我还是没有骑马,因为王顺友很少骑马,他的马大部分时间只驮邮件,他舍不得骑这个“好伙计”。我希望自己能彻底地感受一下他走过的邮路,可是半途中我就因为身体虚弱中暑而毫无征兆地晕倒了。如果不是当时一个人眼疾腿快地挡住我后仰的身体,当时我的头部就会直接砸在一块如脸盆大的石头上了,那后果就很严重了。醒来后的自己还是坚持着,不愿下山,于是继续随队骑着马上行。2800米的海拔让我狼狈不堪,崎岖的山路颠得我左摇右晃。上山后我又一次晕倒,医生说是心率不齐,而我只是觉得自己无法呼吸。大口喘气却吸不进一口清新的氧气。后来又由于不明原因过敏,我的脸上又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红色地图”,当时真怕自己就这样“人毁脸残”了。可是却觉得很值得,因为走了这段路,我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王顺友的不易,体会到那份平凡坚守中的伟大。

    为采访西藏军区总医院李素芝,我第一次到了西藏,不巧赶上西藏含氧量较低的季节,高原反应毫不留情地击中了我。缺氧晕倒已经是小事,关键是我发起了高烧。还好,守着医院,方便挂水。

    1976年12月,22岁的李素芝从第二军医大学志愿申请进藏时,写下誓言:“医生是维护生命的使者,我一定要把生命的价值书写在生命的禁区里。”他履行了这个无声的承诺,直到今天他依然还在西藏这片土地上,他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门巴将军”。当时我一边打点滴,一边熟悉他的事迹材料。这个山东汉子的执著和付出也让我无法因为自己这点高原反应就撂下工作的挑子。

    采访中艰苦的时候也很多,山路上的车行颠簸;十几个小时行进在“十里不同天”的滇藏线上,还要和司机一起担心,一是不要被山上的落石击中,二是不要滑下山崖,造成“空难”;条件有限的时候两天洗不了脸;奔波的途中不能按时吃饭等等。但是我一直没有觉得这是一种吃苦,反倒觉得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因为感觉这些典型人物就像“空气净化剂”,给我的心灵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净化SPA”。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什么是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真谛,也领悟到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而这个前提就是心中应该有大爱。自己就是在这一次次的采访中成长起来。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采访中,自己对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更加主动,更加清晰明确,因为我从他们身上深知:工作需要信仰和尊重。

    我采访的典型人物中也有许多干部,街道主任、村支书、市委书记。他们身上都鲜明地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时刻都想着为党争光。我觉得自己这个年轻的党员在这些老党员的熏陶下,对党的认识、对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战争年代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新中国成立后的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恪尽职守,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共产党员,我们的党才能拥有这般永远年轻鲜活的生命力。

    采访吉林市委副秘书长陈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负责信访这个许多官员都很“头痛”的工作。但他接待每一次群众上访,都能做到正视而不回避,平静面对而不厌烦,驾驭而不害怕。初期,我并不是很相信他的这种“完美”。可是,通过接受采访的普通群众向我讲述陈淳许多动人感人的事迹后,在我采访了陈淳本人之后,才真正相信也并从内心深深钦佩他的事迹。在采访陈淳的过程中,发现他张口闭口都是以党为中心,他说他最想听到的评价是:“你是人民的好公仆,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而他的愿望老百姓用一面面锦旗和无数次的掌声帮他实现了。

    很多人问我,采访了那么多典型,会不会有“审美疲劳”?说实话,这个真的没有。他们的事迹虽然有很多共性,体现的精神也有重合的地方,但是他们仍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标签”,每一次你总能找到“惊喜”。

    采访林秀贞的时候,她几十年坚持照顾孤寡老人和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善举,让我在深深的感动中体会着真情与善良的力量,让我感受到真情战胜物欲的崇高,让我看到爱心的坚韧和顽强,让我相信这世界上恒久不变的真善美。

    采访三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前妻父母和弟弟的谢延信时,感受到的是传统“孝道”带给我的感慨。优秀传统使我们获得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品性,使我们成为我们而不是旁人,更让我们获得生存的价值和尊严。

    其实,采访的典型越多,心里反倒越没底,因为总是希望超越上一个,写得更好。如何让他们的事迹更加深入人心,如何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成了折磨自己的一个“小魔鬼”。但是和他们所带给我的收获和感动比起来,应该不算什么。这么多年的典型采访对我来说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告诉我自己,应该像他们一样去工作,去做人,做好工作,做好人。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樊杨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