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解放军报徐叶青:脸颊点点泪花花
2010年05月31日 13:43:0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粗糙手掌温暖依然如故,这片布满恩情的土地上红色灼人、泪光耀眼。528日上午,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第八小组,即将离开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村民。早早地,岗南镇李家庄村村头围满了前来送行的老区人民。

    车上10名青年编辑记者个个眼圈湿润,车下老区人民已有不少人泣不成声。50岁的村民谷占朝满眼泪花拉着中国新闻社记者杨时旸的手:“有空一定要常回家!常回家!”

    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给这次寻根活动安排了与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内容。干农活,住农家;2人一户,一个坑上睡2人。这样的条件是不是会很苦?当青年编辑记者们背着背包走进房间时,却感动得心头一酸:新结婚的年轻人腾出了新房,老房间铺上全新床单被褥,井水泡好了西瓜,还有那走了十几公里路扛回来的矿泉水,厨房里放着针对不同地区的菜谱……

    上山下地干农活自然少不了。但是,每次劳动前,村民们都背着编辑记者们偷偷提前赶到田间地头,锄好地、堆好垅、备好苗。“我们这样做是尽量让她们少干点,哪曾想她们一点不娇气,苦活累活抢着干呢!”56岁的村民刘文忠逢人便夸《经济日报》王琳和《中国妇女报》记者王驰。

    参加过解放石家庄等多场战斗、85岁的老党员刘军祥是我们的“新户主”。老人脚肿得不能走路,可是每天清晨6点前都会拿着小马扎坐在院中,一看到我们起床就乐乐呵地问:“睡得习惯吧?”老人的儿媳说,老人家这是不放心呢!晨风中,耄耋老人雪白的头发和绽放如花的笑靥如同一帧永不褪色的底片,在我们内心定格显影,深深刻在了我们的心田!

    听说我们第二天要走,刘军祥老人的儿子刘海亮一个人蹲在门口静静沉思,43岁的硬汉子一把一把的抹眼泪。院子里,大嫂正一小袋一小袋的给我们分装着玉米面、干黄豆。“我们来给家里添了这么多麻烦,哪能还拿东西呢?”看着我们一个劲地推却谢绝,大嫂眼泪刹时涌出。

    我们接触的农户只是老区人民的缩影,老区人民一直在延续昨天的风骨与精神世界。从19475月到19493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及直属单位先后分别驻扎在平山县滹沱河两岸以西柏坡为中心的数十个村庄。西柏坡因此而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然而,西柏坡老区人民的奉献情怀却远不止这期间。无论是争取民族独立的年代,还是在人民解放战争时代,以及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老区人民均以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作出了巨大奉献牺牲。抗日战争时代,仅有20万人口的老区就有1万多人参军,5000人为国捐驱。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根治海河水患、修建水库,老区人民着眼大局自我牺牲,几度行洪、移民、关闭200多家工矿企业,10万群众返贫。悲怆的歌谣、古老的艰辛,安贫若素的善良老区人民对我们国家、我们党,用他们全部大爱挚情诠释着老区人民普通而伟大。

    迈进这片红色故土,老区人民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让你穿越喧嚣回归质朴、剔除杂念进入纯真。寻根西柏坡既是一次思想之旅又是一次情感之旅,在农村体验生活的3天内,我们的心早已零距离地蛰贴于这片深情的红土地,与之一起博动。

    “我会记住你们的名字叫老乡,请你们记住我的名字叫记者,更请你们记住我们共同的名字——亲人!”向送行的村民们说完这些,我已觉嘴唇颤动。

    我们的车渐行浙远,纯朴的乡亲们,还有那将会令我们记忆终身的李家庄逐渐模糊于视线,“……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国青年报》记者泪光闪闪朗诵起艾青的诗……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高国全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