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第二日:参观人民日报旧址 下乡入户体验生活
2010年05月26日 14:51:40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旅游报徐万佳]:寻根西柏坡

人民日报旧址

 拦道石村的小朋友们

    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

    《人民日报》旧址位于平山县平山镇里庄村。

    坐着大巴从西柏坡出发,一路向北,或许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起点,大家对于这次里庄之行都兴奋异常。

    大巴从柏油路,走到沙土路,路边的建筑也由高楼大厦,渐变为砖瓦平房,甚至是土屋。坐在颠簸的汽车上,看着前面汽车驶过泛起的阵阵黄沙,回想当年革命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经受的苦难,所有队员都感慨万千。

    大约一小时过后,汽车在一处乡间林荫小路上停了下来。路边白杨挺拔,老乡们用来浇灌农田的沟渠水清澈见底,一两个里庄的妇女正在渠边洗衣服,妇女的旁边还停放着两辆自行车……

    质朴天然的田园生活让人倍感清新。老区物质的贫穷却成就了美妙的世外桃源,老乡们更像是世外桃源中的黄发垂髫,俨然自乐。

    路旁一个不起眼,也没有什么标志的院落就是《人民日报》旧址。院落内部有两座青砖砌成的宅院,这就是《人民日报》的前辈们工作生活的地方。邓拓、张磐石、李庄等老一辈新闻人就是在几间小屋内将我党的方针政策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旧居依旧在,其中人已走。

    里庄村支书康连祥告诉我们,这几间房子是村里为了纪念当年的光辉岁月保存下来的,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些老房子略显破旧。通往旧址的土路荒草丛生,旧址上连个像样的标识都没有,旧址房檐上的瓦片有的已经残缺不全,房门左右的窗棂也有些残旧……

    旧居门前的枣树依然挺拔,却已不再吐绿;历史的记忆依然激动人心,旧居却未得到有效保护。这着实让人唏嘘不已,甚至是痛心万千。

    不过临行时,平山县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们说,旧址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已经纳入平山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议程,也让我们稍感欣慰。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希望能够看到一处像中共中央工委旧址一样保护完好的《人民日报》旧址。

    西柏坡的参观学习活动结束后便是深入一线农村与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也是我们寻根西柏坡的重要环节。按照计划,我们一行10人,将前往平山县城西北100公里外的拦道石村。

    拦道石村是当年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所在地,红色资源丰富,是体验革命精神和老区人民生活状况的的最好去处之一。

    下午三点,我们准时踏上前来接我们的面包车。前往拦道石村的公里真可谓是“山路十八弯”,有几处甚至是180度的大回旋,坐在座位上的我们都要靠紧抓扶手才能坐稳。漫长的旅途,崎岖的山路,大山中的老区人民进趟城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或许就是大山中的老区人民致富的最大瓶颈。

    一个多小时过后,我们到达了拦道石村。村里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虽然跟城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在平山县农村中却绝对是上游以上。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当地特意安排的,但是村民们艰苦的创业故事却着实让人感动。

    直到80年代末,拦道石村还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仅仅300元,温饱都成问题,后来成为村支书的张兰锁当年还要过饭。

    就是这样一个贫困村,在张兰锁的带领下,造梯田,种果树,修大坝,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拦道石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集体固定资产就达到1200多万。

    正是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精神成就了今天的拦道石村,让436名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虽然我们入住的农户不是最艰苦的,但是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却让我深深感动。在接下来的三天中,我们将在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拦道石村村民的艰苦奋斗精神。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阅读:
· “寻根西柏坡”第一日:让西柏坡精神深入心间
· [记者手记]经济日报赵妍:重返西柏坡
· [解放军报]"寻根西柏坡"柏坡魂 青年志
· [记者手记]中国日报陈隆祥:寻根西柏坡
· [记者手记]西柏坡寻根之旅 丰富充实的第一天
· 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艺术团红色专场演出
 
(责任编辑: 朱希琳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