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西柏坡”第一日:让西柏坡精神深入心间
2010年05月25日 11:24:24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签名 王玉娟摄
 
 
讲解员的一曲民谣湿润了编辑记者的双眼 王玉娟摄
 
 
向革命先辈敬献花圈 王玉娟摄

[记者手记]中国日报陈隆祥:寻根西柏坡

与中国大多数县城一样,这里的县城主要街道两边饭店、网吧、影楼鳞次栉比,一栋栋新开发的商业住宅楼拔地而起,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显示出个体经济的繁荣活跃;而这里所独特的、所引以为豪的不是其秀丽的山水风光,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而是一种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如果说党中央、毛主席是种子,那么西柏坡就是播洒这粒种子一片沃土。种子只有落到了泥土里才生出了“西柏坡精神”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带着这种精神,党中央、毛主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深才能叶茂,当我们享受着这棵精神大树给我们带来的营养时,我们有理由必须来到这里,追寻这棵精神大树的“根”,让这粒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坚定我们作为媒体人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意志品质。

何谓精神,精神就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担当、一种不竭原动力。“西柏坡精神”是一种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创新。它是一种传承,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又是一种创新,指导见证的中国共产党由农村走向城市,由局部政权走向治理全国的进程,历久弥新。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在当前风气浮躁,各种利欲诱惑充斥的社会,我们坚持两个“务必”显然比任何时候都更凸现其紧迫性和重要性。“谦虚”让我们党能够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时刻以群众利益为本;“谨慎”要求我们党在做出决策政策前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调研,协调各方利益;“不骄、不躁”让我们党在由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党,再向服务治理型政党转变过程中应当保持的心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取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后应当继续严于律己。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发,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且存在激化的可能性,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特点,在这样极其复杂的环境下,我们更需要坚持“西柏坡精神”,改善我们党的工作作风,为全面建设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

   上一页 1 2 3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朱希琳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