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热点聚焦
访雷晓路:在学教中实践政治立报 新闻强报 法制兴报
2009年11月23日 09:45:22  来源: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本网记者 马达 本网实习生 章倩波

    编者按:法制日报社总编辑、法制日报社"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雷晓路,在接受"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专网记者采访时,从六个方面总结、概括了法制日报社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五年来的经验、成效、收获,提出了我国新闻战线队伍建设方面亟待解决的六个问题。他同时认为,当前政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十分严峻,需要各媒体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法治观教育,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加强政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国情教育,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自觉维护党和人民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并对今后学教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出了颇具操作性的五条建议。

 法制日报社总编辑雷晓路接受本网专访

    雷晓路简介:

    1955年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高级编辑,现就职于法制日报社,任总编辑。

    恢复高考后,分别于1978年7月和1982年7月考入内蒙古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就读。毕业后,先后获文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注:社科院研究生院当时将新闻学专业归入法学类)。1985年9月,分配到新华通讯社国内部工作,任编辑。1986年6月,从新华通讯社调至法制日报社,先后任机动记者组记者、国际部编辑、总编室副主任、经济部主任、报社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目前还担任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以及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等。

 法制日报社总编辑雷晓路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记者:《法制日报》作为以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为主旨的中央主要媒体,涉及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以及舆论监督和案件报道会多一些。这类报道内容对记者的要求很高,不仅对记者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专业素质要求很高,而且对记者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也是一种考验。《法制日报》在这方面是如何开展队伍建设的?请您谈一下《法制日报》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有哪些经验与收获。

    雷晓路:《法制日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五年来最重要的经验与收获,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打牢思想理论根基,才能确保办报正确政治方向

    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学习理论提高认识阶段,我们通过邀请领导、专家开办讲座和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以及其他一些方式,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编辑部各部门、各子报子刊、网站、各经营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交流学习体会和收获。在此基础上,编辑部召开了全体采编人员参加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流会,总编辑和7位编辑、记者作了大会发言,取得了良好学习效果。

    近年来,很多年轻的编辑记者进入报社,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和一些重要原则知之不多,掌握得并不深入、透彻。对这些年轻的编辑记者,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尤为必要。另一方面,打牢报社全体采编人员的思想理论根基,对我们这样一张作为中央政法委的机关报、党和国家在民主法治建设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党在政法综治战线的主要喉舌的报纸来说,更具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地学习,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觉性有了很大增强。通过总结新闻战线及报社新闻采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大家深刻认识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与"三贴近"原则,坚持正确的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坚持新闻改革创新,坚持改进新闻宣传,就是在新时期、新阶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有打牢思想理论根基,才能确保办报正确政治方向。

    《法制日报》是法制类媒体,通过法制的角度和切入点开展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是我们报纸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也是作为党在民主法治建设领域重要舆论阵地的职责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随着舆论环境的复杂多变,我们在工作中认识到,如何把握尺度,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则下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已成为新时期、新阶段考验新闻工作者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重要课题。在我们报纸创刊后的八九十年代期间,开展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还比较单纯,进入21世纪以后,情况开始有些复杂。

法制日报社举行学教活动专题讲座

法制日报社员工在北戴河接受培训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金铃(实习)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