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第十个记者节 >> 聚焦
翟惠生:以扎实工作切实服务吸引凝聚记者
2009年11月09日 14:18:4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专访 本报记者 晋雅芬     

    中国记协是党和政府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如何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切合新闻界实际的服务把广大新闻工作者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在第十个中国记者节到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记协党组书记、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翟惠生。

    记者之家

    营造“家”的氛围

    一位领导同志曾经说过,什么时候编辑记者们主动走进中国记协的大楼,记协热闹起来了,就说明记协的工作做到位了。翟惠生在很多场合都会强调“记协是新闻工作者之家”这句话,记协上下也为营造“家”的氛围动了不少脑筋。

    据翟惠生介绍,中国记协近年来推出了不少“暖人心”活动。比如,每年春节、中秋之际,举行盛大的联谊会;组织全国新闻界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等文体活动;连续3年组织近600名夜班编辑参加异地休养交流活动等。

    近年来,中国记协及时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维权工作阶段性的动态和趋向,开通记者维权热线,加大对侵害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重大事件的干预力度,参与组织召开《侵权责任法》新闻侵权立法问题研讨会,力求以法律形式保障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每一次重大灾害面前,中国记协始终用行动和声音温暖着一线的记者。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记协在第三天就代表参加抗震救灾一线报道的记者接受了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提供的为期1个月、价值20万元人民币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服务升级

    满足记者新闻需求

    新闻采访是记者的主要工作,因此,中国记协近年来在提升新闻服务水平、拓展新闻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开创性的、探索性的尝试。

    翟惠生举例说,2008年和2009年,中国记协积极参与两会相关工作,尤其是以中国记协为主导的采访联络组,借鉴十七大经验,结合两会实际,高质量地落实境内外媒体的个别采访和集体采访申请。采访申请落实率连续两年分别突破了50%和60%。

    “除了在重大活动中为记者提供新闻服务外,中国记协在日常工作中也努力通过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新闻需求,帮助他们提高政策理解能力和报道水平、丰富专业知识、拓宽报道视野。”翟惠生说。从2008年12月至今,记者大讲堂已成功举办11期,受到首都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普遍好评。

    返璞归真

    鼓励记者到基层去

    如今,人们常常拿现在的记者跟老一代的新闻工作者作比较,认为现在的记者身上缺少了某种精神。对此,翟惠生坦言:“有些问题也确实比较严重地存在着。但并不能说现在的记者整体素质下降了,我们应该在时代背景下全面、立体地评价记者。”

    翟惠生表示,新闻的本质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变,要追求真实、追求导向、追求特色,就必须深入、深入、再深入,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三贴近”。

    可为什么“三贴近”现在做起来比过去难?翟惠生坦言,客观因素给记者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没有真正贴近所获得的信息,其情感、性格、品质、魅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今天的记者必须克服客观优越条件对其主观带来的影响,这需要记者在政治上更坚定、在业务上更精干、在作风上更淳朴、在纪律上要求更严。翟惠生说:“做新闻必须返璞归真,不做就不能保持真实,不做就不能保持导向,不做就不能保持特色。只有记者坚持返璞归真,才能够找到最有价值、最能闪光的东西。”

    为强化新闻队伍建设,3年多来尤其是2009年以来,中国记协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工作主线,鼓励编辑记者到基层体验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晋雅芬)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胡鹤鸣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