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第十个记者节 >> 聚焦
陈中华:"三贴近"成就人生价值
2009年11月08日 10:20:13  来源: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三贴近”成就人生价值 

大众日报社  陈中华

(2009年11月8日)

获奖代表大众日报社陈中华在现场发言 高国全 摄

    大家好!我是大众日报社记者陈中华,年龄已过52周岁。从事新闻工作27年来,我做过《作家报》副总编辑,写过小说。是高级记者,也是一级作家,还得过癌症,正处于身体的康复期。出于对记者职业的热爱,现在仍工作在新闻采访报道一线。刘云山同志多次批示,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最近领导和同志们推荐我为全国新闻行业典型,对我来讲是一个莫大的鼓舞,我由衷地感激。

    历经2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如果说我有了一点职业成就,这应归功于"三贴近"。"三贴近"是新闻工作者的成功法宝。

    2003年非典时期,我与另外一名记者去山东鱼台县某村,采访村民依法开大会罢免一贪腐村官。我们在烈日下的会场采访,突然来了县里的非典排查车,下来几个穿白大褂戴口罩的医务人员,将我们隔离起来。原来有人误传我们是正处于非典高传染地"北京来的记者"。本来,我们大老远赶到这里采访,村民们很高兴,很受鼓舞,争着给我们送水送茶,当看到我们被隔离,他们都呆了,有的还吓哭了。我立即向医务人员解释,要求现场测量体温,结果一切正常。我们在非常时期不惧危险,到偏远村庄采访的行为也感动了当地领导,他们随即在村民大会上宣布:"这是从济南来的记者!体温正常!"村民听罢一齐鼓掌,掌声持续了两三分钟,我被感动地掉了泪。这场景我一直记着,百姓对我们记者太信任了!期望值太高了!这种信任和期望使我这个党报记者深感责任重大,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深入乡村、深入社区、深入基层采访的主要动力。

    新闻报道的目的是要通过报道去影响读者。要达到这一目的,报道除了真实,还要力求生动,要真正是新闻,这样读者才愿意看,也只有愿意看了才容易相信,才能被影响。怎样才能把报道写得更生动,读者更愿意看?我认为还是要"三贴近"。2005年,我第一次把老母亲从老家接到济南过春节。此前,我一直考虑过年期间的报道选题,希望挖掘点新东西。期间,我突然得出灵感:一直被媒体忽略的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殡仪馆工作人员这个群体。主意拿定,我瞒着母亲和妻子去了殡仪馆。为了写好化妆师,我特意进了停尸房,看化妆师工作,与他们交谈。同时也了解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及细节,如化妆师怕人忌讳,年间很少与亲朋好友来往,很少有人与其家人甚至正上学的孩子来往,年年过节过得冷清。采访当晚回到家,我洗了澡换了衣服,一口气写出通讯《年间三访》。大众日报第二天刊发了这篇独家报道。文章见报后,我接到许多位读者电话反映以前对这个行业不了解,报道中的人物很可敬,希望以后能经常读到这样内容鲜活的报道。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2006年6月,我被查出患了鼻咽癌,经治疗后于当年底出院。几个月后,我主动要求回到采访一线。这两年多来,我采写了一批主题鲜明、细节生动、角度新颖的新闻稿。所写稿件,除少数由编辑部布置任务外,多数是我自己寻找的题目,为寻找题目,我骑着电动车在社区转悠、要么搭乘长途车下县下乡,经过了在基层的细致采访,报道的对象多是农民、基层干部、市民百姓或中小民营企业主。

    这次被推选为先进典型,我丝毫没想到。近来,我多次回顾反省自己,并力图站在他人角度审视自己。也许别人会以为我不顾病体,忘我工作,思想境界高,而我却感到有愧。

    实事求是地讲,患病后这几年,我之所以还如此工作,潜在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我经历过那种生与死的考验,活了下来,我感到我是个幸运者。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更珍惜记者这个职业。二、我从一线采访中找到了很大乐趣。我在采访时、在构思稿件时,在撰写文章时能忘记病痛,无形中减轻了许多精神压力。无法想象我一个50多岁的老记者,妻子因在其他城市工作与我长期分离。虽然孤独,但"三贴近"式的采访,让我与那么多生动事物和人物接触,心情舒畅,反而利于身体的康复,也使我在为党的新闻事业奉献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我也暗下决心,在自己所余下的记者职业生涯中,努力践行"三贴近",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对当代记者的期望。

    谢谢大家!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高海英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