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记协评奖 >> 中国新闻奖
紧扣时代脉搏 贴近现实生活--07年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观感
2007年08月29日 15:42:25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黄著诚

    这次终评的电视新闻评论只有8个作品,但看起来很痛快,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总体的感觉是:我们的电视新闻评论都体现了贴近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特点。

    一、题材鲜活,贴近实际

    电视要有言论,一直是电视改进宣传方式,增强新闻报道战斗性、思想性和权威性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电视的特点又是直观感性的,电视新闻评论不能像平面媒体那样可以脱离具体的新闻事件,离开新闻的现场,就某种现象、某种观念、某个问题展开抽象的、富有逻辑性的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受到的限制很多,要有感染力只能到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题材,要求这些题材要很鲜活,既要是观众关心的问题,又要适合电视表现;既要拍摄到生动丰富的场面和人物,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又要剖析问题,开展评论,点明主题,确实很难做到。但参评作品却都很吸引人,基本上都能抓住了观众比较关心的实际问题,涉及农业、土地、医疗、教育、廉政、外贸等重大的社会现实。既有反映残疾人陆永康无私奉献、扎根深山、教书育人和大学博士团下乡实践的正面宣传,也有《谁在造假》、《是民心工程还是面子工程》、《土地的呼唤》、《入世五年 大豆遇险》、《男院长"住"进女病房》等针砭时弊的批评性报道。特别是批评性的节目,敢于触及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中的失误,通过对敏感问题的深入采访,对负面问题的大胆鞭挞、抨击以及尖锐的评论,很有冲击力和震撼力,让人看了很受触动。这些评论播出后都在当地引起过较大的反响,有效地推动了对这些问题的调查解决,充分体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媒体的公信力。

    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

    电视评论难就难在既要画面生动、有说服力,又要"评"要"论"。这就需要用不同的手法来驾驭不同的题材。应该说至今电视新闻评论还没有公认的形式,有的像新闻,有的像专题,有的甚至有点像纪录片,手法是灵活多样的。参评的作品在手法和表现形式上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个是充分运用电视的画面直观、真实的特点对新闻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的挖掘,加上不多的点评就使报道的主题很鲜明。如《男院长"住"进女病房》就是围绕蚌埠市传染病医院把医保当作"唐僧肉",通过虚设"挂床"病人,违规为医院谋取非法利益的事实进行采访,层层深入,很有悬念。病人住院居然没有被褥?男女病人居然同住一室?明明没有病人,何来住院记录?记者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层层追问,在采访中不断发现新的新闻事实,尤其是发现陪同记者调查采访的医院院长竟然就是该院的四十床病人,而与男院长同"住"一室的却是一位女病人!通过这些有真情实景、有声有色的追踪采访,发现医院骗取医保资金的事实。现场感很强,直接的评论不多,想说的话都在画面里。

    这一手法运用得比较娴熟的还有《谁在造假》。由于涉及政府部门太敏感,不方便多发议论,记者就尽量挨家挨户走访核实,让事实讲话,让被采访对象讲话,使广西资源县沼气办一些干部通过造假坑害农民的问题得到了揭露,记者主观的评论不多,但效果很好,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国家林业部门和广西有关部门的重视,问题得到了查处解决。

    有的节目采取的则是另一种手法,就是以"评"以"论"为主,旗帜鲜明亮出作者的观点,让人看完节目后有痛快淋漓的感觉。如《是民心工程还是面子工程》,大胆揭露一些地方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曲解政策、违背民意、好大喜功,甚至弄虚作假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应该怎么建"这一重大现实问题,评论精辟深刻,采访和同期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土地的呼唤》释理论证有力,同期声真实生动,主题非常鲜明。《入世五年 大豆遇险》在十分钟里就很有逻辑地分析评论,揭示我国入世后现存农业经济体系的一些劣势和不足,提醒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农业改革,主题重大、旗帜鲜明,发人深醒。

 
(责任编辑: 张樵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