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精品赏析
警惕污染企业"走西口"
2007年08月21日 10:34:58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引进资金与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工业污染,势必得不偿失。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呼吁--

  警惕污染企业"走西口"

  周秀芳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初就曾联合发文,严禁污染企业借机向西部地区转移。然而,记者随"内蒙古环保世纪行"检查团在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等6个地区采访时发现,一些重污染企业开始由发达地区向这里转移,并从城市转向乡村,在一些工业园区"安营扎寨"。

  触目惊心:引资引来污染大户

    位于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干旱少雨,水贵如油。但是,阿拉善盟西北染料有限公司,却给这里珍贵的地下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隐患。2001年,阿拉善左旗乌斯太开发区从区外引进了这家投资超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其主产品为靛蓝酞菁绿。由于靛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旺盛,企业发展潜力巨大,投产至今已为地方财政交纳了800多万元税金,并解决了当地240人的就业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家投资规模大、产出效益好的企业,却未执行国家环保法的相关规定,不建环保设施就开工运营,超标污水直接排放到地表。检测报告显示,废水中有毒物质二甲苯超标1.6倍,总悬浮物超标26.5倍,废水中的COD也超过排放标准。据环保人员测算,以现在的排放量,用不了两年时间,该区域的地下水就会受到污染。这个厂又恰好建在阿盟、乌海及鄂尔多斯市三地交界处水资源富集区的上游,如果不加以控制,其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乌殊穆沁草原是锡林郭勒草原乃至内蒙古草原的精华,在很多地方出现草原退化的情况下,这里的大部分草原依然保持着本色。谁能想到。这片净土也未能逃脱工业污染的厄运。2000年,锡盟经济局从河北省招商引资筹建的东乌旗淀花浆板厂,其高浓度污水日夜不停地肆意排放到周边的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占地4000亩的废水湖,湖周围茂密的牧草消失了,黑褐色的湖水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儿。检测报告显示,这里的地下水有机污染物三项指标,已接近国家标准排放的污水。

    阿拉善盟西北染料有限责任公司和东乌旗淀花浆板厂只是我区招商引资企业中存在污染问题的缩影,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记者随检查团一路走下来,发现了很多类似情况。难怪环保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道基在内蒙古考察时曾忧心忡忡地说:"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现在已经不是认识的问题,而是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他担心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会步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两难选择:经济利益挑战环保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引资企业法人的环境意识淡薄,相关法律常识缺乏是不争的事实。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为了节省成本,置环境保护于不顾,甚至千方百计抵制来自各方面的检查。

    山东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海拉尔晨鸣纸业公司,就与"内蒙古环保世纪行"检查团玩了这样一场"捉迷藏"的游戏:检查团检查企业排污口时,看到的是黄白色的废水缓缓而流,这与原来了解到的超标程度相去甚远。第二天晚上,几位随团记者来到排污口暗访时,取到的水样呈深褐色,超标程度不言而喻。面对记者的质疑,企业负责人首先强调,企业落户呼伦贝尔市,不但为呼伦贝尔市年创利税1500万元,还带动了当地的芦苇、电力、煤炭等相关产业,为地方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最后,他摔给记者一句颇为耐人寻味的话:"当初,如果不是看中这里的宽松环保政策,我们还不来这办厂呢!"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在一些地方,由于政府官员的认识水平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都相当有限,在要经济利益还是要环保的选择中,他们往往舍弃后者,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即便是对污染企业进行处罚时,地方政府也不能不考虑这些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比如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在鄂尔多斯市棋盘井工业园区,聚集着许多生产硅铁、电石等招商引资来的不同程度的污染企业。面对"内蒙古环保世纪行"检查团提出的环保要求,一位镇领导坦言,外省市前来投资办企业时,首先要考察的就是环保要求如何。他说:"人家上高科技项目,肯定不会到这里。我们现在主要是把企业请进来、扶起来、搞起来,然后再从环境保护方面规范它。"

    按理说,即使一些地区因急于脱贫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接纳污染企业,这些企业还要通过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立项审批及环保部门的审查才能建设开工。只要环保部门"一夫当关",污染企业有天大的本领也应该是"万夫莫开"。但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据自治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由于环保管理体制上采取条块分割的形式,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权力大打折扣,对于破坏环保的项目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只能采取突击性检查、事后罚款查办的办法进行监管,再加上来自行政部门的过多干预,致使许多环保执法流于形式。

  吸取教训:经济环保可以双赢

    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我区经济发展,这是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选择。但是,在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中,西方国家工业时代的原始积累时期及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起飞阶段,放弃环保造成严重污染的惨痛教训,都该让我们引以为戒,拒污染企业于门外。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冤家对头,环保与经济可以双赢,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位环保专家如是说。他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乌海市的内蒙古黄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过去因工业废水不能达标排放,被乌海市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整治。1996年,企业投资近60万元修建排污设施,实现了工业废水的"清浊分流",不但解决了电石泥浆直排黄河的污染问题,还变废为宝,将电石泥用于修建公路,仅此一项便为企业每年带来60万元的经济效益。此后,企业又先后投资50万元,完成了冷却用水的循环利用项目,每月产生经济效益15万元。

    现在经济界流行着这样一个观点: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扣除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如果真的实行这种统计方法,那些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地区,"经济增长"很可能就是"负增长",当地领导的所谓"政绩",也很可能是"功不抵过"。

    作为"内蒙古环保世纪行"检查团成员,一位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说:"西部地区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切忌饥不择食。污染企业虽然可以在发展经济、增加税收、安排就业等方面收到眼前利益,长远损失却是巨大的,有些污染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他认为,要解决污染企业向我区转移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首先要负起责任来,严格把关,慎重选择,拒绝污染企业进门。各级领导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让可能带来污染的外来投资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如何以最小的环境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新课题。各级政府、领导都要认真算一算"环境账",为子孙留下一笔"绿色财富"。

    (《内蒙古日报》2002年8月30日)

    【资料】此文刊发后,作者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内蒙古记者站之约,将此文改写成以《内地污染企业向内蒙古转移》为标题的内参稿件。稿件刊发后,立即引起朱基总理的高度重视,并在《内参》(2002.9.10)上向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和自治区主席乌云其木格作出批示,要求抄送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随后,储波、乌云其木格作出批示,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尽快解决污染企业"走西口"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宣部的《新闻阅评》也于2002年9月13日刊出新闻阅评小组意见,对《内蒙古日报》2002年8月30日以此文为头条的新闻版给予高度评价,并称此文"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不久,《工人日报》、新华网转载了此文。目前,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的督促下,文中所反映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责任编辑: 张樵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