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精品赏析
再反一次党八股
2007年08月21日 10:17:26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再反一次党八股

  张登贵

    6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反过一次党八股,著名的《反对党八股》一文,就写于1942年2月。可是,建国50多年了,党八股这种恶劣的文风,不仅无所收敛,而且还在"与时俱进",危害着党的事业。

    先看老百姓对"八股新闻"的概括: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益没有不显著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问题没有不解决的,决策没有不正确的,形势没有不大好的,信心没有不增强的……这类"八股新闻",在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党八股表现最集中的,还在领导的报告、讲话之中。毛泽东当年给党八股列了八大罪状,其中四条现在依然非常突出。一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空话太多,第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长。洋洋几万言,真正有用的,有时就是几句话。写空话比写实话难,这就苦了秀才们了。秀才们也有对策:抄。抄以前的报告文件,抄上级的报告文件,抄别地的报告文件。这样的东西,谁会有兴趣看、有兴趣听呢?会上时常有人开小会、打瞌睡,这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延安时期装腔作势,是因为政治斗争激烈,而自己又没有真正弄懂马列主义,想以势来压服别人。现在的装腔作势,多半倒是既想显摆,又自感底气不足,于是就搬一些自己都没有弄明白的新词句来,以显示学问的高深。不信,你问一问这类报告的作者,那些新词句是什么意思,我看多半答不上来。三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瘪三的特色,就是干瘪。现下的有些报告、演讲,既没有生动的古语,也没有新鲜的外国语汇,更没有活泼的群众语言,从头至尾,全是官腔,味同嚼蜡。四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这一条,除了继承之外,现在还有"创新",就是搞数字游戏,什么一个突破,两个狠抓,三条措施,四项要求……要么就是"12345工程""67890项目"等等,叫冯巩、赵本山拿去,全是相声、小品的好题材。

    机关的公文,八股之风亦很盛行。一个单一的工作计划,也要写上指导思想、目的要求。若把公文中的指导思想全摆在一起,就会发现,除了有一两句话不同之外,其他几乎一模一样。还有公文的结尾,不管事大事小,全要来上一段高举、团结的话,似乎不写上这些,政治立场就有问题。

    不仅讲话、文件、新闻有八股风,开会也有。不管大会小会,都按照一定的程式,谁上台,谁坐哪里,谁主持,谁讲话,一点都不能乱,还美其名曰"规范化"。不区别实际情况,什么会都要按照死板的程序,就是党八股。

    党八股的最大危害,是禁锢思想,空耗精力,销蚀人的创造精神。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实例。有一些原本优秀的年轻人,做八股文做长了,一旦到那些需要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文字岗位,就很不适应:除了领导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除了几句大话、套话,没有自己的语言。另有一些原本文章精美的秀才,到机关蹲了几年,却变得文思干涸了。笔者年轻时也可称"八股小手"。一二万字的报告,可以一气呵成。可是一到基层,写一篇几百字的小文,却要修改四五遍。可见,八股之风害党、害国、害民,还害人。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一位"八股老手"的政协委员,在发言中郑重提出:"我们需要再反一次党八股",我举双手赞成。

    (《宁波日报》2002年5月28日)

    【资料】对新闻报道、领导讲话、机关公文和会议中的一些陈腐现象,早有反感,再加上去年又是中央提出的作风建设年,于是有感而发。

    文章发表后,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不过也有人对作者说,写这样的文章"胆子太大",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文章有很强的针对性。

 
(责任编辑: 张樵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