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精品赏析
这是在宣扬一种什么文化?
2007年08月20日 09:39:12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走进"京西灵水第二届举人金榜文化节"

张显峰 张文天

    鼓乐喧天。24位"举人"、"进士"骑着高头大马,6位"状元"压着四抬花轿次第而来。随后被请上主席台。

    在台上,被介绍为:"上海状元"的尹国炯的表情似乎有点尴尬又像是无所谓。他右手拿着主持人刚刚发给的大碗自然下垂,左手别在裤兜里,站在其他五位"状元"中间,目光游离不定。

    主持人唱道:"上举人酒!"六位"状元"和他们身后就座的嘉宾、领导、学者们还有刚刚骑马上场的"举人"们的大碗便纷纷溅出豪爽的"酒"花。

    主持人又高声唱道:"请主席台上的各位嘉宾、领导、学者与'举人'、'状元'共饮举人酒!"各位双手捧碗,作豪爽状。尹匡炯似笑非笑,他品出来了,此"酒"乃矿泉水。

    今天上午,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村委会脚下的一片空地上挤满了人,靠近公路的一边临时支起了四五口大锅,锅里熬着"举人粥"。十几名警察在场子周围维持着秩序。"京西灵水第二届举人金榜节"在这里开幕。

    "状元"都是谁?

    此前,从这里传出消息称,8月8日将在这里举行"中国'金榜'文化节"揭晓仪式。"届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3名、外籍2名、港澳台6名高考状元一道,身骑高头大马,胸佩红花绶带,接受与会领导的检阅,他们的名字将被造册铭记、刻石碑传,珍藏在中国科考文化展览馆内"。

    事实上,今天与会的"状元"只有6名。主持人介绍,这6名"状元"中有"上海高考状元尹国炯、四川状元宋波……"其余4位是门头沟区的"状元"和灵水村的"现代学子"。

    尹国炯花轿落定,与记者进行了简单对话。

    "你是怎么被邀请到的?"

    "他们是通过我的校友联系到我的。"

    "参加这种活动,你觉得怎么样?"

    "说实话,这种活动我根本不想来。后来他们很热情,我想反正到时候也得到北京报到,提前来看看也挺好的,就来了。"

    "你是今年上海的状元?"

    "不是,不是,那是他们那么炒作的。"

    谈到这里,尹国炯似乎有所顾忌,钻出记者的"包围圈",匆匆走上主席台。

    而所说的那位"四川高考状元"事实上也应是四川宜宾的理科"状元"。

    是商业炒作还是弘扬教育?

    主办方对外界一直表示,举办这一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激发青少年学生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学习精神,以此来促进斋堂地区特色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达到繁荣地方经济,加快社会进步的目的。"该镇党委书记谭杰在讲话时也是这么讲的。

    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举人文化"、,举人经济"、"举人产业"。之所以提举人文化,是因为,据说在1300年的中国科举历史上,该村就出现过22名举人,2名进士。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科举制度和北京乡村文化的渊源,因此被誉为"举人村"。而现在每年也能保证考上三四个大学生。

    在主办方提供的"京西灵水第二届金榜节策划方案"中,记者注意到,其战略目标第一点就是"以灵水金榜文化活动为切入点……从而推动灵水旅游市场,使其形成运作平台,以达到招商引资、旅游开发之目的,成为经商者的热选地。"

    是所谓举人经济。事实上,这也是活动的根本目的。实质上,是一种吸引投资的商业行为,只不过打着有上千年历史的科举招牌罢了。

    举人文化是什么文化?

    谭在讲话中还说:"今天我们大力开发灵水村的举人文化,打造举人经济,是为了让世人全面了解1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倡导科教兴国……灵水举人村的开发符合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弘扬培育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

    门头沟区委副书记黎晶充满真诚地说:"您想上大学吗?就到灵水村吧。"

    从主席台上的阵容似乎可以看出来他们对于灵水的"举人文化"的推崇。中科院院土吴传钧、国务院参事杨士基等专家和领导和蔼地坐在主席台上。

    年事已高的吴院士显得比较激动,当众记者在主席台上围住他的时候,他的讲话缓慢而声音颤抖。

    "您觉得把高考状元和古代举人相提并论可以吗?"

    "也可以,过去在农村来讲,考上大学也就是状元了。"

    "您觉得将现在的高考状元和古代举人的素质相比如何?"

    "状元意思就是你在竞争中取胜了。"

    "您觉得有必要举办这样的活动吗?"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在农村能举办这样一个大型的文化节还是很好的,可以激发大家学习。"

    "科举制度是一种没落的科考制度,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地宣扬吗?"

    "应按历史的观点来看:过去是通过这个选拔人才的,它也有它进步的一面。"

    "说是要给他们刻碑立传,您觉得合适吗?"

    "哈哈,我认为从广义来讲也未尝不可。"

    就在吴老与记者谈话的时候,主席台右侧一群着装艳丽而时髦的姑娘们早早等候着上台献艺。站在台下的两位充做"轿夫"的高中生,当记者问他们愿不愿意成为"轿中人"而非"轿夫"时,他们茫然地摇了摇头。

    (科技日报2003年8月9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本篇报道抓住了最珍贵的新闻资源--现场,用白描手法将整个活动比较关键的场面还原,甚至将院士、官员与记者语无伦次的对话搬上报纸,读者过目,便能看出其是一出"闹剧"。文章生动,语文流畅,可读性强;同时寓批评于叙述之中,真实客观,又不失倾向性。本文是媒体对该事件最早的批评报道,也是惟一一篇融合现场与批评报道的新闻。

    采编过程:2003年8月8日,门头沟的一个山村举办"举人金榜文化节"。现场发现,这是一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闹剧",却招来那么多官员和有着各色头衔的人物,其中甚至有堂堂资深院士。我们采访村民、当地领导、高考状元、院士,几乎掌握了现场的所有真实情况。事实是,以弘扬教育的名义进行商业炒作;院士对此事的解释更是牵强附会。文章对材料进行了筛选,再现了这幕"荒诞剧"。文章在《科技日报》头版主打位置发表,编辑特地配发了评论。

    社会效果:报道刊出后,立即产生了较大的反响。除了一些网络和平面媒体转载外,《华夏时报》等报纸在报道中特别指出《科技日报》的舆论导向,直指院士的浮躁行为;院士管理机构也立即打来电话,询问有关情况;中央电视台次日进行了摘播:中宣部"新闻阅评"用比较大的篇幅对本报这次报道和言论进行了摘编和正面评说,并抄送北京市市长、科技部部长等领导;门头沟党政领导也通过渠道向我们表达他们对此事的意见。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