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精品赏析
科技进村 巫师"下岗"
2007年08月20日 09:33:53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达 次

    位于拉孜县芒嘎普曲河畔山坡地的乃萨村,是旧西藏很有名的消雹巫师聚集地。巫师在这个村的巫师寺庙--乃萨寺里经过"镀金"之后,凭着一些唬人的仪式,就可以"吃遍全西藏"--在旧社会就是这样盛传的。

    冬季,应当是巫师们满载而归庆贺的时节,记者前去采访时,乃萨村里却显得安安静静。正在打点一些小土特产,准备前往县里参加物交会的村长嘎丹说:"自从科技进了村庄,每个巫师只好自谋生路,要么像我一样进市场做生意,要么靠一身力气西下那曲、阿里打工。"

    曾几何时,巫师们的"生意"很兴隆:他们要么出现在春季的农田中,指挥农民啥时种地、怎么种法;要么在夏日的阴天,念符咒撒糌粑,让"老天爷"把冰雹"带"走;或者串串家门,做做法事,"瞎掰"一下哪天出门顺利或者搞啥生意能赚钱。总之,生老病死或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件事都得看巫师的"脸色"行事。曾有一度,全村100多个劳动力中,竟出现了50至 60个巫师。

    "一方面,乃萨村地处两山之间,很容易发生冰雹等各种灾害;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年年在进行科普,年年抓教育,但受传统糟粕东西的影响,仍然笼罩在村民的头上。"嘎丹回忆时无奈地说。

    巫师们的"好日子"是被几件事给彻底结束的。

    1991年,乃萨村等3村发生大面积虫灾。县、乡两级政府安排科技人员人村打农药,无论怎么解释教育,科技人员都被村民"赶"了出来。最后,虽然巫师们蹦蹦跳跳了半天,可是当年全村颗粒无收! 1992年,这3村又遭虫灾,这时,各级政府把抵触情绪依然很大的乃萨村,交给了巫师们,而在已有一定觉悟的2个邻村里打了农药。年底,乃萨村仍然颗粒未收,邻近的2村却喜获丰收。

    "看到邻村粮食满仓满仓地收,别说村民,就连巫师自己都开始动摇了。"嘎丹介绍。

    嘎丹就是在这个时候,彻底脱离了巫师队伍,重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一边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一边走出村门、走出山沟干点木匠活儿、打打零工。逐渐地,他的脑瓜子里装满了新东西。看到嘎丹的变化,县、乡政府适时培养并让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1996年起,嘎丹正式担任了村长的职务。

    1997年,乃萨村的邻村上普村,由日喀则地区气象局安装了一门防雹火箭炮,乃萨村按老规矩花重金请了消雹巫师。7月 26日,一场强冰雹袭击了这2个村,上普村安然无恙,乃萨村则损失惨重。事后,没有人动员,没有人教育,全村一个口径:大家把自家的全部积蓄拿出来,要求也安装一门大炮。

    大炮装上以后,乃萨村也迎来了连续几年的农业丰收。甜在心底的群众看到这些,编了一首讽刺的歌谣:"乃萨村的冰雹真多,多得可以垒起几面墙;乃萨村的巫师也多,就是一个都不管用"。

    在乃萨村民的笑声中,巫师们的门前变得越来越冷清。县、乡两级政府则趁热打铁,针对农民的综合素质、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青壮年扫盲、儿童教育、村级文化建设、农业实用科技普及等工作。

    聊起这些高兴的事情,嘎丹有说不完的话:"2001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村,村民天天把村文化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去年,县里投入10万元,在村里安装了6个自来水龙头。目前,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扫盲率达100%,农业实用科技推广率达到100%。"现在,我们村民对科技的热情很高,其他村是等科技人员下来,我们是主动上乡里、县里,去问有啥新的农用技术。

    "眼下村里还有没有靠当巫师赚钱的?"记者问。

    "一个都没有了,我们村增收的途径正在拓宽。已经培养了一批画匠、石匠等致富能手,今年出门打工的人数达到了60人,每人靠打工已增收3000多元。同时,全村新开辟耕地的30%作为经济作物用地。"嘎丹回答。

    "那看不到巫师了吗?"

    也不是,在乃萨寺里还有少数几个崇信佛教的巫师,但他们的影响仅仅限于寺庙而已。

    (西藏日报2003年12月28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新闻写作要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基本规律,新闻写作质量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对事实的捕捉、筛选是否成功。 《科技进村巫师"下岗"》之所以叫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主要在于记者捕捉、筛选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并运用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的手法,于不动声色之中揭示了一个本质性的规律: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

    采编过程:稿件采编过程主要有两点体会:(一)事先准备,打有准备之战。记者事先详细了解了西藏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风民情并历时近2年,6次前往新闻现场采访,在采访前还就角度、主题等问题,多次请教西藏日报社的资深编辑、记者和有关专家,制定了详细的采访方案和访问提纲,采写的初稿,反复推敲,几易其稿。 (二)精细观察,准确表述。记者总结每次采访的得失,不断提炼主题,不断寻找发光点,同时,惜墨如金,力求用准确、贴切、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社会效果:稿件发表之后,在区内外反响强烈,区外许多新闻媒体多次要求记者提供相关的详细情况并表示愿往现场采访报道,特别是新华社驻西藏记者站多次打电话问询,要求记者配合采访。

    在新闻发生的日喀则地区,当地宣传、文化、民宗等有关部门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并开展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等主题的辩论、座谈会。 日喀则地区农牧区基层乡村如日喀则市加措雄乡、白朗县杜琼乡等农牧民多次向记者索要资料。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