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精品赏析
战火中的百姓故事
2007年08月17日 15:11:46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徐蕾  周显东

    片头

    听众朋友,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正处在战争中和在战争边缘的海湾百姓的故事。关于美伊战争,大家可以从电视上同步看到它的进程,甚至比我在中东看到的还要详细。我要带给大家的,是在轰炸、空袭、巷战这些名词和画面背后的声音,一些非常弱小,不太容易被听到的声音。

    布什给萨达姆的48小时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的时候,我正在土耳其边境的一个和伊拉克接壤的小城锡落比,从那里可以看见伊拉克最北部的城市扎虎的灯光,那里的居民哈里和沙瓦招待我喝茶。

    (实况,沙瓦,库尔德语)

    16岁的沙瓦说白天他去买了好多的塑料袋、胶带,还买了葵花子来嗑着保持清醒,他不想在睡梦中被轰炸声惊醒,一旦有生化武器袭击,他还能帮助父亲把屋子密封起来,帮助妹妹往头上套塑料袋。我问他为什么不买防毒面具,他黯然说,那东西太贵了。沙瓦说战争就是让母亲经常哭泣和尖叫,让父亲动不动就发火,让自己无法入睡的东西。

    (实况,哈里,库尔德语)

    30岁的哈里有8个孩子,他怀里总是揣着他们的照片。他说自己不怕战争,但是痛恨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之后,他的各种生意都慢慢萧条下去。这次一个月前土伊边境被关闭,使他和他的很多依靠来往两国做生意的朋友完全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已经有两天了除了白面包,他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带回去给妻子和孩子们吃。他两岁的小女儿那天看到飞机,惊叫着扑向他说,爹地爹地,战争来了。这令他心痛不已。

    (实况,穆罕默德,英语)

    在我和锡落比的居民交谈时为我们做翻译的小伙子是穆罕默德,他的家离边境也很近。就在五角大楼宣布解除萨达姆武装的进攻开始之前的几分钟,他还和他远在日本的女朋友通电话,叫她不要担心,说自己挣够了钱就去娶她。我本来很恨他发战争财,做一天的英语翻译要收200美金,但是听到这个电话,我原谅了他。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他握烟的手抖个不停。他说他担心他的父母双亲,他的四个兄弟姐妹,还有他在边境这里的很多朋友。上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好多人家怕被生化武器袭击,还害怕头顶不停飞过的轰炸机,就把家里封得一点不透气,结果一家人都闷死在里面。

    (实况:歌颂萨达姆的歌)

    这是一首歌颂萨达姆,给伊拉克军民鼓士气的歌,战争爆发前后,一直穿插在伊拉克电视台的战事新闻中播出。躲在家中最隐蔽阴暗的角落,听着外面不停的轰炸的声响,伊拉克人在听到这首歌时,不知道怎么想:

    (实况,卡车司机吉冒)

    卡车司机吉冒说美国人发的第一枚导弹打死的那个司机就是我的朋友,我们是好兄弟,前一天还在他家里喝茶。谁也不知道他就会这样死去。

    (实况,贾米)

    这是逃到约旦边境的难民贾米,他说,伊拉克的人现在都很害怕,不知道明天是否自己还活着。

    (实况,乌尔法)

    乌尔法9年前就从伊拉克到了约旦,他说在和伊拉克的朋友通电话时大家都说,希望布什快一点打死萨达姆,然后就不要再管了,把伊拉克还给伊拉克人民自己来管理。乌尔法说在巴格达现在需要量最大的是棉花和棉签,棉花用来塞耳朵,棉签用来玩一种当地的游戏以度过漫漫无眠的挨轰炸的长夜。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官员告诉我,伊拉克大多数5岁以下的儿童有营养不良症,他们中间最脆弱的一部分将在战争中夭折;另外现在这个季节正应该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岸开始收获大麦的时候,下个月应该是播种蔬菜的时候,炮弹炸掉了农民耕地的田园,伊拉克人本来就很羞涩的粮食口袋很快就要见底了。

    战争的另一方美英联军,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士兵在沙尘暴中的窘迫,他们坐在直升机里的坚毅,我们甚至还看到了他们被俘虏以后的慌张恐怖,看到了他们受伤后躺在地下的痛苦和虚弱。

    我自己是媒体从业人员,但是我对媒体这样的直播有些腹诽。五角大楼直播宣布阵亡将士的名单,代表国家向他们致意,在电影中很会煽情的美国人,为什么很少播一播这些阵亡人家属的镜头?在采访一个驻扎在某空军基地的美国大兵的时候,我就听到了来自这些士兵的母亲的声音。生活在弗吉尼亚的麦克夫妇有五个孩子和一个女婿都在部队中,这次他们所属的部队居然都被调往海湾前线。二老不知道孩子们到底在哪里,在干什么。只是一个月前最后一次和他们通电子邮件时,他们都在抱怨等待的无聊,以及食物的差劲,后来就音信全无。现在两位老人整天守在电视机边,提心吊胆地留意着里面各部队的番号。父亲说真害怕有一天亲眼目睹自己孩子被俘虏或者出现在坠毁的飞机上。母亲曾经问过孩子们,电影里三个兄弟去打仗,两个牺牲了,将军不是把最后一个儿子雷恩送还给他母亲了吗,你们六个人里难道就不能有一个留在妈妈的身边吗?

    说到这里,我想起在开战前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最后的那次报告会。当时各国外长在是否还要给萨达姆更多时间这个问题上激烈争辩,无论是英国外交大臣斯特朗的激烈,还是法国外交部长多米尼哥的强硬,都不如我国唐家璇外长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请大家听一听在这个大厅外面的声音,那是全世界人民要求和平,不要战争的呐喊。

    当我在中东各国采访时,我真的亲耳听见了人民要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实况,呼喊口号)。在伊斯坦布尔街头,热情美丽的大学生奥赛格和她的小妹妹百娜,她们不仅给我们指路,知道我们来自中国还一路陪伴我们。奥赛格虽然在大学就读经济类专业,但是她喜爱音乐、诗歌和艺术,会吹笛子。她正在努力进修英语,想和更多的人沟通。在海鸥飞翔、轮渡穿梭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奥赛格叹着气说:“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像诗一样美,谁也不愿意它或土耳其任何一个地方卷入战争。”她指着不远处连接欧亚大陆的法蒂赫大桥说:“假如战争来临,博斯普鲁斯海峡上见证着历史的这座大桥会悲伤和哭泣。”这时候,她的正在预备夏季高考的小妹妹指着书包上别着的一枚红色徽章解释说:“(土耳其语)没有战争,不要战争。”每个同学都有一枚,百娜把徽章送给了我。在拥抱告别的时候,奥赛格说,她要努力学好英语,她希望世界上的人民都能讲一种语言,心都能想到一块儿,那就不会再有人因为想要石油、或者想要金钱而发动战争。

    在伊拉克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夏洛特,我没见过她,不知轰炸中,她是否还好。她在一次和平请愿行动中的演讲,我已经能够背诵。她清澈的声音一开始就这样呼吁:“当一些人在讨论是否要轰炸巴格达,当他们轰炸巴格达的时候,他们脑中显现的是穿军装、拿长枪的萨达姆。可是事实上,一半的伊拉克人是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所以请好好看看我,我是你们在轰炸伊拉克时头脑中应该显现的那个人,我是你们即将摧毁的那个人。夏洛特列举了许多儿童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失去健康,失去父母,失去生命,失去学习机会的悲惨经历。她说10岁的小伙伴娅莎曾经给布什写过一封信,她写到很多伊拉克儿童会死去,您会在电视上看到悲惨的情景,并为之后悔不已。夏洛特最后颤抖着告诉大家,我们因为不知是否能活到明天而害怕,我们因为被伤害、被杀害和被夺走未来而愤怒,我们因为失去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悲伤,可是当灾难来临,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做错了什么。

    还有在安达那,萍水相逢的雅萨和爱米嫩夫妇就因为我们是来自中国的记者,他们无偿地提供服务。快60岁的雅萨每天开着车,送我们去百多公里以外的港口和空军基地采访,爱米嫩每天为我们煮晚餐,并且坚持要我们住在她们家。我们靠着一本土英字典交流,却觉得十分亲近。那天在伊斯肯德伦港看见美军船载的武器装备似乎有卸货和运往东南边境的迹象,雅萨就沉默了,差点把车开进了沟里。我问雅萨是不是累了,他说是因为生气和害怕。他从字典上找到了“新的房子”、“战争”、“飞机”、“炸弹”等字样,我明白了。棉花鉴定专家雅萨辛苦了一辈子,攒出了现在的一套新的公寓房,和妻子从贫民窟搬了出来才一年不到,以退休金拮据地但安详地生活着。他们的独生子穆兹林在安卡拉大学读研究生,马上也要毕业工作了。生活一切都很满意,他不希望战争毁了他们的生活。而他的妻子爱米嫩一辈子在家中劳作,为了我送给她的三只她自己不舍得买的玻璃瓶开心得像个孩子,她当然更不愿意战争毁了她的家。(实况,清真寺祷告音乐)爱米嫩每天就在这样的穆斯林音乐中更加虔诚地祈祷。当时战争还没有开始,我在两位老人的簇拥下登上了前往土伊边境的巴土车,真有像和自己长辈告别的感觉。雅萨和我相约等战争结束,我还回他那里去休息和度假。

    我们今天的时间快不够了,但是我还是要讲一讲我的犹太朋友,他叫麦克,我们是在飞往以色列的飞机上相识的。他是个经常往返世界各国的商人,性格开朗幽默,但是他说自己心灵中对战争的恐怖和厌恶是无法抹去的。1991年海湾战争以色列遭到伊拉克第一枚导弹袭击的时候,他正和新婚的妻子熟睡着。他骗妻子说那是打雷,结果那天晚上打了5个干雷,并且从那天起每天晚上都打,把他们的新房的门窗全都震碎了。他说这次如果又有导弹,他不知该怎样向四个孩子解释。每天早晨他帮孩子们弄好午饭的三明治,帮他们背好装防毒面具的小盒子,对他们说,没问题,不会有炸弹的,上学去吧。麦克说,他自己小时候立志当兵,当时他的父亲哈哈大笑,说等你长大根本就不会有战争,根本就不需要士兵了。现在他该怎么对自己要当兵的儿子讲呢?

    (实况,二战歌曲)

    这是一首在土耳其人人会唱的歌曲,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原子弹飞向广岛,摧毁了一个小女孩的家。小女孩临死前问妈妈,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不给我糖吃?他们为什么要我死呢?我不想死,我想吃糖。(歌声)

    这就是今天的百姓故事,我是徐蕾。我们的节目在今晚8点 10分和10点15分有两次重播,欢迎收听,下周再见。

    片尾

    (上海电台新闻频率2003年4月5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十几分钟的专题中,没有面面俱到,只从记者大量的采访素材中选取了一小部分,以“渴望和平”的主线串起,从土伊边境到联合国会场,从库尔德儿童到土耳其老夫妇,有面有点,集中又比较深入。记者在势单力薄、处境困难的情况下,仍充分发挥了广播的特长,以“声音”说话,共选用了十几段各有特色的音响,其中绝大多数是记者在边境地区、安达那美军基地等地录下的。

    报道文字朴实,感情真挚,在激战的环境中娓娓道来,更显出一名普通中国记者浓烈的人文关怀,而且这种叙事方式也比较贴近普通群众,容易为听众所接受。

    报道整体基调把握比较妥帖,符合我国政府对伊战的总体精神,既有较开阔的面上报道,也不是简单的图解。

    采编过程:记者原本是被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派往巴格达进行战事采访的,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去不了巴格达,而改道去土伊边境采访。此外,他们还想尽办法前后奔赴中东的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采访。

    在伊战即将爆发的前夕,两位记者赶往中东,在语言不通 (边境很多库尔德人不会说英语)、通讯困难、后方支援相对缺乏、生活艰苦、处境危险等等情况下,在将近一个月时间里坚持发回了大量第一手报道,在《990新闻》中滚动直播,并制作了几个新闻专题。他们是比较早到达土伊边境库尔德人聚居区进行采访的亚洲记者。

    社会效果:节目在听众中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很多听众在收听时流泪了。一名老师打电话给电台说,这是伊战进程中看到或听到的中国记者报道中,最令他动容的一篇作品。

    两位记者虽然没机会到最前线,但他们通过艰辛的努力,及时发回了大量的报道和口播,树立了《990新闻》比较好的媒体形象,这也是上海电台首次向战争地区派出记者,锻炼了广播记者的队伍。

    

 
(责任编辑: 龙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