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精品赏析
由高官落选院士想到的
2007年08月17日 11:20:17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张 帆

    刚刚结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由628位有效候选人一下锐减为170位的初审结果,人们发现:几位现任我国省部级以上领导之职的候选人没有进入复审名单。

    这一现实使人感慨:之前的担忧,看来颇有"杞人忧天"之嫌!

    人们究竟担忧什么呢?忧的是官高权重会对公正评审构成妨碍的可能。依笔者之见,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社会上的权学交易几成热潮,一官半职者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种种渠道谋求硕士、博士学位,甚至教授称号。

    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无疑让学术在许多场合,出于对"官"们敬畏,低下了自己清高的头颅,采取了暧昧迎合的态度。正是基于这样的担心,人们才会对"高官竞选院士"另眼相看,有所疑虑:评审会不会因为他们身居要职,而通融照顾,削弱对他们学术能力的严格审核?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将是对其他候选者怎样的不公!

    不过,从复审名单看,人们对此次的院士增选可大放其心,数位高官的初审落选,已经排除"仕高则学而优"的可能--这是好事,说明我们越来越尊重学术的纯洁性。

    但转念一想,笔者又产生如是疑问:如果因为是高官,就反过来认为他们的学识一定不足以当院士,是否也流于偏执?这样对高官们是否公平?如果他们本身真的具有这样的实力,那岂不是反因官职受害?

    如此看来,无论怎样处理"高官申报院士",都会引起是否公平的质询--这是其本身敏感性所决定的。那怎样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公平呢?笔者以为,可能恰恰是对高官们的"不公平",才比较容易获得相对的公平。这是因为,在一个现代的法制社会,牺牲自身利益,对类似容易引发公众猜疑的行为进行规避,维护社会的公信度,乃是官员们的责任,也是他们身为公务员不得不作出的牺牲。(科技日报2003年8月29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本篇评论抓住了"高官落选院士"这一新闻点,并由此展开议论。首先提出对高官评选院士这一现象的质疑,但并未将落脚点仅仅放在此处,而是进一步将主题深化,推及更广泛的维护社会公信力的层面。本文文字流畅,可读性、思辨性强,是大陆媒体对这一事件最早的评论文章。

    采编过程:2003年8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近3/4被淘汰,此时大家都不难发现在淘汰名单中赫然有不少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对此现象人人似乎都有话说,但谁也没有说。在这个时候,记者意识到作为新闻人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发挥自己应有的舆论监督作用。在构思此文时,记者反复斟酌,最终选定了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就此事进行评论。

    社会效果:本文刊发后,因为是首篇对此事件的评论,所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迅速被中国新闻社、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国内多家权威和重要媒体加以转载,有些论坛甚至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中国旅美、旅日留学生网站也对此文加以重点推荐。

 
(责任编辑: 高国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