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精品赏析
千里风沙小站行
2007年08月17日 11:11:41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集体创作

    (编者注:工人日报的这组系列报道共30余篇。2003年9月5日至14日发表于工人日报。本书由于篇幅所限,选录其中一篇。)

柴窝堡:小站温暖如家

关明 陆金宝 赵翔 沈刚 方大丰

    柴窝堡,一个带着些荒凉气息的名字。汽车一驶出乌鲁木齐市区,戈壁滩就扑面而来。等我们到达60公里之外的这个五等小站时,感觉仿佛来到了戈壁滩中的一个孤岛。

    一墙之隔,墙外是茫茫戈壁,墙内却是浓浓绿色。即使在内地,我们也没有见过这样具有"田园风光"的站区--不大的院子里,有花、有草、有树,还有菜地和塑料大棚。工人们摘下自己种的西红柿请我们品尝:"没有用过化肥,地道的绿色食品。"

    如果不是墙外火车轰隆隆地驶过,我们更相信自己走进了一个农家院落。

    信号工区宿舍给人一股温馨之气。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摆放着书籍、电脑,甚至还有一只花猫在房间里跑来跑去,让人不敢相信这是6位小伙子的集体宿舍。

    柴窝堡站前任站长鲁华、现任站长张慧军向我们讲述了小站的变化。他们翻开一张张旧照片,带给我们昔日的回忆。以前,这里只有一间孤零零的房子面对着苍茫戈壁。站内点的是煤油灯,生的是炭火炉,风沙在简陋的厨房里飞舞。这些年,通过"三线"建设和"三安"工程,小站安上了电视卫星接收装置,盖起了澡堂,改造了食堂……柴窝堡也变漂亮了。

    当然,小站的工作环境无疑还是艰苦的。它位于达坂城"三十里风区"的边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在这里,每棵树都迎风披沙,顽强地生长着。我们看到,种在院里的垂榆被常年的北风吹着,枝叶都倒向一边,如女子的披肩长发。小站职工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从事着接发列车、线路维护等艰苦而单调的劳动。但在他们的脸上,我们却看不到一点愁容。

    也许正是环境的艰苦,让小站职工团结得像一个家庭。养路工区工长张光辉30岁了还没有对象,大姐祁万云张罗着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到现在一个也没有谈成。"张光辉憨憨地解释说:"主要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谈。"言语间好像对此也不以为意,照样乐呵呵的。

    小站也成就了一对伉俪。信号工区的旷建1993年来到柴窝堡,认识了在车站工作的扳道工乔亚红,最终喜结良缘。知情人说,柴窝堡建站40年来,这样的佳偶,先后出过5对。

    被全站职工称为"姚姨"的姚金芳大娘今年60岁了,1980年来到小站给职工做饭,一晃就是23年。如今,站里哪位职工爱吃什么,姚姨心中都有数。有时候,哪个人工作忙得顾不上吃饭了,姚姨就干脆送到岗位上去。

    姚姨的3个儿子都在乌鲁木齐工作,多次要把老人接走,可老人不仅自己舍不得走,还把老伴也动员到站上来住。从柴窝堡出去的职工都忘不了姚姨,前两天还有人回来专门探望她,他们说,车站的安全生产有姚姨的一份功劳。

    在柴窝堡,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浓浓的家的温暖。

    (本报兰新铁路柴窝堡车站9月4日电)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工人日报的这组报道2003年9月5日至14日共发表消息、通讯30余篇,集中报道了乌鲁木齐铁路局地处沙漠、戈壁、风口和高寒地区的四、五等小站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作品中第一现场采访的大量材料具有生动的"原生态"魅力。乌铁局领导说,集中力量和版面宣传坚守戈壁风沙小站职工,工人日报"创下了中央媒体的'第一次"',认为"非常生动,非常感人,非常精彩"。中宣部新闻阅评组评价说:这组报道"透过朴拙,读出责任;透过平凡,看到卓越";这组报道挖掘深,感情浓。

    采编过程:报社编委会确定选题,调用驻新疆、山西、江西、湖南、北京的骨干记者深入乌铁局风沙小站,先后抵达南疆铁路终点喀什和北疆铁路终点阿拉山口,往返路途近7000公里采访了14个风沙小站。记者与小站职工"零距离"接触,不断从第一现场发回了生动的报道。要闻部编辑当天编发,保证了新闻的鲜活度。

    社会效果:报道在各地读者、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广大职工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给予赞扬。他们说,在一些媒体热炒财富人物、演艺明星的时候,工人日报坚持大规模报道普通劳动者,显示出新闻媒体与职工群众的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责任。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