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报刊
《南方都市报》"报料新闻"处置原则取向
2007年08月03日 16:59:20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关注民本民生 关注公共空间

--《南方都市报》"报料新闻"的处置原则及取向

    《南方都市报》从1997年1月1日出版日报起,开设有热线电话,接收读者咨询、投诉、提供新闻线索。2001年8月成立呼叫中心,受理新闻线索、接受读者咨询和投诉、受理征订发行事务、受理广告业务、进行总机转接等。其中,受理和上报新闻报料是呼叫中心的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从《南方都市报》呼叫中心这几年的数据统计分析看,收到的报料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类突发性事件。如各种重大交通事故、建筑物坍塌事故、生产安全事故、人为灾害、自然灾害、突发性疫情、突发性犯罪现场等;二是非突发性事件。这里又面包括几个方面:1、投诉类新闻报料。如教育问题、劳资纠纷、行政执法、司法、治安问题、招工用工问题、医疗问题、传销举报、制假贩假举报等;2、民生类报料。如道路、交通、环境、供水、供电、供气、社区文化、邮电、消费等公共服务问题;3、伦理亲情、奇闻逸事类报料。

    在《南方都市报》呼叫中心每天处理的几百个电话中,与上述内容有关联的电话大约在200-300个,加上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书面材料等,每天处理的新闻线索及投诉总量通常在400个左右。

    如何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来电、来信中发现新闻线索,并做出较为恰当的处置?《南方都市报》通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报料新闻运作机制,对报料线索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每一个报料,不放过筛选每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形成了较成熟的取向标准和原则。

  报料的层级核实原则

    《南方都市报》在新闻报料的处置上,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认真对待并慎重处理每一个新闻报料,见报的报料新闻必须经过采访核实和审核把关。

    按照《南方都市报》目前的运作程序,隶属行政系统的呼叫中心在接到新闻报料之后,突发类及重要线索在第一时间上报新闻部门主管负责人处理;新闻部门在接到报料之后,则会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层级核实判断,再对记者采写的报料新闻进行层级把关,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南方都市报》始终只是将新闻报料作为新闻线索,要求对每一个线索都要经过认真核实,并由本报记者实地采访调查,才能确定是否成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刊发过只凭报料人提供的"报料新闻"。

    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对孙志刚事件的报道,直接改变了国家的一部法规,使施行了2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这一新闻的线索来源其实也是新闻报料。但因为事件复杂,采访核实难度大,《南方都市报》当时在拿到相关的报料材料之后,先后安排过两名得力记者,进行过很长时间的采访核实。在最终核实清楚事件的情况下,还是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对待。本来行文已经十分客观理智的稿子,也是经过报社层层审核把关,之后才得以见报。

    2004年5月12日下午5点左右,《南方都市报》接到白云区钟落潭镇一名医生的报料,说是有几个人因为饮用劣质散装酒出现问题住进了医院。当时的报料异常简单,但从事件的性质看,新闻部门负责人觉得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新闻线索,当即上报报社分管领导,并安排采访突发事件的记者赶往钟落潭采访调查,同时安排医疗线记者、跑白云区的记者多方核实这一线索。在当晚核实清楚基本事实的情况下,第二天独家报道了广州假酒致人中毒事件。记者采访调查发现,事态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当天的报道只是揭开广州假酒事件的盖子。此后,随着追踪报道的不断深入,才发现这是广州近年来最为严重的消费伤害事件,劣质假酒导致14人死亡39人受伤。因为《南方都市报》的及时核实、采访和率先报道,在广州引发了一场清剿假酒的大行动。有关部门寻根索源,追查假酒来源和流向,追查事故责任人,使广州的散酒市场得到一定的整治和净化。

    注重民本民生的价值取向

    在报料线索的筛选上,除动态的各类突发事件外,近年来,《南方都市报》一直坚持注重民本、民生的价值取向,将对普通百姓生活现状和生命个体的关怀与尊重,作为报料新闻的重要报道对象和领域,尝试着从更加广泛的角度和层面来关注民生。

    从创办日报开始,像潲水油流向食肆、流花地区宰客黑公话、致癌大米、毒狗肉、放心早餐抽检细菌招标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型系列报道,以及2006年推出的《南都质量调查》系列报道等,都是《南方都市报》在众多的读者报料线索中精心筛选、着力经营的重大民生新闻。

    2006年8月14日深夜,打工妹邓哲玉在广州员村附近遭遇飞车抢夺不幸身亡,《南方都市报》次日接到报料,当天已经有同城媒体刊发一女子遭飞车抢夺而殒命的突发新闻,《南方都市报》经过深入扎实的采访,了解到遭遇不幸的打工妹邓哲玉仅仅是为了保护装有23元钱的挎包而被摩托车拖倒致死。在对这位打工妹的身份进行必要的采访核实之后,《南方都市报》在8月16日以《为了23元钱,亡了23岁人》为题,对这位外来打工妹的不幸遭遇进行了报道,并在此后的几天里对她在广州的工作及生活经历、老家的家庭境况进行了详细的追踪报道。还原了一个外来打工者23岁的生命历程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媒体工作者对生命的尊重。报道引起千千万万生活在广州的外来人员的强烈共鸣,连续几天的网站跟贴都在4万条以上。

    2006年8月31日,与邓哲玉悲剧一样的一幕再次在广州五羊新城上演,一位名叫朱凤梅的外来打工妹,遭遇同样的不幸。《南方都市报》接到报料采访之后,没有仅仅将其作为一般突发新闻处理,而是结合此前的邓哲玉事件,将两个人物的相似身份、相似经历、相似遭遇联系起来,从9月1日起在《南方都市报》推出《朱凤梅的邓哲玉式死亡》等系列报道,使冰冷残酷的死亡事件报道,充满人性的色彩和生命的关怀,报道再次引起强烈反响。

    关注公共空间的角度立场

    由于报料所能征集到的新闻线索,大多是天灾人祸,各类纠纷,因此,报料新闻给人的感觉无非是杀人放火的事件和你长我短的纠纷。若允许烧杀淫掠充斥一张报纸的版面,不仅使人感觉负面报道过多,而且会让读者觉得这张报纸格调低下,小报作风严重。

    《南方都市报》在几年前就提出做一个负责任的主流媒体的口号,这就意味着不管是时政新闻还是社会新闻,都需要向主流化靠拢。社会新闻的主流化,必然要求报料新闻的报道要尽量避免负面报道过于集中,较为全面的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建设性地进行揭批报道,不炒作,不煽情,不矫情,不渲染,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报道突发事件和社会问题。通过报道传播事件消息,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因此,随着媒体自身的发展,《南方都市报》报料新闻也从早期的都市类报纸对民生领域的事件的关注和问题的揭批报道,到作为主流报纸更多地对生活环境、城市发展、公共空间等更多层面的介入。

    2005年春运前夕,《南方都市报》呼叫中心接到大量的旅客电话报料,反映广州火车站周边地区黑公话宰客、"野鸡车"拉客等活动猖獗,以及火车票难买等。针对旅客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南方都市报》新闻部门负责人认真分析报料,从大量的报料中仔细筛选典型个案,组织记者暗访调查。当年1月16日《南方都市报》推出独家报道《被宰顾客捅死黑公话店员》,并从这一事件切入,对广州火车站地区的黑公话进行连续报道,并开通举报热线电话,先后推出《火车站黑公话趁春运抢钱》、《请拨本报热线举报黑公话》、《三黑公话档口被停业整顿》、《黑公话宰客现象有所收敛》。根据旅客报料及投诉情况,报社新闻部门负责人发现当年春运期间"野鸡车"的一个新动向,有的与公交车勾结,利用工交车中转。《南方都市报》抓住这一新情况进行暗访调查,3月份先后推出《"野鸡车""专线":夜幕下的803路公交车》、《乘客不必投币 夜班803被谁包了》、《明知旅客被骗司机为何不说话》等报道。针对读者反映比较集中的火车票难买的问题,当年春运发售火车票的首日,新闻部门便安排社会记者及时介入采访,及时推出《订票热线开通首日短暂塞车》、《订票电话早上七八点最繁忙》、《买张票手续费竟要加收50元》、《花费千元买来两张挖补假票》等连续报道,并将火车站地区的治安状况作为年度关注题材,予以长期跟进。

    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南方都市报》热线记者对火车站这一广州窗口与城市名片多次进行明查暗访。2005年9月初,一位曾经活动在火车站地区的拉客仔向《南方都市报》报料,称自己熟悉火车站地区的拉客诈骗团伙的分布及活动情况。《南方都市报》在经过大量的采访调查之后,9月8日以一个拉客仔揭露火车站地区"背包党"黑幕切入,推出《"找穷人下手,把他们炸干"》的长篇报道。并以此为发端,对火车站地区的治安状况进行了全面解析,先后推出《火车站22年乱与治》等重大深度报道。整个报道从当年9月8日持续到9月22日,共推出22个整版,对"背包党"及火车站之乱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报道。这一大型系列报道为历年来众多媒体对广州火车站地区规模最大、主题最集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报道。报道引起广州市、越秀区及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全国各地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响应,各大门户网站每天的点击率分别达3万多条以上。

    这一系列报道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成了广州市、越秀区、铁路部门对拉客仔、"野鸡车"及整个火车站地区治安的集中整治,"野鸡车"、拉客仔等不法活动由此基本遁形,火车站地区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2006年春运期间,《南方都市报》再次将广州火车站地区的治安整治情况作为春运报道的重点,并采用关键词的方式,当年从1月10起,用40多天时间对火车站地区原来的一些顽疾和当年的一些新动向,进行了全面解析。除动态报道外,每天推出一个主题性的调查专题,采取动态新闻与暗访、体验新闻、深度调查、投诉调查、跟踪采访等多样化的报道手法,对春运期间的火车站地区进行全方位透视。通过当年春运的实际情况,真实客观地全面展现了火车站整治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广州火车站地区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舆论保障。

    在过去的几年中,《南方都市报》对报料新闻的经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充分利用报料线索的同时,不断提升报料新闻的运作水平,使报料新闻的报道题材逐步趋向多元化,报料新闻的价值取向逐步趋于主流化。在保证日常新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使不少题材得以向纵深发展,报料新闻的品质得到逐步提高。(谢 冰  作者单位:南方都市报社)

 
(责任编辑: 高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