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采编园地 >> 精品赏析
奥运冠军孙福明爆出假摔丑闻
2007年01月31日 12:51:11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常 征 沈奇哥

    【导语】今年31岁的孙福明是辽宁队著名的柔道选手,然而,在十运会柔道比赛的最后一天,这位前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却在数千观众面前,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抠字】2005年10月13日16时50分 南京龙江体育馆十运会柔道女子78公斤级决赛

    【同期声】辽宁柔道队总教练 刘永福:(现场:孙福明。并作向下的手势)

    【抠字】此时比赛刚刚进行了30秒(孙福明回头看了一眼,之后被对手轻轻一推倒下)

    【解说】代表解放军队参赛的辽宁选手闫思睿以一本取胜,获得了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冠军。

    【同期声】

    辽宁队选手 孙福明:是失误吗?(摇头)旁人拉走孙。停一停。(你一直把十运会作为最后一次机会,结果今天却这样一个结果,觉得心里遗憾吗?)摇头。(感慨太多了是吧,还是有很多的苦衷啊?)没事,没关系, (在这之前是不是特别想拿这块金牌啊?)谁拿都一样,谁拿都一样。

    【解说】随后,记者采访了孙福明的教练刘永福。

    【同期声】

    辽宁队柔道队总教练 刘永福:人家有伤为了安全嘛,她愿意,这事她愿意。这个都很正常,这有什么?这都不影响这些东西,人家有伤,不打了,一个队的,就完事了呗,你这还当新闻了。

    【抠字】2005年10月13日17时50分 十运会柔道比赛新闻发布会现场

    【同期声】

    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举柔摔中心党委书记 宋兆年:这场比赛我也认为不是真实对抗,是孙福明让给了她的对手。

    【解说】据了解,代表解放军队参赛的闫思睿是辽宁籍人,按照全运会双计分规则,闫思睿夺金,奖牌榜上解放军和辽宁队将各添一金,也就是说,孙福明让金丝毫不会影响辽宁队的金牌数。

    【同期声】

    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举柔摔中心党委书记 宋兆年:这种情况怎么造成的,我们国家在十运会当中,进行了运动员的交流。这种精神我认为不值得提倡,这样会影响运动的健康发展。

    【解说】这位官员表示,希望今后能修改有关的比赛规程和计分办法,让体育竞技真正成为公平的竞争。

    直播南京记者报道。

    【主持人】: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上,写着六个大字:更高、更快、更强,在这六个大字的背后,是顽强拼搏、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让出金牌,孙福明有什么苦衷,我们不知道;教练有什么考虑,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在赛场上,拱手让出金牌,搞什么君子协定,既对不起多年艰苦训练的运动员,也对不起满怀期待的观众。从第八届全运会开始,体育界和新闻界的有识人士就开始捕捉假摔、假打等不良现象,但这样的做假现场,今天下午被记者用镜头全程记录却是第一次,以前一直被称为"内幕"的假摔居然真实地发生在广大观众面前。目前,这起假摔事件已引起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关注,并正在着手调查,我们相信这一事件很快会得到公平、公正地处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奥林匹克精神。

    (南京电视台2005年10月14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这是一条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好新闻。

    在体育界中,有关假球、假摔、让金牌的传闻不绝于耳,但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对这种现象只停留在说上却拿不到桌面上。而此篇报道却真实记录了在十运会柔道决赛出现的惊人一幕,也就是假摔现场竟公然地出现在赛场上,并被电视镜头完整记录。因而这篇作品也具有相当的分量,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使人们重新思索一直被认为传言的体育黑幕, 重新唤起人们对体育精神的追求。

    采编过程:10月13号,在孙福明决赛当天,就在其他媒体记者都将镜头对准赛场上的孙福明时,南京台记者却敏锐地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原来坐在场边指挥的教练刘永福把座位让给了一个女教练,自己走到了旁边,记者立即意识到他可能会有什么举动,果断将镜头从场上的孙福明摇到了刘永福,只见刘永福连喊孙福明的名字并用手示意其倒下,原本威风八面的孙福明在听到教练示意后,很快便毫无反抗顺势倒地输掉了这场比赛,整个镜头完整地被拍摄下来。之后,记者又紧追不放,连连向孙福明发问,孙福明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说"谁拿都一样"。而总教练刘永福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也不得不承认让金的事实。为了让孙福明的假摔更有说服力,记者通篇没有加任何主观评论,而是完全靠电视画面和当事人自己的语言在说话。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官员之口,再次权威地指出:这是一场不真实的比赛,是孙福明让给了她的对手。

    社会效果:总教练刘永福示意队员孙福明假摔的镜头在全国为独家,而记者对孙福明赛后第一时间的采访真实地记录了她当时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情,从而将体育界的黑幕摆在了世人面前,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直接导致了十运会组委会作出了孙福明假摔的那场比赛重赛的决定,这在全运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而且此篇报道也引发了人{门对中国体育界目前体育制度弊端的讨论及全运会运动员交流和计分制的讨论,为中国体育制度的改革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