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采编园地 >> 精品赏析
带着妹妹上大学
2007年01月30日 18:29:22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卢曙光 张锡磊

(注:本系列报道由于篇幅较长,仅用内容简介。)

    系列报道内容简介

    郑州晚报的卢曙光、张锡磊两位记者,是2005年10月在与朋友网上聊天时,获得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这一线索的,在获得线索后,两人就兴奋不已地投入到了采访中。

    在两个月时间内,两位记者到洪战辉的家实地探访、与知情人士座谈,并和洪战辉通了无数次电话,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认真核实,2005年12月初,最终写成了长篇通讯《大学生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并于2005年的12月6日以两个版的篇幅在《郑州晚报》推出。

    《大学生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报道推出当天,洪战辉的感人故事就迅速传播,引起全国读者及海外华人的强烈反响。

    新闻的本性是真实,我们不希望洪战辉被神化,不希望他被报道成"高大全"式的"完人"。榜样的真正力量蕴藏在平凡当中,让普通人觉得可亲、可近、可感、可学。在舆论众口一词盛赞洪战辉精神高尚完美之际,12月7日,我们推出整版报道--《洪战辉携妹求学曾有两次动摇》。

    洪战辉的故事一经报道,许多读者表示要捐助洪战辉。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远赴湖南怀化采访的记者张锡磊却传回洪战辉"谢绝捐助"的声音。2005年12月8日的《郑州晚报》又刊发了《兄妹俩谢绝社会捐款》的报道。

    "洪战辉兄妹谢绝捐款"引来许多人的赞赏,各种不解的声音也随之而来,"他为什么谢绝公众的好意"成了新闻焦点。在这种悬疑之下,我们请洪战辉发表了《致新浪网、新华网网友及郑州晚报读者公开信》,并以《接受捐款会让我丧失自立》为题进行了跟踪报道。为了更详细地向读者解释洪战辉谢绝捐助的经济基础,我们又对其经济来源进行了进一步调查。于2005年12月10日,刊发了《谢绝捐助背后的生活支撑》,让公众感受到了一个更为真实、更为全面的洪战辉兄妹。

    洪战辉事迹报道,从一开始河南省委就给予了高度关注。2005年12月10日,中宣部也召开会议,要求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好洪战辉这个典型人物事迹。2005年12月12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做了河南广大干部群众向洪战辉学习的批示。2005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12月底,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做出决定,授予洪战辉"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2006年元月,洪战辉又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郑州晚报2005年12月6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在洪战辉的报道中,本篇通讯是较早的一篇,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篇报道。在该篇报道中,展现了洪战辉身上具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其事迹平凡而崇高,令人尊敬,催人奋进。对于目前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的责任感差、缺乏自立自强精神、心理浮躁脆弱等有着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采编过程:记者从发现线索,到发表文章,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去跟踪、核实,最终使作品得以感动读者,这充分体现了记者的新闻责任意识。在本篇文章中,新闻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尤其是着重进行了细节描写,这对于文章着力表现的核心起到了点睛作用。

    社会效果:本篇报道见报后,在社会上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上百家网站都在显著位置给予了转载。是传媒继承发扬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深入社会生活,实践"三贴近"的具体体现。此报道也引起了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河南省委、湖南省委的高度重视。中宣部要求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好洪战辉的典型事迹。团中央、全国学联授子了洪战辉"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的荣誉称号。教育部、河南省、湖南省分别发出了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经郑州晚报、新浪网推荐,最终高票当选"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