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采编园地 >> 精品赏析
山村教师三年挖煤资助贫困生
2007年01月30日 18:17:29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周 立 陈寒星

(注:本系列报道由于篇幅较长,仅用内容简介。)

  系列报道内容简介

    开县北斗村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很多山里孩子甚至缴不起学费,刘念友老师在山里从教30多年来,为保证班上孩子不因缺钱而辍学,他不断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资助班上的贫困学生,这一切,都是瞒着学校领导、瞒着身患疾病、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儿女。

    三年前,刘念友自己的一双儿女也上了大学,家里经济更显拮据,他便利用寒暑假和周末下到500多米深的井下去挖煤,用挖煤挣的血汗钱为班上的贫困生缴学费、买学习用品。每次下井,他都骗家人说是出去打牌,以至于家人对他颇有微词。当他将钱交到孩子们手中时,他就告诉他们:"老师有钱",以至于孩子们都以为刘老师真的很有钱。就在记者采访他时,他还千方百计隐瞒着,不时说着"谎话""欺骗"记者,因为他觉得"这没什么好报道的"。

    但孩子们眼中"很有钱"的刘念友却过着异常清贫的生活--抽一块五一包的"老山城",冬天睡着有38个破洞的烂席子,几乎顿顿吃着白开水泡干饭。刘念友的女儿在重庆念大学,为挣学费,竟然到批发市场当"棒棒"。

    本报独家报道刘念友的事迹后,刘念友的儿女才知道一直误会了父亲,无数好心人不断为刘念友捐款,刘念友全部婉言拒绝,无法拒绝的,则全部存人专用账户,后来,开县教委接管该账户,命名为"刘念友助学基金",这笔钱将全部用于山里的贫困学生。全国数十家媒体(包括央视"焦点访谈"、"讲述"、"人与社会"和凤凰卫视)涌向北斗村小,凤凰名嘴吴小莉还向其捐1万元,刘念友还被市教委评为市级"模范教师"。面对荣誉,淳朴的刘念友还是那句话:"我又没做什么,不敢当。"

    (重庆晚报2005年12月15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这是本报的独家报道,讲述了一个山村教师为了不让班上学生辍学,连续3年,利用节假日下井挖煤挣钱资助贫困生的感人事迹。

    该系列报道采访深入、扎实,文笔细腻,展现了挖煤老师刘念友对学生"大方",对自己和家人"吝啬"的矛盾冲突,并通过刘老师的几个善意谎言揭示出他淳朴的本质及伟大的人格。

    值得一提的是,该报道极少程序式的叙述,取而代之的是诸多细节,用细节展现刘老师的拮据生活,展现学生对他的深厚感情,展现刘老师子女得知父亲挖煤实情后的心情,展现刘老师"说谎"的心理活动。

    采编过程: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数次落泪,看到刘老师自己过着如此贫寒、拮据的生活,对学生却数十年如一日地资助,甚至下井挖煤,记者当即决定,从这一矛盾入手。其间穿插他为了资助贫困生,对学校领导,对家人,对学生精心编造的无数个"谎言",这位淳朴山村教师的伟大形象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社会效果:该系列报道引起全国范围内的轰动性反响,稿件被国内上百家网站转载,各门户网站还为其开设专题,全国数十家媒体涌至刘老师所在的山村,央视"焦点访谈"、"讲述"、"人与社会"、"共同关注"等栏目先后报道他的事迹, 更有无数好心人为其踊跃捐款。另外,刘老师被评为重庆市"模范教师"、"重庆市十大感动市民"。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