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采编园地 >> 精品赏析
含泪水援额济纳
2007年01月30日 18:00:04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龚 瑜 杨得志

    4月16日,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园里,春光明媚,游人如织;而在千里之外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古浪村,村主任徐吉荣正忙着组织用水协会的骨干向农民普及最新的节水技术。他告诉记者:"我们每节约一滴水,就能让北京的沙尘暴减少一分。"

    徐吉荣的话,折射出张掖农民在用水观念上的巨大变化。而这个变化,源于西部大开发5年来的黑河流域治理。这项治理工程,正是由于千千万万和徐吉荣一样的甘肃农民,牺牲了自身的利益,才换来了下游居延海的湖水重现和北京更蓝的天空。

    曾经是西北戈壁硕果仅存的两个大型湖泊,却在枯竭之后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

    黑河,又称弱水,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冰川,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汇人中蒙边界的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黑河全长821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滋润着位于沙漠边缘的两大块绿洲--甘肃的张掖市和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张掖所处的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位于黑河中游,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黑河流域最大的经济区和耗水区。

    额济纳旗位于黑河下游,其8万多平方公里均为极端干旱区,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

    至20世纪后半期,冰川退缩,放牧过度,林草退化,大大削弱了祁连山涵养水源的能力,加剧了黑河全流域生态危机。大规模的移民开发,灌溉面积的快速增长,流域人口的膨胀,大量挤占了生态用水。

    在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重压下,黑河再也无力向下游输送足够的水了。伴随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河岸林大面积枯萎死亡,湿地和绿洲急剧萎缩,土地大面积沙化。

    1961年,曾经拥有350多平方公里湖面的西居延海悄然消失;1992年,东居延海也宣告枯竭。曾经是西北戈壁硕果仅存的两个大型湖泊,却在枯竭之后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

    2000年春天,几场强沙尘暴持续袭击了首都北京及华北地区,影响人口1.3亿。科学调查表明,这些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源头正是来自黑河下游相继死亡的河床、湖盆以及严重沙漠化绿洲。

    2000年5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沙起额济纳》后,对水利部长汪恕诚说:"黑河问题非常严重,非治不可,应统筹规划,统一管理;西部大开发,水是第一位的任务,要把生态用水放在第一位,保护额济纳生态环境不仅是对额济纳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内蒙古、甘肃的保护,意义十分重大。"

    2001年2月21日,国务院召开第94次总理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黑河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会后,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决定以生态系统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合理安排生态用水,有效遏制流域生态系统恶化,并决定投资23.6亿元,用3年时间实现阶段性治理目标。

    沿线淳朴的张掖百姓肃立河边,流着眼泪看着救命之水向西北方向直泻而下

    黑河治理成败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就是能否如期完成向黑河尾阊东、西居延海调水,而处在中游的最大农业城市张掖市就成为黑河治理这盘棋中最关键的一步。

    分水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一名张掖市领导和农民的身上--按照规定分水后,黑河向下游新增下泄量2.55亿立方米,意味着张掖必须削减引水量5.8亿立方米,相当于4万公顷耕地的用水量,也相当于依附在土地上的20多万农民将失去基本依靠。

    "水从门前过,谁引都没错。"--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和缺水的现状让分水说服工作格外困难。

    2000年8月21日上午,张掖沿黑河干流实施第一次"全线闭口,集中下泄",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黑河干流省际调水的重大突破。短短两个月,张掖共4次实施闭口下泄,断流多年的额济纳河恢复了水流。2000年10月3日18时,黑河水如期抵达额济纳首府达来库布镇,饱受干旱之苦的边疆各族人民欣喜若狂。

    2001年,张掖遭受60年不遇的大旱,130万亩农田受旱,60万亩农田绝收。就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上级命令张掖分水,缓解额济纳更为严重的旱情。是保全自身利益,还是保全整个黑河流域的生态?时任张掖地委书记李希毅然下令,黑河全线"统一闭口,集中下泄",水援额济纳!全市上千名干部走上分水一线,沿岸巡守,并深人群众中讲道理,稳定群众情绪。沿线淳朴的张掖百姓肃立河边,流着眼泪看着救命之水向西北方向直泻而下,一放就是整整19天。

    为了整个流域的生态,张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次分水闭口时间少则十几天,多则三四十天,分水期间沿线农田灌溉一律停止;有时,正在扬花季节的玉米,因缺水玉米棒子半截干枯,农民遭受重大损失。据统计,仅2001年至2003年,全市有近万亩农田因分水延误浇灌而绝收,前所未有。

    这几年在张掖,因为分水,干部没少挨骂,农民没少流泪,但人们的认识也在转变。甘州区沙井镇农民徐峰说:"沙漠离张掖并不远,大家也都吃过风沙的苦头。要想不受风沙危害,最好是把沙漠挡得远远的。现在我们保下游,其实也是在保张掖。"

    水权制度像一道无形的"紧箍咒",纠正着群众无限制用水的陋习

    但分水之后如何保证正常的工农业生产,新的课题摆到了水利部和甘肃省及张掖市的领导面前。

    2002年年初,水利部确定在张掖市建立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而水权制度是节水型社会试点的突破口。它像一道无形的"紧箍咒",纠正着群众无限制用水的陋习。

    水权革命使农产得到了水权使用证书,也迫使农民开始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记者在古浪村农民用水协会里看到橱窗里贴出的"轮次水量水费公开栏"里,11个灌水小组的用水数写得清清楚楚,多罚少补,一目了然。

    张掖的用水户分到水权后,剩余水量就能通过水票进行交易。全市水量交易额由2003年的1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400多万立方米。民乐洪水河灌区的农民朱宏一家,承包了14亩耕地,配置水权4000立方米,按以往种植粮食作物只够5亩地的水。为了节水,他只种了3亩小麦,其余全部种植了用水少的中药材、苜蓿等经济作物,并改大块田地为小畦灌溉。

    在水权理论的指导下,张掖不仅以节水定产业,调结构,使农业用水比例下降9.3个百分点,还狠抓各项节水高新技术的推广,鼓励发展低耗水型工业。目前,已建成以滴灌、管灌等为主的高效节水面积18.42万亩,中水回用技术也在新建宾馆等公共设施中采用。

    一个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的诞生,为拯救下游绿洲及恢复生态平衡打造了一种长效机制。

    干涸43年之久的西北大湖重获新生

    由于改变了水资源配置无序的状态,张掖连续5年完成了国家确定的黑河分水任务,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在21世纪的枯水年份,黑河水都在金秋季节到达了额济纳绿洲腹地达来库布镇,这是多少年未曾出现过的。额济纳旗委书记巴图朝鲁激动地举起双手向周围的群众大声呼喊: "20岁以下的年轻人,谁在这枯水之年的 10月见过黑河水?没有!"

    中游甘肃人民一点一滴节约下来的黑河水,给干涸多年的额济纳带来了绿色和生命,多年不见的大雁等候鸟成群结队地回到了故地;2002年7月17日,东居延海经过10年干涸后又重新进水,并在2003年形成最大水域面积35.7平方公里;2003年9月24日,黑河水终于注人满目盐碱黄沙的西居延海,干涸43年之久的西北大湖重获新生。至此,黑河下游沿东、西两河全线过流,首尾贯通。这标志着国务院确立的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实现。

    如今再来到额济纳,湖水清澈,水草开始复苏,东居延海特有的大头鱼也重新出现了,2001年围封的10万亩胡杨林已枝叶繁茂,额济纳绿洲又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温家宝总理在考察黑河治理情况时指出--"中央做出黑河调水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成果也是显著的。西部大开发要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的地位,这一点一定要贯彻到底,丝毫不能动摇。"

    (中国青年报2005年4月19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本文从"张掖节约一滴水,北京沙尘减一分"入手,文笔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黑河治理工程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把西部人民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体现了东西部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内涵。

    采编过程:2005年初,本报记者龚瑜随团前往张掖,采访节水型社会建设;杨得志在京采访了水利部、国务院办公厅及原张掖市委书记李希,并由杨得志执笔写成本文,作为当年"科学发展观"报道中"西部大开发"的主打文章编发。

    社会效果:见报当日即被网站大量转载,文摘报等也全文转载,社会反响很好;并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获得中宣部科学发展观报道一等奖。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