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采编园地 >> 精品赏析
带着感情推进助学贷款
2007年01月30日 11:14:28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董郁玉

    一个家徒四壁的贫困家庭中的学生。在1961年的豫西该如何继续他的学业呢?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贫困家庭、1961年和豫西这三者相加的结果,对于一个学生要完成学业来说几近是"不可能的任务"。此时,这个学生也正在被多种疾病折磨着,同时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波折……就在此时,田老师,这个县城中学的普通教师,向那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伸出了双手……2002年9月11日--一个教师节的次日,当中国青年报刊登出《田老师》这篇催人泪下的文章时,我曾再三通读,不忍释手。

    近日,还是在中国青年报上,我获悉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教育部主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副部长张保庆,而文章中的那个贫困学生就是他自己。中青报的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出自张保庆的一句话:"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一定要带着感情做。"此言极是,此言及时。国家助学贷款从发放程序和还贷要求来看,与一般的商业贷款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是,从改变一个人、一个贫困家庭、甚或一个贫困群体命运的角度看,国家助学贷款的全部意义,又岂是"雪中送炭"一句话所能包括得了。的确,国家助学贷款不是一般的商业贷款,不是普通的借钱还钱,更不是兴之所至的慷慨施舍,它是国家以保证放贷机构基本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所实施的帮助大学生渡过难关、完成学业的助学措施。这种助学贷款之于贫困大学生,不啻一把命运的钥匙。对这样一把钥匙的发放工作,我们不带着感情去做怎么能行?

    春节前,新京报发起组织了资助贫困大学生回家过年的活动。在相关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到,实际上,每一个贫困大学生的上学经历,都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感动之余,我们要带着这种感动去有所行动。这样说,不是要求从事助学贷款的人每天脸上挂着泪水去工作,而是设身处地、想方设法地在可能的范围内、在允许的条件下,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真诚服务,以最高的效率为他们落实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不仅要带着感情做,还要凭着社会责任心做。这是因为助学贷款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项措施。此处所谓社会责任心,正是人们根据社会正义而做出的判断和选择的行为。在此,感情是动力,而良心则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实际上我们也确实负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知道,贫困大学生中的大部分来自农民家庭。在中国经济发展已然成为世界奇迹的现在,以更多、更充裕、更优惠的资金来回馈那些依然贫困的农民子弟,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责任心的一个外在体现。因此我以为,现在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发放的范围、额度、条件以及办理的程序和手续等方面,都还可以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以使那些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子们不会因经济的原因而上不了学或中途辍学,让他们身心健康地完成学业。

    (光明日报2005年3月8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该作品为光明日报4版《光明论坛》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的内容与文章的标题一样,在论述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上饱含深情,以情动人,以情述理。该文一气呵成,干净利落;文字生动,读来朗朗上口,充满正气.在动"情"的基础上,文章又晓之以理,在更深的层次上论述国家助学贷款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由此,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相得益彰的境界。

    采编过程:看到中国青年报有关助学贷款的报道后,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结合当时的形势以及宣传报道的相关规定,迅速写出了文章。按正常发稿程序送达袁志发总编辑处后,总编辑认为文中指出的问题非常重要。为了促进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做到"帮忙"而非"添乱",总编辑指示本报教育部与负责此项工作的国家教育部取得联系,以求更加准确地把握在助学贷款问题上的舆论导向。此稿经国家教育部领导审阅后,未作任何修改,原文传回后发表。

    社会效果:该文发表后不久,张保庆副部长公开点名批评"八省市"在助学贷款问题上作为不力,一时间,国家助学贷款问题成为全社会注意的焦点。而焦点中所涉及到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等问题,正是该文所论述过了的道理。由于作者的敏锐,捕捉到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使得文章一发表,便被几家主要门户网站和文摘类报刊转载。为推进助学贷款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预热",从导向和道理上为随后到来的各个媒体的集中报道作了铺垫。

    文章发表当天,国家教育部张保庆副部长委托秘书打电话到报社,了解此文的写作过程以及作者的情况。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