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采编园地 >> 精品赏析
伊拉克举行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
2007年01月30日 11:11:28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蒋晓峰 冉维

    伊拉克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于15日在伊拉克全境举行。虽然在选举开始后不久,巴格达、拉马迪等地便发生反美武装人员袭击投票站附近地区事件,但整个选举过程未遭到大的破坏。

    选举投票自上午7时持续至下午5时,预计将有1500万名选民前往 5000多处指定地点投票。选举开始时,许多选民出于安全考虑未去投票。在看到并未发生大规模袭击事件后,选民们陆续走出家门,各投票站因此在中午时分迎来选民潮。

    巴格达天气晴好。由于过渡政府在选举期间实施交通管制,大部分街区失去了往日喧嚣,零星传出的爆炸声和枪声清晰可闻。新华社记者看到,伊拉克警察和安全部队人员在各投票站附近严阵以待,而美军则在外围进行部署。

    77岁的哈什米·贾米尔说:"我老了,走到投票站很吃力,但我坚持来投票,就是要选出我们认为合格的国家领导人。我们不想让外人为我们指定领导人,因为这些领导人让我们很失望。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高中生穆罕默德·哈什米告诉记者,他希望选出的领导人是能够为所有伊拉克人提供安全和公正的人。而在家人陪同下前来投票的78岁高龄的老人乌姆·易卜拉辛则希望选出的新政权不再充满派系纠纷。

    在年初举行的伊过渡议会选举中,逊尼派选民曾对选举进行集体抵制。但在这次选举中,逊尼派选民积极参加投票。逊尼派选民阿什拉夫告诉记者,他决定选择由穆特拉克领导的逊尼派政党"全国对话委员会",因为穆特拉克在宪法起草过程中为维护逊尼派利益做了许多工作。

    基督徒阿布·西南告诉记者,他选择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团结名单",因为"阿拉维是个强有力的领导人,而且他对基督徒很友善"。

    另据新华社通讯员发自费卢杰和拉马迪的报道,费卢杰当日投票进展平缓,一些抵抗组织呼吁选民积极参选;而拉马迪当日投票情况较为踊跃,投票站负责人称,选票主要流向逊尼派政党和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团结名单"。

    伊拉克过渡政府总统塔拉巴尼在北部城市苏莱曼尼耶参加投票后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伊拉克人民有责任选择一个更好的未来。"在戒备森严的巴格达"绿区"内参加投票的过渡政府总理贾法里说:"真正重要的是,人们通过投票,而不是炸弹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本次选举将选出伊拉克正式议会,共有包括政党、政治联盟和独立候选人在内的307个政治实体的7655名候选人角逐275个正式议会席位。

    (新华社2005年12月15日电)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伊拉克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是今年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之一。这次选举的成败关系到伊拉克日后政局的发展,举世瞩目,意义重大。

    文章新闻性突出,通过选举与爆炸这两个新闻元素,形象地展现了伊拉克政治进程不断发展、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

    文章现场感强,引语客观生动,内容翔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文章以巴格达为主,因交通管制"大部分街区失去了往日喧嚣"同"零星传出的爆炸声和枪声清晰可闻",一静一动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大选顺利举行但安全问题依然突出的现状。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伊各界人士,从古稀老者到高中生、从总统塔拉巴尼到各教派选民,同时通过"我老了,……但我坚持来投票……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真正重要的是,人们通过投票,而不是炸弹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精彩引语,生动地反映了伊拉克人民踊跃参加选举,渴望国家安定、 自己当家做主的强烈愿望,深化了主题。此外,新华社充分利用在费卢杰、拉马迪等城市的当地报道员,及时报道了当地选举情况,使稿件更加全面,更富有全局性。

    采编过程:新华社是唯一一家在伊拉克有常驻记者并对这次大选进行现场报道的国内新闻媒体。同时,伊战后绑架事件层出不穷,反美武装将投票站作为攻击目标,对记者正常采访构成了生命威胁。对这一重大事件的报道,新华社事先进行了周密的报道策划。巴格达分社记者不顾个人安危,按"我在现场"的要求,深入高风险的投票地点,以有别于西方媒体的中国媒体的视角进行独立观察并报道选举过程,第一时间从伊境内多个投票现场发回了生动的现场报道。同时编辑部同前方记者密切联系,本着通讯社高度的服务意识,争抢时效,抢发快讯并进行滚动报道,在最短的时间内精编前方来稿,显示了新华社对战役性事件报道的整体实力。

    社会效果:伊拉克议会选举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稿件客观准确及时地叙述了整个选举的经过,落地效果十分好,仅国内媒体就有229家采用,并得到多家媒体好评。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