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采编园地 >> 精品赏析
在心里写了10年的家信
2007年01月30日 11:07:27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蒲若梅 刁新建 赵建明

    12月2日午后,温煦的阳光照遍抚顺市莫地沟棚户区改造后新建的楼群。忙活了两天的居民谢素芹和丈夫胡本印刚把新家拾掇出模样,就迫不及待地给山东娘家去了信儿。

    "大哥:我家搬进了新楼,还铺了地板。屋里挺暖和,也亮堂,你和家里人快来看看吧……"

    这封家信在34岁的谢素芹心里整整写了10年。这是她结婚10年第一次邀娘家人来串门儿!

    莫地沟是辽宁省最典型的棚户区。这里居民不少是低保户,住的多是老房危房,屋顶漏水、墙体开裂。在社区干部的记忆里,过去的10年没有一个姑娘嫁进莫地沟。以前谢素芹一直不让娘家人来,是因为她在莫地沟的居住条件还不如农村老家。

    10年前,谢素芹在山东菏泽老家遇到来走亲戚的胡本印,相中了他人老实,也想摆脱家乡的穷困,就跟他走进了胡家。公爹胡树彬是抚顺西露天矿退休工人,从1955年建矿开始就住在莫地沟一个45平方米的低矮工棚里。已经住了40年的屋子划出一间给他们小两口做了新房,房顶早就塌了个角,山墙裂了个大缝,常年用木桩支撑着。到谢素芹的女儿都8岁了,一家三代还挤在窄仄的工棚里。

    谢素芹的娘家哥哥非常自豪妹妹嫁到了大城市,几次要过来串门儿。要强的谢素芹看着挤巴、憋屈的棚子总是阻止。婚后10年,没有娘家人来看过她。

    谢素芹居住的城市年年都发生巨大变化,她和邻居们年年都盼着这变化能早日惠及莫地沟。谢素芹不知道,在全辽宁省,像她和邻居们这样的,还有27万户、84万多口人,住在几十年前遗留下来的棚户区里,他们的困难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

    和谢素芹命运休戚相关的莫地沟注定要被写进辽宁棚改历史。2004年 12月26日,刚到任12天的省委书记李克强来到莫地沟,他含着眼泪对"老棚户"们说:"政府一定让你们早日住上新房子!"

    4天后召开的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2至3年内完成全省806万平方米集中连片的棚户区改造任务。2005年,省里筹集30亿元资金下拨各市。到12月初,莫地沟有800户棚户区居民和谢素芹一样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在全省还有6万户棚户区居民元旦前也将乔迁新居。更让棚户区居民高兴的是,政府不光管他们安居,还操心他们就业。谢素芹的邻居们就有十几人在政府帮助下实现了再就业。

    打心眼儿里感谢党的谢素芹可能并不知道政府为棚户区改造克服了多少难处,不过她很高兴自家只花5000多元钱就住上55平方米的两居室。她说:"一定要让娘家人来看看这亮堂堂暖洋洋的新楼房!"

    (辽宁日报2005年12月8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见微知著,以新颖的微观角度反映重大的宏观主题。消息从寻常百姓家的采访现场切入,提出谢素芹结婚10年后第一次邀请娘家人来串门这一悬念,抓出读者感兴趣的新闻,牵出棚户区改造工程。

    背景运用见功力。记者抓出与众不同的新闻事实后,巧妙地处理新闻背景,使新闻事实的价值凸现出来。这篇报道的难度在于双重背景的处理如何相得益彰:一层是微观背景,即谢素芹的个人背景情况;另一层是宏观背景,即辽宁开展的宏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这才是新闻的主旨所在。记者以过硬的文学功底将双重背景处理得水乳交融,将谢的个人命运置于时代背景中,突出了主题。

    生动的标题就是消息主线。这篇消息以鲜明的报道线索为标题,以生动活泼的文字进行处理,做到了文采与平实相结合,雅俗共赏。

    采编过程:棚户区改造工程是辽宁省2005年一号工程,各级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轰炸报道,新闻素材已经基本被挖掘殆尽,这时记者接到任务,采写深化棚户区改造工程主题的报道,可以说是一道难题。

    抚顺是全省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重点,莫地沟又是抚顺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焦点,在全省万众瞩目。在被无数记者踩平的莫地沟,记者要再采写出好新闻,不啻沙里淘金。但是记者没有放弃,而是在一个月内三下莫地沟,走访近百个棚改动迁户,最后终于在与一户正在上新楼的回迁户攀谈中从女主人一句无心的话中抓住一条"活鱼",在体现出敏锐的新闻意识的同时,也证明了好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

    社会效果:辽宁日报这条特色鲜明的报道一见报,读者纷纷致电报社说,通过这篇报道真正看出了棚改是造福百姓的德政工程。同时引来省内外同行广泛赞誉,认为是棚改报道中难得的佳作,可谓党报新闻的楷模。

    稿件被新华网、新浪网、东北新闻网等国内20多家网站转载。

    消息中的女主角成为新闻明星,许多媒体按图索骥采访她,扩大了棚改宣传的效果。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