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采编园地 >> 精品赏析
2004黄河调水调沙直播
2007年01月28日 15:57:18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央电视台

    《2004黄河调水调沙》新闻现场直播内容简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李白上千年前描述的黄河盛景,于2004年6月19日再次呈现。这一人工调控的天上之水,气势磅礴,宏伟壮观--这就是第三次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中央电视台联合河南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对这一壮举进行了现场直播跟踪报道,让国人亲眼目睹这一奇观。

    翻江倒海卷巨澜 黄河之水手中来

    "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是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这场世界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工原型试验旨在通过调控水库泄水,把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尽量多地送入大海,冲刷河床,减缓泥沙的淤积,让地上悬河不再抬高。

    2004年6月19日上午9点,小浪底水利枢纽多个闸门依次开启,几股巨流从排沙洞中喷涌而出,昂首冲向天空。喷涌而出的激流翻滚、咆哮、撞击、交织着,在空中聚成一座水山,随即又倒塌在近百米外的消力池中,化作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下游的千里悬河奔腾而去。

    在下游1000多公里的黄河上,近百艘扰沙船一起扰动河道,搅起河底滚滚黄沙,随着洪流奔腾向海。

    这是人类治黄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试验。黄河防总借助黄河干流水库防洪预泄"洪水",通过对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三座水库的联合调度,利用"人造洪峰"冲刷下游河道,达到冲沙入海的目的。在人类治黄史上,此次试验的时空跨度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具有空前的挑战性。人工扰沙、人工塑造异重流手段的运用都是世界水利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所得到的试验数据,将为今后黄河泥沙治理提供珍贵的资料。

    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从6月19日起,到7月13日结束,历时25天。除了在调水调沙启动当天进行了一场大直播外,我们还随着"人造洪峰"的演进,在新闻栏目内做了六场小型直播。让观众看到了从小浪底放水到"人造洪峰"入海的全过程。在最重要的水文站、在最狭窄的卡口、在入海口,观众跟随我们的镜头,目送调水调沙试验形成的"人造洪峰"携带着6000多万吨泥沙安然入海。

    这场直播调动了多方力量和资源,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从空中和地下充分展示了恢宏、壮观的现场

    经过调研,我们在1000多公里的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段上设置了三个直播点,分别在河南郑州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小浪底放水冲沙的现场和山东梁山人工扰沙现场。黄河水利委员会是这次调水调沙的中枢,一切号令从这里发出,一切过程也通过监控系统在这里掌握,小浪底放水冲沙的现场和山东梁山人工扰沙现场则是调水调沙最关键、最有特色的地点。

    因为三地相距甚远,而且直播所需设备较多,我们联合了河南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抽调了直播车、卫星车等设备和部分编导、技术人员,共同投入直播,16个地面机位和一个空中机位,从地面、空中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调水调沙启动的壮观场面。同时,设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内的郑州指挥中心直播点和山东梁山的人工扰动泥沙直播点与小浪底形成了联动,全面、立体地向观众展示了黄河调水调沙的过程。

    "给黄河母亲治病"这样的表述方式,让一个十岁的孩子都能看懂这场很专业的黄河试验。直播中辅以种种历史的、科普的资料,增加了直播的厚重感和深度

    黄河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直播中一直以"给母亲治病"这样形象的比拟贯穿始终,使黄河调水调沙这个相对专业的话题,在节目中形象贴近、通俗易懂。

    除了话题设计贴近百姓、表达方式上深入浅出外,我们还请来黄河治沙的专家做嘉宾,并利用互动方式,嘉宾和主持人一边聊天,一边解答观众在直播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同时,一些技术问题通过道具、动画、特技等手段的展示,也大大引发了观众的收视兴趣。

    在充分展示调水调沙精彩过程的同时,我们为直播节目制作了系列相关背景片,包括黄河的泥沙淤积情况、前两次调水调沙的情况和效果以及黄河千年水患带来的灾难等,图解、动画、历史资料片和电影片断的运用,增加了直播的深度和厚重感。

    八年准备 厚积薄发 精心策划 成功实施

    《2004黄河调水调沙》直播节目选题的发现和确定得益于对黄河的长期关注。从1997年开始,我们相继对黄河断流情况、黄河水危机和黄河第一次、第二次调水调沙等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在长期的报道中,我们了解到,黄河的泥沙淤积是导致黄河系列生态问题的根源,也是治黄的难题,而实施调水调沙试验是治理黄河泥沙的有效探索。而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与前两次相比,科技含量更高、战线更长、更具新闻性,因为它首次采用了人工塑造异重流、下流河段人工扰沙等手段,这些在世界上都是从未尝试过的全新探索,能否成功成为直播中最大的悬念和看点。

    在确定选题之后,我们先后数次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有关专家进行座谈,充分了解调水调沙的原理、过程和有关可以预测的细节,并沿黄河实施调水调沙的河段驱车几千公里进行实地考察,确定直播报道点。

    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电视特点和观众的收视习惯进行了节目策划,并对节目中涉及的相关道具、动画、背景片等与有关部门反复沟通,精心制作。

    传递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影响深远

    此次直播节目和直播报道得到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过程中,有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千名观众发来短信参与节目,对调水调沙表示出浓厚兴趣。

    此次直播再一次掀起了海内外关注黄河、支持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黄河热。传递着让黄河拥有健康生命的新理念。

    此次直播报道形象地展示了黄河治理的难度和紧迫性,以及地上悬河的巨大危害,让观众不仅看到气势磅礴的调水调沙现场,也了解到调水调沙的知识,感受着治黄人的艰辛,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人们保护母亲河--黄河的意识。而这也是我们完成此次直播的最大的心愿。

    (中央电视台2004年6月19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作品题材重大,抓住了治黄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黄河水患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是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本次调水调沙试验通过人工塑造异重流,把下游河道淤积的泥沙冲入大海,是世界水利史上一次全新的探索。中央电视台联合河南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跟踪报道,全景展现了此次壮举。

    直播场面宏大,角度新颖,话题设计贴近百姓,报道手段多样,在科学原理的阐释中语言生动形象、画面气势磅礴,通过动画特技和各种道具的运用,使专业性很强的试验形象生动。除了在北京设有总演播室外,还分别在河南郑州、小浪底和山东梁山1000多公里的试验段上设置了三个直播点,动用了直升机、直播车、卫星车等设备,通过16个地面机位和一个空中机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调水调沙的壮观场面。郑州指挥中心、山东黄河下游人工扰动泥沙等两个直播点与小浪底直播形成联动,全面、立体地向观众展示了黄河调水调沙的过程。同时,相关资料的运用,增强了节目的历史纵深感。

    采编过程:记者对黄河调水调沙一直保持高度关注,选题确定后多次到黄河下游沿线踩点,驱车几千公里,最后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野外直播点。

    调水调沙的"人造洪峰"从小浪底放出到入海历时近半个月,本次直播除在调水调沙启动的当天进行了一场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节目以外,我们还选择人造洪峰演进的几个关键节点在新闻频道栏目内进行了多场小型直播报道,时间长达13天。全程跟踪报道了从小浪底放水到"人造洪峰"入海的全过程。

    社会效果:此次直播形象地展示了黄河治理的难度和紧迫性,以及地上悬河的巨大危害,让观众不仅看到气势磅礴的调水调沙现场,也了解到调水调沙的知识,感受着黄河人的艰辛,潜移默化中增强着人们保护母亲河--黄河的意识。

    直播节目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过程中,有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千名观众发来短信参与到节目中。由于跟踪及时,报道充分,报道手段灵活多样,使黄河调水调沙这样一个相对专业的话题得到了普通百姓的关注。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