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记协评奖 >> 长江韬奋奖 >> 历届获奖者
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
2007年01月11日 13:19:41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徐福铎(宝音)

    生在科尔沁大草原,长在大草原,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大草原,一直在新闻园地辛勤耕耘。他满怀赤诚、火热的记者之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踏雪原,穿草地,越沙海,走蒙古包,访牧铺,采编了近千万字的稿件。他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感人的作品,先后向全区和全国推出了二十多个重大典型,如描写日本战争遗孤乌云"我爱生我的日本,更爱养育我的中国"的报道《她的中国心》、全军学雷锋十大标兵《勒勒车上的大兵》和《揭开千古之谜》等作品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面对改革大潮,徐福铎勇敢地站到潮头,满腔热情地为改革鼓与呼。他写别人的辉煌,同时也造就了自己高尚的品格。他说:"我离不开草原,离不开马背民族,我的生命属于草原!"他用自己的青春和年华,谱写了一曲少数民族记者之歌,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当地盟委的表彰,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端木来娣

    1976年大学毕业到新华社工作,从事过农村、文教和政治领域的报道,多次参加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和党代会的报道,对台港澳报道尤为熟悉,并取得显著成绩。她采写的批评港督彭定康的《克里斯.帕滕的图谋和出路》,受到国务院港澳办等领导甚高评价。她采写的《汪辜会谈拉开帷幕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内容扎实,报道准确,分寸把握恰当,充分反映了她对两岸情况熟悉的程度和把握中央方针政策的水平。记者还通过调研撰写了一批反映两岸关系发展、台湾政局变化、国民党内部斗争的稿件,其中有新闻分析、综述、述评等多种体裁的稿件。好抨击李登辉"台独"倾向的报道,得到了国务院台办和中宣部的充分肯定,认为"打击了李登辉的气焰。"

    从1987年以来,端木来娣就主持港台编辑室工作,对组织日常报道和战役性报道、培养年轻记者以及室内业务行政管理等花了不少心血,付出了不少精力。在她的带领下,港台编辑室在人少任务重、突击任务多、新手多的情况下,全室人员团结一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报道任务,从未出过重大错误。

江永红

    1968年参军,同年入党,从炊事员逐级当至教导员。1979年1月调解放军报任记者,1988年被破格评任为主任记者,获奖时是当时全军最年轻的高级记者。他当记者时,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是中国记协表彰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五.一"期间,他作为军队3名专家代表之一,被邀请参加江泽民总书记召集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座谈会。他还是中国作协会员,由中国作协推荐,入选《中国文艺家传略》和《中国当代青年名人大辞典》。

    江永红是解放军报见报最多、写头条要闻最多、获军内外作品奖最多的记者,是军报和平时期上前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5次8个月)的记者,年平均外出采访200天左右。他有较高的军事造诣,被誉为"训练报道专家",他站在改革潮头,在用新闻武器推动改革上做出了贡献。他在新闻写作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对军事新闻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他写的《蓝军司令》和《灭鼠大王传》,分别被复旦大学中文系、山东师大中文系作为写作课阅读材料,前者被编入《优秀报告文学作品评点》,后者被编入《通讯写作导读》。

张建星

    张建星同志获奖时只有36岁,但他在天津读者中已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自1986年起,连续三次获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连续八次获天津好新闻奖。被天津市政府记功一次,被公安部记三等功,还被授予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他参加援藏43项工程建设报道,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援藏证书。他在报纸、电台和杂志上开设的个人专栏《今早相会》、《都市随想》、《名人专栏·报人杂语》、《市场聊斋》等,深受读者喜爱。

    张建星作风扎实过硬,工作勤奋刻苦,为人直率真诚。他的报道,富有思想性和预见性。他严于律己,为人清廉,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他分管的财贸部、农村部从未出过任何问题和失误,也从未搞过有偿新闻。

    张建星不但自己写出了许多优秀新闻作品,而且在指挥采访、组织报道,特别是重大连续性报道方面显示了很强的才华。他努力追求一种能够与电视时代竞争的新闻形式,在图片运用、图表配置、标题制作、漫画配合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北方市场导报》的成功显示了张建星同志新闻写作、指挥采访、编排报纸的综合能力。

邬志豪

    邬志豪同志是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从1985年开始,他拍摄的电视新闻在全国获奖,总数达到33条(次),其中包括"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条、"全国优秀电视新闻"特等奖1条,一等奖6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上海市百名'三学'状元"、"上海市十佳记者"、"上海市建设功臣"。

    邬志豪既是一位勤奋的、有名的高产记者,又是一位全能记者,既会写又会拍,还会编。他打破电视新闻忌用"特技"的框框,将1992年、1993年两年的航拍镜头,运用"特技"手段组合在一幅画面中,使观众对上海加快城市建设面貌所取得的成绩一目了然,这条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日中播放后,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邬志豪同志是大伙公认的"有心"记者,细心的观众常常会发现邬志豪拍摄的新闻节目,经常穿插一些资料镜头丰富画面,以便于观众了解新闻背景,从而增加新闻报道的厚度和力度。他有理想有追求,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对电视新闻有着执着的追求,他的众多获奖作品在新闻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张建伟 

    《中国青年报》专职记者张建伟,1975年参加新闻工作,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 1982年毕业后调入中国青年报,历任编辑,驻天津记者站站长,报社机动记者部主任,1987年报社首批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即被评聘为主任记者。他总结借鉴前辈新闻工作者的采写经验,归纳了《写什么和怎样写20条》。在连续四年的"两会"报道中,他把会议新闻和新闻背景溶为一体,极大地强化了现场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当许多记者借鉴张建伟的"会议深度报道"展开两会报道时,张建伟又以"信息板块"的形式,运用现场新闻、背景新闻、分析评述等报道武器,使报道呈现"集束强度",再次受到瞩目。他开设的《"两会"走笔》专栏, 再次开创了《中国青年报》"两会"报道的新局面。

    张建伟的报道既平实又敏锐,有时代气息,有思想的深度和力度,从不回避时代产生的重大问题。深刻的理论造诣,主动的报道方式,一丝不苟、深入一线的采访作风,正是张建伟作为职业记者的宝贵素质。

阿不力孜·阿不都热依木

    阿不力孜·阿不都热依木,男、维吾尔族。 他1977年从事记者工作,17年来,他多次深入和田、喀什、克孜勒苏、阿克苏、巴音郭楞、吐鲁番、伊犁、阀·勒秦等14个地州市采访,足迹遍布天山南北的69个县(团场),累计在基层采访56个月,平均每年深入农村、牧区3个多月。他采写了的500多篇新闻稿件、特写、专访,在中央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成为新疆对外发稿最多的民族记者。靠着对新闻事业的执著和追求,他养成了抓新闻、抢新闻的职业习惯和创新思维意识。他常说:"焦裕禄的名言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范敬宜的名言是吃自己嚼过的馍同样没味道。创新是记者的生命线,走自己的路是记者生命的火花。不创新、不走自己的路,就意味着记者生命的终结。"他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维吾尔语言广播宣传中,较早地运用了现场报道形式,采制现场录音报道。他培养了100多名骨干通讯员,为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做过指导教师。

刘振英

    刘振英,男,1945年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1964年参军入伍,1966年奉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工作。1982年任时政组组长,1985年被聘任为主任记者,1990年任时政部副主任。刘振英从党的"九大"到"十四大"持续采访过六次党的代表大会,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政治活动的报道,成为共和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和记录者。1976年他成功地采写了有一百万人参加的粉碎 "四人帮"天安门广场庆祝集会现场广播稿。1978年,准确及时地抢发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新闻。刘振英先后采访了一百多个国家的元首、副元首,政府首脑、副首脑、议长、副议长和外国政党及军界的重要人物的访华活动,在尼克松首次访华,中日恢复邦交、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字仪式等外事报道中,刘振英就两国政府的签字仪式进行现场直播,为某些重大外事题材的报道,打开了一条新途径。

魏斌

    1972年,16岁的魏斌被招入湖北省房县广播站,作为县广播站记者和上级新闻单位通讯员,在神农架的崇山峻岭中采访和编辑新闻。1977年恢复高考,魏斌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3年底调入中央电视台专题部,从事纪录片创作。他参加或主持创作的《四大佛教名山》、《基诺的黎明》、《我的心,在高原》、《中国瑶族》、《望长城》、《大三峡》、《姊妹溪》等7部纪录片,全部获得国家级奖励和国际奖。在云南基诺山上,食用野菜野果充饥而中毒;在长城西部嘉峪关用热气球拍摄时,被急速升起的热气球系留绳拦腰带上空中,险些摔死;在巴丹吉林沙漠,由于高烧和咳嗽,从受惊的骆驼背上摔下,掉在土堆上,险些闭气;在额济纳旗沙漠中寻找汉代遗址时,深入沙漠腹地迷路,几小时后才被找回;在川藏线上二郎山"鬼见愁",与因塌方而摔下深渊、尸骨无还的失事车仅一车之隔。魏斌的纪录片作品,解说词都由他自己撰写,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而他在作案头准备时又总是按照做论文的要求来做。总之,是时代与职业的责任、良心与毅力在驱使着他不停地采访、不停地行走、不停地历险、不停地创造。

詹国枢

    詹国枢,1949年出生,曾下乡当知青,后调四川省会东县文化馆及县委宣传部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年初分配到经济日报社,历任记者,版面主编,国内部负责人,国内部主任兼研究所副所长,编委兼工交部主任。199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时,是报社最年轻的高级记者。詹国枢思维敏捷,善抓热点,敢碰难点。1991年2月23日,詹国枢写的述评《逼向大海》,这是新闻媒体较早提出让企业走向市场的文章,思路鲜明、新颖,中央党校随即将此文收进教材,供学员参考,文章被多家报刊转载。他善动脑子,喜出点子,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深度报道及系列报道,为办好经济日报"拳头产品"尽心尽力,撰写了一批有思想性和超前性的文章。他勤于学习,肯于钻研,对新闻理论及新闻采编实践有一定见解。他曾以《第二种翻译》为题,在经济日报业务演讲会上演讲并获一等奖,并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等刊物上发表了《经济记者的角色意识》、《怎样把新闻写活》、《让人读得轻松些》等论文。这些论文因视角独特、有新颖见解而被一些省市新闻刊物转载。

于宁

    于宁同志从1970年起从事新闻工作,1981年从中国社科院新闻系毕业后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从一位普通评论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他坚持执笔撰写重要言论,1982年-1993年为人民日报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共计255篇(其他言论和文章未计算在内),平均每年21篇,为人民日报之最。于宁同志具有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理论概括与分析能力。从1985年起,于宁同志连续10年参加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新闻报道,撰写开幕、闭幕社论,并撰写多篇专访、通讯、侧记。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多数社论,出自于宁之手。这类社论要求高、难度大,他总是反复修改,写出新意。另外,他还为若干重大历史纪念日撰写社论,如纪念遵义会议50周年、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0周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纪念列宁诞辰120周年、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的社论等,展现了于宁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相当的历史社会知识。他不但自己担负了大量的写作任务,还为其他同志的文章做了大量修改、把关工作。他善于创新和注重发现培养评论人才。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兼职副教授,讲授新闻评论课程并指导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为培养新闻人才尽心尽力。


 
(责任编辑: 高海英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