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记协评奖 >> 长江韬奋奖 >> 历届获奖者
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
2007年01月11日 12:58:53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名单(9名)

(2002年8月 贵州)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民 族

工 作 单 位

职  务

益西加措

38 西藏日报记者部 副主任
米博华   男 49 人民日报评论部 主任
徐滔   女 34 北京电视台 记者
慎海雄   男 35 新华社浙江分社 采编主任
马国力   男 49 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 主任
庹震   男 43 经济日报 副总编辑
陈小钢   男 34 黑龙江电视台 记者
王瑶   女 32 中国新闻社摄影部 副主任
张以庆   男 48 湖北电视台 记者

益西加措

    益西加措从事记者工作以来,采写了大量新闻稿件,其中30多篇作品在全国和全区获奖,40多篇文章收入《民族报刊研究文集》、《同在高原》等书中。

    1990年的藏历年,他冒雪前往号称"马背政府"的革吉县牧区采访,行驶途中吉普车突然出了故障,被暴风雪围困了四天四夜。不久,他采写的《羌塘深处的"马背政府"》、《革喜的变迁》、《牧民打官司赢了县公安局》等富有"酥油糌粑味"的独家新闻陆续见报。因此,有人称他为"世界屋脊上的雄鹰"。

    他曾几次采访过孔繁森,并与孔繁森一同深入阿里农牧区采访,后来在宣传报道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先进事迹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光明日报于1995年1月4日在头版刊出了他采写的《援藏干部孔繁森殉职》,在当时中央大报中较早报道了孔繁森殉职的消息。他发表在《西藏日报》上的《孩子们的好伯伯》一文,第一次向外界传递了阿里地区噶尔县小学要求在会议室里悬挂孔书记遗像的信息。

    近年,他还多次深入藏北和阿里遭受严重雪灾的地方,长时间深入采访,采写了《撼天支地的壮举》等有广泛影响的报道。他曾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徐滔

    徐滔在作为政法记者,曾经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一次次随警作战。

    2001年5月12日凌晨,一歹徒手持炸弹和尖刀,在北京西站候车室劫持了一名女售货员并提出只想和记者对话。徐滔从容不迫地与歹徒周旋了9个多小时,不但稳定了歹徒的情绪,还用小型摄像机近距离拍下了歹徒手持爆炸物的型号,为警方制定应急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之后,徐滔不仅制作出了精彩的独家报道,还因自己的冷静和机智,受到了现场指挥的公安部领导和北京市委领导的表扬,并赢得了一线民警的敬意,同行们称她为 "战地记者"。

    徐滔是最早将特技手法运用在新闻节目中的人。她1995年制作的新闻长消息--《跨世纪之路》中,首次用特技手法来体现北京经济建设的成就,后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以头条播出,这也是北京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第一个头条。这种在当时充满争议的多种画面语言的风格,为后来的同行犁开了一条创作的坦途,在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得到了运用。

米博华

    米博华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撰写人民日报社论近百篇,评论员文章160余篇,发表了300多万字的各类言论作品和约50余万字的业务论文,有近百篇作品获人民日报和省部级、国家级新闻奖。他是新闻界特别是新闻评论界里有一定影响的优秀评论人才。他参与撰写的"任仲平"文章《努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获"五个一工程"奖。他担任评论部负责人,为评论部主办的"今日谈"特别是"人民论坛"蝉联中国新闻名专栏作出了重要贡献。米博华把党报评论员的坚强党性和强烈社会责任感融入到新闻工作的实践中去,好学深思,甘于寂寞,以苦为乐,勤于创作。他曾是一个有才华的记者,写过不少通讯报道,尤其擅长人物通讯,但党把他安排在评论工作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几年,任劳任怨。他说:"个人的成就名利,比起人民日报评论的巨大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米博华敬业爱岗,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曾荣立"国庆50周年宣传报道一等功",被评为"抗洪宣传先进个人",还多次被评为报社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慎海雄

    慎海雄在新华社浙江分社长期从事农村报道,时刻不忘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下基层采访。20世纪90年代初,在乡镇企业转制的风潮中,缙云县一家年产值上千万元的缝纫机厂被无偿转让给了个人,引起18个村农民的上访。他为此采访并发表了多篇内参和公开报道,引起中央和浙江省领导的重视。不久,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及时出台了规范乡镇企业转制的文件。浙江富阳市委书记周宝法丧失信仰,靠算命先生"指导"工作,在当地造成了恶劣影响。慎海雄三次前往调查,采写内参揭露,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视,要求全党同志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

    1995年,浙江一家血液制品公司为牟取暴利,将带有丙肝病毒的血制品在市场出售。他得知信息后,采写内参披露了这一事件。在提供线索的浙江省药检所所长突遇车祸死亡、他本人也在同一周内遭遇车祸的不利情况下,慎海雄没有畏惧,将受到犯罪分子威胁的两岁女儿安顿到农村老家后继续追踪调查,又连发了两篇内参。朱镕基同志先后两次作出严厉批示,犯罪团伙终于被彻底摧毁,从而避免了更大的灾难。根据这一事件的教训,国家于1996年底出台了《血制品管理条例》。

庹震

    经济学专业出身的庹震做新闻不怕从零起步、从头学起。1983年春,庹震到河北保定一家企业采访,闲聊中偶然听闻保定市一轻局某领导干部在新盖的宿舍楼中独占新房四套,而本单位一位老工程师三代人挤在郊区两间破草屋里。他经过进一步核实,采写了《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结论竟是"分配基本合理"》的批评报道,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最后,这位副局长退出了多占的房子,老工程师告别破草屋搬进了新居。

    1996年至2002年,经济日报专门开设了《庹震社会观察》专栏,分析和评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经济现象。7年间,他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了数十篇署名评论文章,如《饭店该不该只卖洋啤酒》、《医院能否周六和周日正常上班》、《火车上的饭该怎么吃》、《无食宿会议怎么开》、《机关人员工作日中午该不该禁酒》、《给"奶浴"泼冷水》、《名人广告:应该有个"分寸"》、《"本地车"缘何要上"外地牌"》、《城市小公共:"撤"还是"留"》、《"一并鼓掌"和"限时发言"》等,得到广大读者关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马国力

    马国力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电视体育报道工作,为中央电视台体育报道从小到大、确立全国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1989年首创《体育新闻》栏目;1990年亚运会首次建立演播室直播"包装"节目的模式并沿用至今;1991年创立中国第一个常规性体育栏目《体育大世界》; 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上主持直播中央电视台第一个直播谈话节目《奥运沙龙》,开记者担任主持人的先河;1994年领导策划了广岛亚运会的报道,将全部制作中心首次设在海外,使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报道进一步走向世界,2000年悉尼奥运会创造出现代化的报道模式,将奥运比赛公共信号与体现独家形象的单边信号进行了紧密结合; 2002年世界杯上创立中央电视台独特的报道方式,开中国电视历史先河。

    马国力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节目制作方法,不停思索中国体育电视的发展方向,使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成为亚洲最成功的体育频道,也使得他本人成为这个领域中的专家。

    2000年3月,英国《日报》评选"20世纪对世界体育影响最大的50人",马国力名列其中,这是中国的惟一入选者,在亚洲地区也仅有两人入选。

陈小钢

    2000年3月,陈小钢作为黑龙江电视台直播阎庚华只身樊登珠穆朗玛峰壮举报道组的成员,第一批奔赴西藏。背着十几公斤的设备,经过15天的艰苦攀登,于当年5月18日晚上到达了珠峰7600米营地。5月19日,陈小钢为了及时直播,乘别的登山者还在休息时,独自走上了向上攀登的道路。他克服强烈的高山反应,除了转播设备外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终于到达了海拔8150米的转播点。面对镜头,陈小钢已经无力修饰语言:"观众朋友实在对不起,本打算在12点进行直播,但我的体力实在太差了,刚刚赶到这里……"

    《攀登珠峰》报道在黑龙江和西藏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在全国新闻界激起强烈反响,中国记协给黑龙江电视台来电视贺,《攀登珠峰》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王瑶

    王瑶作为中国第一个采访奥运会的女摄影记者, 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20天里,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为了拍到一张以国旗为前景、中国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升旗仪式的全景画面,她不顾一切地爬上一个10多米高的灯架进行拍摄;因记者席设置不合理,常常跪在地上一拍就是六七个小时,膝盖磨破也全然不顾。

    1997年 4月,王瑶在拍摄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并与江泽民主席共同签署《中法联合声明》的时候不慎摔倒,而她心里只有保护好相机这一个念头,结果她双手各抓一台相机高举过头顶,身体在毫无防护之下结结实实地砸向水泥地面,鼻子右侧被撕开一条长长的口子,白衬衫和牛仔裤上都沾满了血迹。这时,王瑶稍微镇静一下,发现相机完好无损后便挺身爬起来继续往前冲,

    她说:"我最大的心愿是用相机去记录人类历史的变迁,反映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我从小得奖,但得奖并不是我人生最骄傲的事情,我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是通过我的作品让中国了解世界,更让世界了解中国。"

张以庆

    从工人到高级记者,张以庆用十几项国际、国内大奖和湖北省劳模的荣誉,实现了自己人生目标的跨越。理念标新、艺术精湛、敬业务实、吃苦耐劳、甘守寂寞,这是人们对张以庆的评价。从《红地毯上的日记》到陆续推出的《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张以庆以清新的个性作品带给人们一个个震撼,也使他自己成为目前纪录片业公认的风云人物。

    为了使静物苹果拍得有立体感,张以庆曾和摄像师半夜折腾3个多小时;为了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音乐,他可以听几百首乐曲;一部《舟舟的世界》片长仅50分钟,他足足拍了2100分钟的素材;纪录片《英和白》所有字幕才1000多字,而张以庆所做的文字记录竟有10万多字。

    和张以庆一起从事过节目制作的许多人都已走上领导岗位,而张以庆始终没有动摇过创作精品的初衷。有人提出出资组建张以庆工作室,利用他的影响干电视以外的业务,他断然拒绝,坚守着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本分。

    面对荣誉,张以庆一脸的恬淡:"一个片子做完了,就再也不是自己的了。它们已变成一种社会存在。一个人做了许多好东西,大家都在用并且说好的时候,他也不可能到处跟人说,那是我做的。他还会继续干他该干的活。我要对得起大家,不让他们失望。"

 
(责任编辑: 高海英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