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记协评奖 >> 长江韬奋奖 >> 历届获奖者
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
2007年01月11日 12:49:57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名单(10名)
(2000年 新疆)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民 族

职 务

职 称

工 作 单 位

于芳   女 47 播音员 主任播音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印永清   男 35 经济频道 主任记者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叶研   男 48 副主任 主任记者 中国青年报采访中心
米玛   男 36 组长 记者 西藏电视台新闻编辑组
吕岩松   男 33 记者 主任编辑 人民日报
李兵   男 40 主持人 主任播音员 湖南电视台
李支援   男 38 主任编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吴锦才   男 37 副主任 高级记者 新华社国内部
高艾苏   男 45 机动组长 高级记者 解放军报
海热提·阿布都拉   男 44 主任 高级记者 新疆日报维文采通部

于芳

    于芳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播之一,自1987年以来,参与了一系列弘扬主旋律的重大报道及深度报道。1993年3月12日《全国新闻联播》节目赶发王震同志逝世讣告,开播前两分钟才接到新华社电传,在一遍未看的情况下,一千七百多字准确播出;国庆五十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时两个多小时的现场直播,两万五千多字一气呵成,声情并茂的解说配合丰富的实况音响,发挥了广播载体鲜明的个性色彩,该直播节目分获中央电台1999年度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于芳本人也受到"首都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委员会"嘉奖。1999年澳门回归,于芳在20个小时里参与了四场直播:中葡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特区成立暨政府宣誓就职仪式、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庆祝大会、澳门特区政府成立招待酒会,连续作战,沉着冷静,灵活机敏,保证了安全播出。此外,她还参加过国庆40周年天安门广场联欢晚会、天安门城楼上的实况直播,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及大型文艺演出的现场直播。

    于芳同志1993年被评为广电部优秀党员,1994年被评为中直机关优秀党员,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印永清

    印永清多年来一直在新闻采编一线兢兢业业、不知疲倦地工作,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1993年,印永清在被确诊患上了恶性肿瘤之后,仍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瞒着家人自行去医院治疗。经过几次化疗病情基本稳定后,立刻要求出院继续工作。他创办的《午间访谈》栏目,制作了许多有强烈社会反响的深度报道。在天津电台《跨越千年》特别报道中,印永清连续30天忙碌在第一线,4岁的儿子高烧不退也不能按时回家照看。此外,他和同事还跟内蒙古的一位小学生结成了"1+1"的希望工程对子。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以致于许多人至今仍不知他身患重病。

    其作品《49%大于51%的启示》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新闻奖一等奖、天津市好新闻一等奖;专稿《永远的英雄》获中国广播新闻奖二等奖;《市场不相信眼泪》获中国广播新闻奖三等奖。他参与策划、组织、采访的 "跨越千年"特别节目获天津广播新闻特别奖,并被制成CD光盘永久保留。他分管的《天津早晨》等节目连续被评为天津广播电视名牌节目。

    1997年,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业成才"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1999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2000年获得"天津杰出青年奖"。

叶研

    叶研1971年参加新闻工作,现任中国青年报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他被人称为"三极记者",去过北极、南极和珠峰地区。他是中国最先报道科考队到达北极点的记者,他还是中国新闻界第一个报道科考队在南极越冬的记者,发在《冰点》等处的4万字报道,视角独特,让人记忆犹新。他1985、1986年两次赶赴老山前线,多次通过炮火封锁区和"生死线",进入前沿阵地乃至作战现场采访。他赴汤蹈火,采访过大兴安岭火灾,参加并参与指挥了1998年的长江抗洪报道,同时还是第-个去南沙采访的军外记者。另外,他关于南极格罗夫山的报道,'驼峰航线'、'高黎贡山'的报道,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新闻。

    叶研始终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待新闻采写工作,重视对采访领域专业知识的积累,并且多年来不懈地进行新闻理论的探索。他为中国青年报撰写的《B日快速反应计划》、《关于重大灾害、突发事件报道的操作方案》等,可以说是对年轻记者进行职业化操作训练的规范教材,对报社近年处理一些突发性事件、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米玛

    米玛作为新一代藏族新闻工作者,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工作中勤勤恳恳,成绩突出。米玛多年来"既当编辑又当记者",先后出色完成了1989年日喀则特大雪灾,1992年拉孜、昂仁地震,1994年布达拉宫维修工程,以及国务院册立第十一世班禅典礼、第十一世班禅座床大典等一系列重大报道,受到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表彰。尤其是米玛长期以来在只有两名新闻节目编辑的情况下保证了每天播出15分钟的《西藏新闻联播》节目,在省级电视台中创下了"全国之最"。

    其作品《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金瓶掣签》分获1996年度中国电视奖一等奖和全国首届藏语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藏族同胞的欢庆》获1995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金瓶掣签仪式在拉萨举行》获1996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重塑布达拉宫的辉煌》获1995年度中国电视奖二等奖;《重见光明的人们》获1999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米玛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广播影视厅、西藏电视台先进工作者。

吕岩松

    吕岩松现为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任编辑(记者)。派驻莫斯科工作期间,他参与报道了"八·一九政变"、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俄美签署第二阶段裁减核武器条约等重大历史事件,并独家采访了叶利钦。回国后担任时政记者,撰写了数十篇国际评论文章,并组织了一些重大专题报道,多次获奖并得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表扬。

    科索沃战争打响之前,吕岩松多次深入科索沃腹地采访冲突双方的武装人员,甚至钻进科索沃大山里直接采访了对中国新闻记者极不友好的阿族"科索沃解放军"。他发回的数十篇关于南斯拉夫政局的分析、评论文章,成为人民日报国际报道的闪光亮点。科索沃战争期间,他第一个详细报道了我使馆被炸事件,第一个发回了确认我3位记者为国捐躯的噩耗,第一个发回烈士的现场遗照,第一个准确报道北约使用了5枚导弹。1999年12月,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向吕岩松颁发"南斯拉夫之星勋章",高度评价中国记者为发展南中关系所做的贡献,尤其是在中国大使馆被北约袭击后表现出的勇敢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吕岩松先后被人民日报编委会记大功表彰一次,被中宣部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被评为第十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并当选了全国先进工作者。

李兵

    李兵,湖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人们都叫他"兵哥"。他获得过两项很高的奖赏--"观众青睐奖"和"农民信赖奖",还有中国金话筒金奖,而最引以为自豪的是被聘为湖南省桃源县的荣誉县民。1978年,18岁的李兵成为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一名播音员。第一次有播音员职称时,就被破格评聘为一级播音员,播音论文获全国一等奖,播音作品获全国登峰优秀奖。播讲、朗读、演播、影视配音、主持等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奖。听众非常喜欢这个不见面的老朋友的声音,称他为"空中王子"。1991年,李兵调到湖南电视台,主持《晚间新闻》,使《晚间新闻》在全省的影响力陡然提升。1995年5月,李兵和台里另两位同志共同创办了农村专栏《乡村发现》,李兵的演播室从此搬到了田间地头。他们"讲述百姓故事"、"关注农业发展"、"趣淡实用技术"、"闲话乡村奇观"。《乡村发现》连续四年获湖南省政府新闻奖名栏目奖,连续三年获全国农村专栏一等奖或二等奖,连续五年获湖南电视奖,还有不少片子获全国、全省大奖。《乡村发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平易亲和的风格被誉为"李兵的风格"、"李兵的眼睛"。

李支援

    李支援同志生于1962年,1984年分配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部工作,先后担任新闻编辑、驻埃及记者站首席记者、新闻发稿中心新闻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获奖时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布鲁塞尔记者站站长兼首席记者。

    李支援有强烈的使命感、事业心、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能把握导向,掌握政策,讲究策略。1994年9月,联合国召开第四次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上,一些西方国家不顾中国国情和中国在控制人口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对中国的人口政策进行无理的攻击和诽谤。为了准确把握会议的主题,宣传中国在人口与发展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李支援同志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很多资料,并随时与中国代表团保持联系,写回了大量事实充分、观点正确、分析有理有据的文章,受到后方编辑部的肯定。他在参与印巴先后进行核试验引发南亚紧张局势、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美国袭击我驻南使馆事件等重要外事报道中,严格把握有关宣传口径,既有战斗力,又有分寸感;政策把握恰当,分析入情入理,说服力强。他为人踏实,纪律性强,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参加了许多国际会议和活动的采访报道工作,有相当扎实、全面的国际新闻功底。

吴锦才

    吴锦才同志于1982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社国内部工作,1985年入党。 1991年被破格评聘为主任记者,1993年被破格评聘为高级记者。1985年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十佳青年"。吴锦才同志在新闻业务上刻苦钻研,勤于采访和写作,在八十年代是新华社发稿数量居前列的记者,年发稿数量曾达到360篇,基本上做到日均一篇稿件。他在承担编辑工作和审稿工作中,充分发挥思维活跃的特点,积极为记者想点子、出题目,组织了大量有一定影响的报道,其中多篇报道被评为社级好稿。他注意新闻理论研究,连续几年担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每年都撰写大量新闻业务文章。

高艾苏

    高艾苏,1973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1985年6月调解放军报社从事新闻工作。他的军事记者生涯是与军报战地采访的许多新纪录联系在一起的:他第一个随空降兵跳伞;第一个随潜艇深海远航并三下南沙西沙诸岛礁;又是唯一在前沿遭遇敌伏击的记者,险些牺牲。他登上过全军所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哨所,最高极限达6035米(西藏界山达坂),跑遍祖国边防所有一线要点。他也是新时期军报重大事件报道挑大梁的记者。他的军事新闻作品《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获"第三届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通讯《共和国将记住你》1989年入选为全国高中辅助教材。高艾苏走遍中国四大高原,无一遗漏地登上全军所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哨所。他三下南沙,四进西藏,五上新疆,七走云南。在高艾苏身上体现出一种严谨治学、追求一流、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在新闻业务研究中,高艾苏有一种敢攻难点、不断求新的精神。解放军报为高艾苏的军事新闻开辟个人系列专栏共达13个,在军报内部业务考核中,他是获各类奖最多的记者之一。

海热提·阿布都拉

    新疆日报社维吾尔文记者部主任海热提·阿布都拉,是一位把全部智慧和生命溶入党的新闻事业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新疆少数民族中唯一的高级记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跋涉于戈壁高原之上,纵横于"三山两盆"之间,用饱含对党和人民挚爱之情的笔,努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书写边疆大地的沧桑巨变,讴歌改革开放的新人新事,反映基层群众的呼声愿望,赞颂民族团结的先进模范,为新疆日报的宣传工作和新疆新闻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新闻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每年都要到最边远、最贫困、最基层的地方跑一圈,第一次向世人介绍了改革开放给古老山乡带来的可喜变化,反映了塔吉克等民族山民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其中《自豪吧,帕米尔》一稿获新疆新闻奖一等奖,《帕米尔的骄傲》获全国五自治区党报民族好新闻二等奖。海热提·阿布都拉为培育少数民族新闻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经常为新疆大学新闻专业学生和基层通讯员传授新闻业务知识和采写经验。他还有6本著作及译著出版发行。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勤奋进取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的思想作风,已成为青年记者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 高海英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