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记协评奖 >> 长江韬奋奖 >> 历届获奖者
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
2007年01月11日 10:35:20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名单(10名)

(1998年 北京)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民 族

工 作 单 位

职 务

职 称

徐文良

42

解放军报成都记者站

站长

主任记者

格桑旦增

47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部

主任

记者

蔡赴朝 

46

北京日报

副总编辑

高级记者

宋 超

47

解放日报

副总编辑

高级记者

何 平

41

新华社

副总编辑

高级记者

何加正

48

人民日报经济部

副主任

高级记者

高丽萍

40

中央电视台香港记者站

首席记者

主任记者

杜嗣琨

4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合部

主任

主任编辑

范春歌

38

  汉

武汉晚报

 

主任记者

徐京星

38

  汉

中国日报摄影部

副主任

记者

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名单(共30名)

(1998年 北京)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民 族

工 作 单 位 职 务 职 称
马连祥 43 天津日报   记者
邓 维 44 经济日报   主任记者
王清宪 34 中国改革报 副总编辑 主任记者
叶 辉 43 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 站长 主任记者
江小青 34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   记者
关 中 37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综合节目部 副主任 主任记者
刘长青 35 宁夏固原日报要闻部 主任 记者
朱必义 43 新疆日报   主任记者
吉保邦 43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部 副主任 高级编辑
刘 健 33 中国青年报山东记者站 站长 主任记者
朱海燕 41 中国铁道建筑报 总编辑 主任记者
任 琴 48 云南日报   主任记者
米博华 44 人民日报评论部 副主任 主任编辑
张世斌 47 工人日报河北记者站 副站长 主任记者
张 坚 41  汉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   主任记者
杨建民    47  陕西日报政治法律部 主任 主任记者
李 捷 37  汉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 副主任 主任记者
张 滨 42 黑龙江日报   主任记者
季洪光 44 科技日报新闻中心 副主任 主任记者
季琳萍 42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 副主任 主任记者
周锡生 43 新华社联合国分社 社长 高级编辑
赵泽琨 38  汉 农民日报经济部 主任 主任记者
段荣鑫  49  汉 山西电视台新闻部 主任 高级编辑
郭 毅 39 法制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站长 主任记者
谢丽华 46 中国妇女报 副总编辑 主任编辑
鲁沛君  42 河南电视台国际 主任 主任记者
蔡小伟  38  汉  浙江湖州日报 总编辑 主任记者
廖 翊 34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记者部 主任 主任记者
霍 玮 40 山西日报摄影部 副主任 记者
戴听祥      50 江苏电视台 副台长 主任编辑

徐文良

    徐文良1976年1月入伍,大专文化, 1984年4月调解放军报社任记者,获奖时为该报驻成都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上校军衔。徐文良任军报记者14年,一直工作在西北、西南边防: 10次上云南、广西前线,在战场累计采访21个月,是军报在前线工作时间最长的记者;19次上西藏高原采访,跑遍全部边防一线连队;参加过云南边境大扫雷,西昌卫星发射和太平洋追踪卫星等重大军事新闻的采访。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被军报评为"十佳先进工作者"。他的军事新闻作品连续两届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获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三等奖,"全国报纸头条比赛"一等奖。1997年6月,徐文良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我以我身写新闻。"14年来,徐文良平均每年在高原、边防、基层部队工作6个月以上,曾经创造过连续3年刊稿数量在军报记者中排位第一的记录。不到现场不写稿,是他恪守的工作原则。徐文良在西北、西南工作的14年中,曾3次主动放弃过调回北京的机会。身在兵中心系兵,徐文良总是尽最大努力为采访对象办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用一支笔一颗心,同他采访过的基层官兵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格桑旦增

    格桑旦增同志1978年从西藏民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了一名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获奖时任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部主任。1981年,他主动要求到西藏台驻日喀则记者站工作,立志要通过一边自学新闻基本知识,一边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写作水平。他采写的大量新闻稿件,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到西藏广大农牧区,他把安定、祥和、朝气蓬勃的新西藏介绍给了世界人民,为宣传西藏和党在西藏的各项方针、措施做出了贡献。在198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之际,西藏军区举行盛大规模阅兵式,格桑旦增首次用藏语进行现场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中经常能听到用藏语作现场报道的重大新闻。在异常激烈的反分裂斗争的宣传报道中,格桑旦增总是以自己的眼力和知识,准确地把握导向,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他团结同志,乐于助人,特别注重培养和调动年轻记者的工作积极性;埋头苦干,乐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格桑旦增具有较深的藏、汉文字功底,他能用藏汉文写稿,用藏汉语作现场录音报道,成为西藏电台历史上藏汉两种文字均通的记者。

蔡赴朝

    蔡赴朝同志1979年调入北京日报工商部任记者,1986年任编委兼财贸部主任,1989年任总编室主任,1990年起任副总编辑,分管政法、工交、财贸、科教、农村、国际六个主要采访部门。他坚持深入一线,积极倡导"没看见不写"的采访作风,不怕吃苦历险,捕捉大量新闻"活鱼"。他曾经深夜与清洁工人一起跟班劳动,参与策划、指挥了北京日报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性报道和典型报道。每年都亲自写出一些有相当影响的典型报道。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言传身教带领青年记者深入一线。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善于迎着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做文章,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起互相理解的桥梁。他探索和组织推动经济新闻改革,使经济新闻"让读者觉得好看,让企业觉得有用"。不断策划和推出办报新意,让党报为读者喜闻乐见。他坚持党性原则,保持记者操守,20年来,蔡赴朝不仅写出数量可观的好新闻,而且带出一支好队伍。他任财贸部主任期间,率先垂范并要求记者不参加任何没有新闻报道价值的"应酬",不染有偿新闻。他们收到的各类没有采访报道价值的请柬,堆积了满满两个抽屉。市委宣传部领导责成北京电视台将此拍成专题新闻,蔡赴朝婉言谢绝,他认为,保持清正廉洁是党报记者"天职"。

宋超

    宋超同志是解放日报高级记者,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宣传系统优秀党员等称号,1997年还被选为上海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在近20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宋超采写了一大批拥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在新闻战线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宋超是一个敢吃"螃蟹"、敢领时代风气之先的记者。80年代末,针对当时一些干部片面理解廉政的现象,宋超敏锐觉察到,改革不仅需要廉政,更需要勤政,二者不可对立。在大量调查研究之后,他写出了《一手抓廉政,一手抓勤政》,刊登于解放日报一版头条,时任市委书记的朱镕基同志先后4次在会上表扬了这篇报道。敢为"第一"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思想,宋超也是一名思想型记者。他凭借刻苦学习积累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和政治敏感性,经常提出富有创见、具有全局眼光的报道思想。宋超更是一位"多面手"记者,无论到哪个部门,都能很快挑起重担。宋超善于将党报优势和社会资源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社会活动开辟新闻报道的新领域和新形式。时时关注改革进程,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始终是宋超参与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敬业精神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在工作态度上,他努力追求高质量;在面对荣誉和利益时,他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风格,甘当"人梯"和"嫁衣"。他的工作作风和品格素养为同事们所称道。

何平

    何平,新华社总编辑助理,高级记者。新华社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党的十五大代表。1982年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至今。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追求、探索,以一篇篇日臻成熟的新闻佳作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名字时常同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活动及重大事件的报道联在一起,善于驾驭重大政治题材的报道,并多次在各类好新闻评选中获奖。他独自或与他人合作采写了一系列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力作,如:《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骨灰撒放记》、《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历史将铭记这一刻--记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高举伟大旗帜,推进宏伟事业--写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迈向新世纪的宣言和纲领--党的十五大报告诞生记》、《风正一帆悬--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回眸》等。其中,《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荣获1995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由于他的新闻业绩突出,新华社在 1993年破格晋升他为高级记者,1995年又聘请他担任新华社新闻业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成为当时全社最年轻的评委。

    无论是当记者,还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他都始终恪守做人的准则--正直、敬业、严谨、谦虚、坦诚、质朴,是一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人品与文品俱佳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同事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良好的口碑。

何加正

    何加正同志1974年进入人民日报,从事经济报道25年, 高级记者,何加正参与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熟悉农村情况,采写、组织了大量农村报道,并使农村报道始终不脱离实际,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评论是他的强项之一,20多年来,仅个人就撰写了数百篇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何加正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政治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工作主动踏实,经常研究和探索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20多年来,经他手编辑了无数的稿件和版面。担任领导工作后,则把精力主要放在了策划、组织、指挥和培养年轻记者上。和其他领导一起,组织指挥了一个又一个报道战役,使经济报道一直走在人民日报的前列,得到社内外的肯定。工作中言传身教,注意对年轻同志的培养、指导,为年轻记者成长创造条件。

高丽萍

    高丽萍,女,1974年参加工作,1991年从山西省电视台调入中央电视台,获奖时任中央电视台香港记者站首席记者。

    高丽萍同志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成长起来的著名记者,是全国电视界难得的"多面手"。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天涯共此时》节目中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在世界妇女大会、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祖国等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她既是主持人、记者、编辑,又是策划者、组织者之一,表现出超常的综合能力。高丽萍非常注重并善于现场采访,开创了第一流的现场新闻报道工作。她积极拓展外宣事业,在对台报道、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香港回归祖国报道中,体现了中央电视台作为国际大台的新闻水准,采制的部分新闻多次被香港电子传媒和报章采用。她曾先后发表过多篇新闻理论文章,对新形势新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她总结的理论从实践中来,并传授给同事和青年记者。

杜嗣琨

    杜嗣琨,男,1976年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76年-1986年在中央农村部任编辑,采写了大量反映农民生活和农业科普稿件,深受农民听众的欢迎,有些节目播出后收到六、七千封听众来信。1986年,杜嗣琨同志参与创办《午间半小时》节目,并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l987年1月1日《午间半小时》正式播出。很快,这一节目就在社会上打响,得到公众的承认和新闻界同行的赞赏,有人评论"创出了广播的辉煌"。做为一名党员干部,杜嗣琨同志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以身做则,树立严谨札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在第一线采访,编辑制作节目一丝不拘。他的话筒伸向街头百姓,伸向海岛渔村,伸向国有企业,伸向戈壁荒漠。他在毛乌素沙漠中步行十几公里,寻找劳动模范牛玉琴的家,在中央级新闻单位首次采访报道了这位普通农村妇女在沙漠中种树的事迹。他采、编、制作的一些节目的思想深度、编排方式、音响运用都有独到之处,不少节目在播出以后受到听众欢迎。

范春歌

    武汉晚报女记者范春歌曾骑着自行车进行远行采访,途经云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5省区的64个县市,全程4076公里,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精神和体力的双重磨难,沿途发回稿件34篇,武汉晚报为其开辟了一个新闻专栏《八千里路云和月》。1992年7月,她又独身赴西藏采访了林芝、泽当、那曲、日喀则、山南等地区。以后她又进行了 "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的远程采访。范春歌三度涉险走天涯的壮举,在武汉新闻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范春歌业务全面,消息、通讯、特写、述评、现场新闻等各种文体都屡屡获奖。武汉晚报于1992年10月专门为她召开了"范春歌新闻作品研讨会",与会的新闻界专家、学者和老新闻工作者对她自成风格的新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参与主持了以舆论监督为重点的《新闻视窗》专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范春歌常常以范长江、邹韬奋等新闻前辈的事迹鞭策、激励自己,不断用心血、汗水和智慧铸成篇章,为党和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

徐京星

    徐京星同志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职于中国青年报社、中国人口报社。1993年调入中国日报社摄影部任图片编辑、中央外事新闻摄影记者。1997年4月被任命为摄影部副主任。

    作为在外宣战线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徐京星参加许多重要的外事活动报道工作,认真学习研究摄影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新闻业务素质。他先后在《中国摄影报》、《中国记者》杂志、《人民摄影报》、《人像》杂志等发表了《对图片编辑过程的思考》、《谈谈新闻现场人像摄影》、《从让摄影记者赶"商潮"说开去》、《对现场新闻人物摄影的认识》等专业研究文章。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祖国后不久,《中国日报香港版》经中央批准在香港创刊,它是香港回归后中央在港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徐京星同志做为第一批派驻香港的记者,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及当地新闻媒体异常激烈的竞争,认真学习《基本法》和中央有关香港的指示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在港所有重大新闻事件的摄影报道工作,共出版专题摄影画刊七版。

 
(责任编辑: 高海英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