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韬奋新闻奖获奖者
2007年01月11日 09:35:59  来源: 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李德民

    李德民,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走上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岗位,一干就是14年。他在1990年写的评论《稳定压倒一切》、1991年写的社论《实干兴邦》和1992年写的社论《论企业改革与工人阶级》,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

    14年来,他为人民日报写了三百篇评论,影响大,效果好。他撰写评论能准确传达中央精神,如实反映群众呼声,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在关键时刻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他学习邹韬奋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处理大量来信、来稿,热情联系基层读者、作者。他负责编辑的《今日谈》和《人民论坛》专栏,被评为全国"十佳"专栏。此外,他还兼任新闻院系的讲课任务。指导研究生写论文,同时自己也写了许多论文和学术著作。

张攻非

    张攻非,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主任、编委。

    1981年上海新民晚报复刊,张攻非作为一版的主要编辑,给新华社写信,建议不要再以老方式给晚报供稿,引起了新华社的重视,后来,新华社有了专门为晚报供稿的部门。为了增加版面上的"活鱼",张攻非提出过许多具体的办法。比如,为适应新闻滚动发生的情况,他把每天上午分成三个时间段:一是8点30分以前,二是10点左右,三是11点15分左右。随着新闻的不断发生,一版的版面也相应做出调整。

    张攻非心里装着群众,在编一版新闻选材上不拘一格。一些稿子虽然不是重大新闻,但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他就提出做头条。他善于在长篇大论的稿子里找出最精彩的内容加以放大。他把编辑在幕后的工作看得很神圣,他认为,在一些重大的报道中,好的编辑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他甘愿为人作嫁衣。

    张攻非还兼做许多社会工作。他是上海市政协委员、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委员。为了让更多的下岗人员能够有再就业的机会,他几乎花去所有的业余时间,会见企业家,到下岗人员集中的企业调查,寻求下岗再就业的新途径。他还和教育界人士商量,以多种形式组织义务培训。在他的努力下,全市有近干名下岗人员重新上岗。张攻非的工作,多次受到孙起孟等民建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1995年3月,他参与策划、与上海慈善基金会共同创办了新民晚报"慈善热线"专栏,定期报道急需社会救助的各种困难家庭和人物典型,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宁丽君

    宁丽君,宝鸡日报社群工部一名普通编辑。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在一些新闻单位,人们争着去编辑部、记者部工作,群工部一下子成了冷门。11年间,不断有人调进调出,只有宁丽君一人还自始至终埋头在群工部,不计得失,干着鲜为人知的工作。多年来,她上班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拆看并登记群众来信。这已成为她的习惯。群工部不仅来信多,每天来这里申诉、反映问题的人也不少。有的上访者一大早就守在办公室门口;有的唠唠叨叨,下班了也不走……尽管宁丽君的职责仅仅是登记、协调矛盾,给意见分歧的双方做工作,但她还是尽其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位年过7旬的老人,3个儿子都不赡养他,老人失望至极,卧轨自尽未成,群众将此事反映到报社后,宁丽君多次与有关部门联系,并找到老人的儿子做工作,终于使他们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像这样无人照管的老人,经宁丽君做工作得到妥善安置的就有17位。

    11年来,她共处理群众来信近20万封,接待来访群众2656人,为群众办实事500多件,采编"群众呼声"稿件2600多篇,其中有8篇获得陕西省新闻奖。在宁丽君亲手制作的6种登记本上,每一封来信,每次来访,她都一丝不苟地作了详细记录,将这些繁琐、复杂的工作,处理得井然有序。

    宁丽君一年有100多天在基层核实群众来信,宝鸡的12个县区、250多个乡村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锦旗,凝聚着群众对党报深切的感激之情。1994年,她被评为陕西省党报优秀记者。

张万象

    张万象从事新闻工作30年,无论工作环境、职务如何变动,他总是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张万象曾两度赴青藏高原,前后近10年。为使报道既符合中央方针,又有高原和民族特色,他努力学习党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尽快熟悉西藏、青海的历史、现状和风土人情,精心组织报道,认真处理每篇稿件。在青海工作期间,分社稿件采用率在国内分社中名列第三位。青藏高原气候恶劣高寒缺氧,工作条件艰苦,但他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去过西藏、青海三分之二以上的县镇采访。20世纪70年代初,他与另外两位记者一起徒步赴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采访,历时一个月,他采写的《长江源头 羊肉飘香》一稿,被《人民日报》加按语作为优秀短篇通讯推荐给读者。此外,《辛勤换来雪山绿》、《两千公里风雪青藏公路成为旅游热线》、《访达赖家乡》等都受到广泛好评。他注意积累,先后与人合作,撰写出版了《祖国的聚宝盆柴达木》《神秘的藏北无人区》两本书。

    他先后任新华社国内部文教组副组长、文教编辑室主任、国内部副主任、副总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始终不失一位编辑的本色。他采写的稿件《他属于人民》获1984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他先后九次参加和组织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的报道工作,还主持了全运会、东亚运动会、远南运动会、广岛亚运会等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工作。这些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有关单位的好评。他还参与了赵雪芳、孔繁森等一批先进人物报道的策划、编辑工作。他处理的一大批重点稿件,方针政策把握准确,文字生动简练,表现了很高的编辑水平。

白玛卓嘎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编辑部主任白玛卓嘎,走过的是一条由播音员到翻译、到编辑、到节目主持人,再到新闻业务管理者的坚实创业之路。担任播音员期间,她严格训练自己的发音,使之字正腔圆,并能细致深入地理解所播发的稿子,受到了听众的赞扬。担任翻译后,她又把对稿件的正确表达和对藏语特有的优美风格揉和在一起,受到了语言专家的好评。担任编辑以后,白玛卓嘎又经常深入基层调查,广泛收集听众意见,把节目的编、采、播和藏民族的接受能力、心理因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地改进节目,以适合听众的需要,办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节目。白玛卓嘎对自己的业务工作进行探讨总结,撰写了《论广播编辑人员修养》等论文。

    白玛卓嘎是西藏广播电视领域第一批开创"编译合一"新路子的人,1988年又带领大家探索编译播合一的主持人节目形式,变传统的"单向灌输"节目结构为"服务为主、普及为主"的综合板块节目,变播音员播音的形式为主持人形式,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和宣传效果。她根据西藏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文化生活不丰富的实际情况,把节目办成服务经济建设、面向农牧民、宣传政策、提供信息的节目。她负责和主持的《对农牧区广播》和少儿节目《格桑梅朵》等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和好评

    她还撰写了一批有影响的评论、对话、编后话等稿件。其中,她撰写和主持的谈话体评论《脱贫就要首先提高人的素质》,荣获自治区好新闻二等奖。

李向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李向明主要从事《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等新闻节目的编辑和审稿工作。多年来,在广播新闻这块天地里,倾注了他巨大的热情和心血。

    1990年春天,中央电台分三次播发了由李向明编辑完成的介绍"新时期的活雷锋"张子祥事迹的通讯,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命名张子祥为"学雷锋模范",这组报道获得了中国广播新闻奖特等奖、中央台电优秀广播节目特等奖。

    《中华英模》和《英模之声》是中央台1994年创办的大型系列报道,一年中共介绍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国"字号和"军"字号英模人物150多位。李向明是这组报道的审稿人和主要编辑,经他润色加工的播出稿件,主题突出,取材精当,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广大听众的赞扬。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李向明开始参与中央台新闻宣传的组织领导工作。他认为,广播宣传应改变过去过分依赖通讯社和报纸的被动局面,根据中央有关宣传精神,定期制订自己的宣传计划和重点选题,能动地、创造性地发挥广播的特殊功能。结合广播宣传的特点,他和新闻中心的其他负责同志共同筹划、起草了新闻中心业务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创立了有别于报刊新闻的崭新风格,为实现中央电台几代人提出的广播要"自己走路"的夙愿做出了贡献。

    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编辑,李向明还注意积累材料,进行业务研究。近年来已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业务文章80多篇。1982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他撰写的《新闻写作常识》一书,两次印刷,共计发行14.6万册,创下了当时出版的新闻类图书发行量最高纪录。

丁士群

    丁士群,《北京日报》夜班校对。多年来,一部《现代汉语词典》,成了丁士群的良师益友,他逐页抄录,既练字又熟悉词汇,积累了丰富知识。大家都称他是"活字典"。他却不敢以"字典"自居,至今仍然保持着翻字典的好习惯。

    在生活与阅读中,丁士群事事留意,处处留心。翻开他的剪报,里面贴满了有关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文化古迹的小常识。在一篇报道中,说我国将用"长江三号"火箭发射卫星,他提出质疑,经编辑核对,确认是稿子写错了,应是"长征三号"。

    丁士群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校对"五字诀":标题找导语,引号上下瞧,分清单双引,转版相对照,日期对日历,思想别溜号,推行找结尾,广积小资料,过样要复校,三遍不可少,词典随身带,班前休息好……凭着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知识积累,丁士群纠正了大样上的重大差错万余起,不仅避免了多起不良的政治影响,还避免了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李东生

    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兼新闻中心主任的李东生,多年来,以"任重道远,艰苦奋斗"八个字作为激励自己不断进取的座右铭。

    1993年初,李东生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以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从每天4次增加到11次,并实施滚动播出,其中10次新闻实行直播,并做到正负零秒,为全台节目正点播出奠定了良好基础。同年5月,新闻中心创办了大型杂志性电视专栏节目《东方时空》,迅速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1994年4月1日,新闻中心创办了每天播出一期的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作为该栏目的主要创意、组织、终审者之一,李东生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追求新的创作方法,大量采集事实画面和同期声,把论点和倾向性溶进对新闻事件的展示里,把思辩性溶进形象性之中,提高了论证的真实性和可视性,把电视新闻评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创意者和组织者,李东生直接或参与组织新闻中心的精兵强将创造了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新闻史上的许多第一:第一次实现《新闻联播》在彩电中心直播;第一次将人代会选举结果的新闻在大会堂、演播室、直播室三路信号汇总直播成功;在《新闻联播》节目中现场直播亚太一号卫星发射新闻时,第一次将外地信号直接切入联播节目同步播出;第一次在一次新闻时段将同一内容的新闻分3次滚动播出;第一次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推出高层次人物系列专访《走马上任新部长》、《省长访谈录》……

    1992年初,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未正式传达之前,李东生敏锐地感到,我国将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于是他组织五个采访组分赴广州、深圳、福建、上海、山东采访,推出了"改革开放在深圳"、"来自浦东的报道"、"山东脚踏实地求发展"等一大批反映各地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系列报道,实际为中央明确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做了舆论准备。

    1994年春天,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要在北京参加植树活动。李东生明确提出:常规新闻要拍出特色,今年要采访最高领导人。结果拍出的《锲而不舍,绿我神州》的新闻,荣获1994年全国电视好新闻一等奖。他亲自编辑的中央领导同志邀请著名科学家赴北戴河休假的新闻,突破了以往时政类新闻的模式,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获得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

李洪波

    李洪波从事新闻事业以来,写了数百万字文章,编了数千万字稿件,组织策划了几十个报道战役。他写的作品、编的稿件、组的版面、起的标题400多次获奖,其中获全国好新闻一、二、三等奖及其他全国性好作品奖30余次。

    1993年恰逢全国人大、政协换届,李洪波建议开辟"两会新人政见"专栏,并担任这一新栏目的主持人,半个月内连编带采共发稿件86篇,使之成为"两会"期间中央报刊"最叫座的栏目"之一。

    在群工部工作期间,他将一封反映某优质名牌自行车质量问题的读者来信充实、改编为"本报讯"--《优质产品为何不优?》,并推荐至一版头条,见报后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在总编室上夜班期间,一次他发现一幅读者自发寄来的新闻照片,很能反映当时国家重点工程不时受阻于地方局部利益的现象。于是将图片说明补充扩编为一则消息,做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一树挡道,铁路难通》,此稿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仅最近五年,李洪波编出的头条稿件就有300多篇;经他手编辑的副刊作品,仅在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历次评选中获奖的就有近20篇。

    李洪波当报纸编辑,涉及了文字编辑、图片编辑、专栏编辑、专版编辑、夜班责任编辑等各类业务,被同事们誉为熟悉业务的"全能编辑"。他在《经济日报》上独创并主持"摄影新作"专栏,选用新闻性、艺术性俱佳的照片配诗发表,图文并茂,至今已发表450余套。

    李洪波不仅能编善写,还长于组织策划。其中,1990年的"经济日报亚运会报道方案",1992年、1996年"奥运会专版设想"等,他不但组织策划,还在采编一线组织具体实施,受到社内外一致好评。他还受报社委托执笔起草的《编辑工作守则》、《稿件运行程序》、《稿酬标准》、《署名规范》等10多项内部规章制度。

    1984年,李洪波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当时还不满30岁。1993年,他被全国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为高级编辑,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编辑"。

余碧君

    余碧君,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她采写或组织策划的许多报道获得全国、省广播节目奖项,她的多篇论文被省级以上的专业刊物刊登,有的还在省和全国获奖。

    余碧君在新闻第一线当记者20年,配合当时党和政府的工作采写了大量有关科技、知识分子、计划生育、时政等方面的报道,不少报道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

    她任副台长分管新闻工作9年来,广东电台的舆论方向盘没有出现过任何偏差。广东电台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重大宣传战役,这其中都渗透着余碧君的心血和汗水。"深圳清水河仓库爆炸"、"珠海玩具厂火灾坍塌"、"广州鞋厂坍塌"、"桂林空难"、"白云机场'一O·二'撞机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为了及时、准确地报道,余碧君亲自和新闻中心的同志们一起研究方案、策划指挥、审定稿件、安排播出,使报道有时效、有特点,发挥了广播优势,得到各方的好评。

    为了不断焕发广播新闻的强大生命力,余碧君对广东电台的新闻节目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1993年7月,新闻台开办了早上新闻板块"七点新闻";1994年元旦,又增加了"新闻评论"、"新闻人物"、"新闻专线"3个栏目。在广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新闻专线"与"广州市长专线"实现"联姻",把新闻媒介的传播性、舆论监督性与政府机关职能部门的权威性结合起来,开创了广播界的先河,成为听众交口称赞的优秀栏目。1989年,她又积极提倡在新闻台开设一个新闻板块节目《时事传真》,组织记者用自己口述直播的形式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很快就成为新闻台的名牌节目。

    1984年,余碧君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85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1995年又获得广东省首届金梭奖和全国第二届韬奋新闻奖。

公 告

   上一页 1 2 3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411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