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音视频
白杨树讲述的故事--留在中国大地的日本人墓园
2007年01月08日 11:22:47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广播专题:白杨树讲述的故事--留在中国大地的日本人墓园

作 者:王丹丹 王小燕 周 莉

编 辑:谢宏宇 付颖

刊播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推荐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评为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开始曲]

第一部分

    [录音间现场]

    王:每年的8月15日对日本、中国、韩国以及很多的亚洲国家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想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听那里的白杨树讲述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我们还请到一位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嘉宾来到录音间,他就是原文化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的刘德有先生。刘会长,欢迎您的光临!

    刘:听众朋友晚上好!我是刘德有。

    王:刘会长,您是1964年第一批派驻日本的中国记者之一,此后在日本工作的时间长达15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日本通了。

    刘:哪里哪里,我已经好久没机会说日语了,舌头有时候可能不太灵活,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王:您太谦虚了。会长您是亲历了那场战争的,对60年前的今天还有印象吗?

    刘:当然有了,而且印象还很深刻。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那天正和同学一起在劳动,忽然学校的大喇叭里面就广播让大家到操场集合有重要通知。然后我们就听到了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大家高兴啊!以后再也不用给日本人义务劳动了,再也不用说日语了!

    王:那以后您是怎么开始从事对日工作的呢?

    刘:长大以后在毛主席的教导下逐渐转变思想,开始从事对日工作,慢慢才了解到,其实在战争当中,普通的日本国民也是受害者。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在日本政府的怂恿下到我国东北来开拓土地的开拓团,这批人在日本战败后大部分没有回到日本,就死在中国的大地上。

    王:他们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的牺牲品啊。不过,我了解到,1963年,我国政府给这些开拓团的日本平民特别修建了一个公墓,公墓的位置就在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区的方正县。

    刘:是啊。这个公墓就叫做"方正县日本人公墓",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日本人公墓。当年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特批下建立起来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公墓也在当地人的保护之下没有遭到任何破坏。

    王:会长,其实最近我们刚从那里回来,在公墓所在的白杨树林里听到了一些非常感人的故事。我们一起到现场去感受一下吧!

    第二部分

    [公墓现场音效:风声,知了的鸣叫,自然音效]

    [现场报道1]

    这里是中国唯一的一座日本人公墓,方正县日本人公墓。1995年改称为"中日友好园林"。这里除了公墓的墓碑之外,还有纪念馆、和平友好纪念碑等9个建筑物。整个园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到处绿树成荫。尤其是1963年公墓建立当初环绕公墓种下的白杨树林现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清风吹过,白杨树发出动听的沙沙声,仿佛在对我们讲述着什么

    [现场音效:风吹过白杨树林的沙沙声]

    [现场报道2]

    带我们来到公墓的方正县外事办公室的王德君主任,给我们一一介绍了公墓里面各种纪念建筑物的来历。

    [王主任话声出,中文]

    沿着东西轴而建的都是日本友好团体的纪念物。这个是山梨县出资建立的中日友好往来纪念碑,上面刻的8个字是山梨县知事的亲笔。这个是植树纪念碑,它旁边的是和平友好纪念碑,往西那个大的是日中友好世界和平纪念碑。它的东边种的是哈尔滨市的市花丁香,西边种的是日本的国花樱花。其中的5棵是60年代从日本直接移植过来的,现在都长成大树了。

    [现场报道3]

    另外,关于公墓的来历,王主任还向我们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王主任话声出,中文]

    日本战败的1945年,方正县的日本开拓团大都集中在3个地方。有些离哈尔滨近的跟日本军队一起撤离了,但是方正县以东桦林地区的几个县的日本人很晚才得知战败撤退的消息,已经来不及跟着军队一起撤走了。他们知道中国人恨日本人,不敢走大路,尽拣险要的山路向大连方向撤离。到达方正县附近的时候正值10月中旬,北方这时候的天气已经相当寒冷,死于严寒、饥饿、疾病以及自杀的日本人大概有5000多人,剩下的大约1万人左右一半以上都是妇女和孩子。除去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回到日本的一部分人之外,大约有4000人被当地人收留。

    [王主任话声出,中文]

    1962年,在山上开荒的当地人发现了很多尸骨,据留下来的日本人说,这些尸骨都是当年撤退时死在中国的日本平民的遗骨。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方正县为这些日本人建立了一座公墓,把他们的遗骨收葬在一起。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这座公墓也没有遭到破坏。

    [录音间现场]

    刘:战败18年后,这些日本平民的魂灵终于有了安息之所啊。不过,中日两国的一般老百姓好像还不太知道这个公墓的事情,小王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王:我是最近偶然在网上看到设在日本东京的"方正地区支援交流会"发布的消息才了解到这个公墓的。关于公墓的情况我们还电话采访了这个交流会的大类善启局长。

    [大类善启话声出,日文]. 1987年还是1988年,我跟随方正地区支援交流会去了方正县。果然见到了(这座公墓),是一座十分规整漂亮的墓园。如果日本站在相反的立场是不是也能做到这样宽大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旅行印象非常深刻。具体来说,我一直不断跟身边遇到的人讲方正县日本人公墓的事情,但是实际上日本有很多人知道哈尔滨,却不知道还有个方正县,就更不知道还有这个日本人公墓了。就连一些在中国常驻过的日本记者,被称为中国通的人也不了解这个情况。因此,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这个公墓的情况,我们出了一本书叫哈尔滨方正县物语。特别是现在,两国的政治关系转冷的情况下,让日本人了解到中国政府早在1963年就为日本开拓团的平民修建了这座墓园、了解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宽大胸怀是非常必要的。这座公墓就是中国这种宽大胸怀的最好说明。尤其在这个时代,特别是日本的政治家们有必要了解这些情况。方正地区支援交流会成立的时间还不长,希望各位听众理解我们的活动,支持我们的活动,加入到我们当中来。

    刘:方正地区支援交流会的朋友们,你们辛苦了。

    王:方正县日本人公墓自从建立到现在已经整整42年了,当年的年轻人现在也都成了古稀老人。就在十几年前,公墓的旁边又起了一个墓碑,那是为收养日本残留孤儿的养父母们修建的,已经故去的中国养父母们都长眠在那里。我们造访公墓的当天刚好有一位老人的安葬仪式在那里举行,周围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石妈妈"。

    [公墓现场]

    [音效:长笛《送别》]

    [日本残留孤儿代表话出,女,中文]

    石妈妈去了,我特别难过。我也是日本孤儿,和我的日本亲人曾经取得过一次联系,但是后来就音讯皆无了。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和石妈妈是在红十字会的活动上认识的,她对我特别好……

    王:那么,石妈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听石妈妈的三儿子给我们讲述。

    [石金凯话出,中文]

    我是老三,老大是妈妈收养的日本孤儿。其实我二哥应该是家里真正的长子,但是按照妈妈的意思,我们从小就叫日本哥哥大哥。我大哥的中国名字叫石金峰,有个小名叫来福,他的日本名字叫小林义明。听妈妈说,那年冬天特别冷,一个来家里修理家具的木匠是个日本人,穿得特别少,我妈妈看他冻得厉害就给了他一件棉袄,日本人特别感动。他见我父母当时没有孩子,就说你们愿不愿意收养一个日本孩子?他挺可怜的,快要病死了。其实我父母当时刚结婚,我妈妈才20岁,妈妈没有工作,家里就靠父亲给人修鞋过日子,特别穷。但是,我父母还是收养了这个孩子,当时他才4岁。经过1年多的调养,他的身体才慢慢恢复。

    刘:这两位养父母真是伟大啊!后来怎么样了呢?

    王:后来,石妈妈生了两个男孩,按照中国的传统,分别给自己的两个亲生孩子依照老大的名字排序,起名为石金民和石金凯。

    刘:那,石妈妈有了亲生孩子之后,老大石金峰的处境怎么样了呢?

    王:是啊,大家可能都会担心,这个日本孤儿是不是要开始被冷落了呢。让我们听听石家兄弟的讲述。

    [老三石金凯话出,中文]

    大哥和二哥小时候有一次都得了天花。天花是传染病,那个时候很难治好。而且家里没那么多钱,只能送一个孩子去医院。当时,父母商量了一下,决定保大哥,送大哥去医院,而把二哥交给了邻居一个会扎针的阿姨。幸运的是,后来二哥也活过来了。

    [老二石金民话出,中文]

    我是老二石金民。当时我是6岁还是7岁,大哥比我大4岁。当时父母送大哥去医院我也并没有恨大哥,觉得家里穷,这也是没办法。

    [老二石金民话出,中文]

    我和大哥从来没打过架,大哥很细心,什么都会干,总是帮家里做事。跟我们周围的孩子关系也都处得特别好。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后,大哥找到了日本的家人。妈妈心里很难过,舍不得跟大哥分开,但是大哥走之前,我们还是全家人一起给他祝贺,送行。

    王:1982年,石家的长子石金峰,也就是小林义明跟日本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带着妻子儿女回到了在日本熊本县的老家。回国以后他一直通过书信与中国的亲人保持联系,还曾经3次接石妈妈去日本团聚。可惜的是,在石妈妈去世之前他始终没有机会回中国来看看。石妈妈生前曾经多次跟两个儿子说,他也很不容易,你们要理解大哥。虽然如此,两个弟弟还是对大哥在母亲去世的时候没能来为她送行感到十分遗憾。

    [老二石金民话出,中文]

    我很想我大哥,我想问问他,怎么不回来看看我们。

    [老三石金凯话出,中文]

    大哥,妈妈去世之前说你是他最好的儿子,是我们最好的大哥,说你很不容易,叫我们理解你。有些误会就让它过去吧,你和我们-起共同生活了几十年,我们相信你不会忘记妈妈的。妈妈已经走了,你多保重身体。让我们像妈妈期待的那样,永远做好兄弟!

    [邻居庞春英话出,女,中文]

    我是他们的邻居,我叫庞春英。金峰大哥是看着我长大的。石妈妈是多好的人啊,(哽咽……)她的一生都在为别人着想,从来不考虑自己。石妈妈不仅养大了金峰大哥,还带大了他的孩子。就像刚才两个哥哥说的那样,金峰大哥,你真应该回来看看,看看石妈妈(哽咽……)这是我们大家的希望。

    [音效:长笛《送别》]

    [录音间现场]

    王: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发生在中国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故事。现在我们回到录音间,请今天的嘉宾,原文化部副部长,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刘德有副会长谈谈他的感受。

    刘:刚才听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认识了一个伟大的母亲"石妈妈"。中国人有个传统美德就是"以德报怨",方正县日本人公墓和"石妈妈"的故事正是中国这种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我相信人做了好的事情必然会得到回报。

    王:事实正是如此。这里我还要跟您和听众朋友再说一个发生在方正县的真实故事。1980年,有位偶然来中国旅行的日本友人来到了方正县日本人公墓。参观过后,他深深被中国人的胸怀所打动,决心要为中国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此后,他先后7次来到方正县,自费、义务传授当地人种植高产水稻的方法。在他的帮助下,不仅方正县,黑龙江全省的水稻产量都成倍增长,这项技术日后更是传播到除台湾以外的中国的所有省和自治区。这个人叫做藤原长作。

    1998年8月17日,藤原长作先生辞世。方正县政府在中日友好园林旁边为他修建了一个墓园,遵照先生死后骨灰一半留在日本一半送到中国的遗愿,藤原先生死后得以长久地守望着方正这块热土。为藤原先生设计墓碑的就是现在县政府外事办公室的王德君主任。他给我们介绍了墓碑的含义。

    [王主任话出,中文]

    墓碑顶部的稻穗图案象征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墓碑高2米72,这是先生初次到方正时第一块实验田的亩数;下部基座长87厘米,象征先生活了87岁;墓碑周围环绕的7条栏杆象征先生为了传授水稻种植技术先后7次来到方正县的经历。

    [王主任话出,中文]

    先生说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那就是:虽然我没参加过战争,但是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来为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责赎罪。虽然我不是共产党员,我也知道加拿大有个白求恩哪。

    王:自从1963年5月方正县日本人公墓建立以来,在战争中成为牺牲晶的日本开拓团平民、养育了日本残留孤儿的中国养父母以及被墓园感召为中国的水稻种植作出巨大贡献的藤原长作先生,都先后长眠于此。这些人和这些故事也许并不广为人知,但是,园中的白杨树林、丁香、樱花都可以作证,这份存在于两国普通国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几十年来穿越中日关系的风风雨雨从未改变。

    [音效:《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第三部分

    [录音间现场]

    [结束曲渐入]

    王:节目的最后,我想再请今天的嘉宾,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刘德有副会长谈谈他的感受。

    刘:刚才我又听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然而,当前的问题是今后要怎么处理中日关系。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继续加强相互的理解,相互信任。首先,必须要加强人际往来。第二,加强文化交流。所谓文化交流实际上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人们的心中架设理解桥梁的工程。我非常希望今后在这座心灵之桥上往来的人能越来越多。第三,要努力创造一种开诚布公的气氛,使双方成为什么都能说,而且是说真心话的朋友。中国人把这种朋友称为"诤友",希望中日两国人民成为这样的朋友。另外,还想就中日两国的未来谈谈我的看法。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中日两国是亚洲两个非常重要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友好相处不仅符合两国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因此,毋庸置疑,友好、合作、和平对中日两国来说都是必要的,相反,对立、反目、敌对是十分有害的。对于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当中的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的安定和周边环境的和平安宁。我也衷心希望我们的邻国日本能继续走战后和平发展的道路。

    王:好的,感谢刘会长今天光临我们的节目并跟我们分享您的战争回忆和发生在方正县的这些动人故事。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刘:不用客气。

    [结束曲]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05年8月15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该节目取材独特,立意新颖,通过中日两国民间交流的动人事例反映中日友好的永恒主题。素材丰富,现场采访感染力较强,主持语言精练,优美,有针对性。通过多种广播手法的运用,将媒介感染力发挥到较高水平。制作精良,收听效果非常好。

    采编过程:节目创意来自日本一个民间团体的信息。记者在了解到此信息的珍贵之处后,在全部上下的策划与安排下,远赴黑龙江方正县深入采访,整理挖掘出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运用大量现场素材结合背景报道,以及专家点评,达到针对性与丰富性的统一。

    社会效果:听众反响强烈。其中,原自民党议员,现日中科技文化中心日本国土开发研究所理事木村直美女士特别提到,"从北京方面听到对日本人公墓报道还是第一次,希望让更多日本人了解到这一感人故事,促进日中关系向着良好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