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音视频
“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
2007年01月08日 10:33:22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电视系列:“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

刊播单位:中央电视台

推荐单位:中央电视台

评为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注:限于篇幅,选录系列报道的《东北振兴》。)

    [导语]吉林有80%的农民种玉米,产量超过全国1/7,可恰恰就是这个铁杆作物却曾经让吉林人的腰杆硬不起来。但今天,还是玉米,在吉林却有了另一种结果。

    [正文]眼下,吉林又要到种玉米的时候了,但现在吉林想的不是准备好种子和化肥帮农民种好玉米这么简单了,而是跳出单纯的农业,谋划着一场玉米经济的变革,正像我手里拿的这幅图,他们要把小小的玉米延伸成饲料业、畜牧业甚至精深加工的产业大树。

    [正文]这可和以前"就玉米谈玉米"不一样,而是通过工业拉动,由一株株玉米催生出饲料业、畜牧业、食品业、石化业等大产业。单独的玉米变成一棵相辅相成的产业大树,对于这一转变,研究吉林玉米问题30多年的孙立城教授很有感触,因为和学生谈起过去时有几个数字很沉重。

    [链接]吉林最多出现过300万户农民卖玉米难,国有粮食企业玉米积压最多时超过800亿斤,政府和银行背负的是至少700亿的贷款和财政负担。归根结底就在于种了卖玉米原粮,几毛钱的价格是不可能有赚头的。

    [正文]长春侯家村的黄文义就因为种玉米不赚钱外出打过工,但现在他又回来了。这次他可不是卖玉米,而是在一家1亿只肉鸡加工厂落户之后,和其他4000多户农民一起用玉米养起了鸡。

    [同期]吉林省长春市侯家村村民 黄文义

    简单地说,我一垧地能挣3000块钱,我养鸡,我一垧地的苞米能养 3000只鸡,这样的话我就能挣接近8000块钱。

    [正文]经鸡肚子这么一转化,这玉米就让黄文义的收入多了这么多,更没想到,随后加工这些肉鸡,又让1万多农民赚上了工资。

    [同期]吉林省德大有限公司副总裁 谢东生

    我们这个车间(一班)有四五千人在同时进行生产作业,每个小时要屠宰毛鸡2万只,工人都是肩膀挨肩膀,人挨人,场景非常壮观。

    [正文]产业带动使农民收入稳定增加有了保障,而企业开发玉米产业的效益更不可小视。

    [同期]吉林省大成实业集团产业化负责人 纪建平

    像我们这个企业,几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用玉米为原料生产出了氨基酸、变性淀粉和化工系列产品,玉米加工出的产品要比原来卖玉米增值至少10倍到20倍以上。

    [正文]谁能想到,如今吉林轻工业80%的价值都是由玉米加工创造的,仅长春的玉米产业企业年产值就已经过百亿,这不,在长春市长的办公室里,刚刚出炉的一份规划,玉米产业已经被列为汽车之后的第二支柱了。

    [同期]吉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 孙立城教授

    这里面实际上就是把吉林省优势的农业资源逐渐转变成吉林省的经济优势,那么在这个转化的过程当中,也促进了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互动和拉动。

    [正文]为了推动玉米产业,吉林今年首次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三年内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个亿,以此带动100亿元的投资。由于玉米加工成的乙醇汽油、建材等产品市场看好,不出五年,吉林每年 400多亿斤的玉米就不够用了。

    [同期]吉林省农委主任 王守臣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担心,这样把玉米都变成肉蛋奶了,或者变成工业晶了,今后玉米是不是就减少了,对粮食安全问题是不是保障能力降低了,我认为不是这样,通过延长玉米的产业链,增加了玉米的附加值,解决了玉米卖难和农民增收问题,反而更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正文]的确是这样,从吉林现在正展开的春耕播种形势来看,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将超过430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玉米达到1100万亩,玉米良种覆盖率实现了100%。

    [记者感言]发达国家现在已经开发出3000多种玉米产品,而我们已经开发的玉米产品却不到40种。玉米产业大树的发展前景的确诱人,但要完全把这棵大树从纸上的规划变成现实,吉林玉米的明天任重而道远。

    [导语]在渤海湾,有一支由五条集装箱船组成的内支线船队,伴随着东北经济的发展,船队也亲历了辽宁沿海港口从"抢位"争斗到"抱团"发展的进程。

    [正文]

    新闻现场:远峰号靠岸过程

    字幕:大连港第9泊位 21点18分

    [记者现场]

    随着我身后这条远峰号的靠岸,今年上半年,大连港的内支航线船舶已经完成了5万标准集装箱的运量。这5万标箱虽然只占大连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7%,但它拉开了辽宁沿海四个港口合作共赢的序幕。

    [正文] (从港口监控室显示器上田佳平出现场的图像拉到关兴洲身上)

    所谓内支线就是相对国际主航线而言的国内短途航运线。坐在码头监控室里的关兴洲,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多年,他的工作就是安排内支线集装箱船的进进出出。

    [同期]大连港码头工人关兴洲

    这个内支线就是将营口、丹东等港出口的货物用集装箱集中到大连再送出去,实际就是发挥一个"百川纳海"的作用。

    [正文](图表辅助:四大港地理位置距离的关系,内支线航线图)

    东北地区的四大出海口大连、营口、丹东、锦州港虽然都坐落在辽宁沿海,但是国际性的集装箱班轮只停靠像大连这样国际班轮密度大、航线多的基本港。可是同处辽宁沿海的港口地位,每个港口都怀抱着"大港"的梦想,有些港口甚至舍近求远,把自己为数不多的集装箱送到韩国釜山等港口中转,也不愿到大连港。竞争的激烈,不仅让大连港从全国第二大港口滑落到第七位!!!辽宁沿海其他港口排名也在逐年下降。2001年,大连港租来一条船开通了环渤海湾第一条集装箱内支线,主动将这些港口的外贸集装箱收集过来中转到世界各地,只收取比陆路运输低廉得多的费用。

    [同期]大连港码头工人关兴洲

    刚开始,只有一艘船,还装不满,那真是急!

    [同期]大连环渤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经理 李赢

    亏本也要干,我们看好的是这个市场的长远发展。

    [正文]大连港这一大胆的做法,周围的兄弟港口并不买账,航线开通不久,营口港首先就对这条航线说了"不"。

    [正文]内支线被迫停航了,原采从营口装船的外贸集装箱不得已又从陆路送到大连装船,可营口港并没有从中受益,相反自己的集装箱吞吐量迅速减少。货主也因为增加运输费用而抱怨营口港。

    [同期]营口港集装箱发展公司总经理 曹应峰

    毕竟陆运和海运的成本还是有差别。

    [正文]正是这种不合作带来的损失让营口港看到了合作带来的好处。内支线停航两个月后,

    [同期]大连环渤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经理 李赢

    (营口)回过头来主动到大连,希望我们这条航线继续开。

    [正文]很快,内支线又重新开通了。大连港水深港阔、国际班轮多,营口、锦州港更靠近腹地、运输成本低,两者联手让优势得到了互补。如今,辽宁沿海港口还通过参股等形式共同参与经营这条内支线。

    [同期]大连港集团总经理 孙宏

    (内支线)等于把大连这个基本港的60多家船公司的航线直接延伸到了各个港口。

    [正文]短短的4年,环渤海内支线从一条船做到了现在的5条船,今年集装箱运量将超过12万标箱。在这条航线的带动下,辽宁沿海开始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和营口、锦州等港为两翼,协调发展的格局。

    [全景]今年上半年大连港实现吞吐量8000万吨,增长32%,增幅位居全国第一。

    [心声]大连港码头工人 关兴洲

    扬长避短,在竞争中合作才是聪明的办法。

    [直言]大连市市长 夏德仁

    大连与周边港口的合作正如一个拳头与五个指头的关系,只有收拢五指,攥紧拳头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共同发展。

    [记者感述]本台记者 田佳平

    从老死不相往来,到抱团发展,渤海湾里还会有更多故事发生。

    (中央电视台2005年3月20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紧扣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围绕人来展开故事,围绕故事来阐述观点,从多个角度真实地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和对于实践的指导。系列报道在报道形式、结构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新颖的形式承载了重大的报道主题,并力求在整体报道的组织上有序编排,体现了较强的思辨性与纵深感。

    采编过程:2005年我台从开始策划"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到制作播出,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精心组织,精心策划,求精求深求新;通过大胆实践来增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全台近百名记者在三轮的报道中深入到我国的城市乡村,通过深入采访实现突破创新。

    社会效果:系列报道立意深远、形式可人,有助于帮助观众认清我国的发展形势,凝聚力量,加快发展,也为各地、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了统一思想、服务大局、鼓舞启迪的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