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 真知灼见
新闻观与新闻实践中的"政治家办报"
2007年01月06日 17:44:45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新闻观与新闻实践中的"政治家办报"

陆小华

    各位领导、各位新闻同行、同志们:

    非常荣幸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会。

    新闻学是实践的科学,更是理论的科学,是具有基本原理、科学方法、系统思维的科学。新闻观与新闻实践密不可分,新闻实践活动必然体现着新闻观。对新闻观的梳理就是对以往实践活动的思考和对未来工作的指导。只有学习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遵守、贯彻、维护、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履行好我们的使命和职责。

    好的方法是牵引思想的绳索。大家的时间非常宝贵。有限的时间里,比较有效率的思维方式是问题指向,这也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征,也就是明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重要,怎么具体解决。因此,今天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想着重就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贯彻、维护、体现"政治家办报"的原则,讲三个问题:

    一、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核

    二、新闻观与现实生活的几个关系

    三、新闻实践中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的几个问题

一、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核

    1、什么是新闻观

    什么是新闻观?

    新闻观是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等的性质、地位、作用、意义、衡量标准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总的看法,是对新闻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思想方法的集中概括。新闻观是世界观在新闻活动方面的体现。对新闻活动中诸现象、事物的看法与评价,按人们心目中一定主次、轻重次序的排列,就构成了新闻观体系。新闻观和新闻观体系,会深深地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左右着人们新闻活动。

    新闻观在人们心中是实际存在着的,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认识方法与行为准则。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新闻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准则;有什么样的工作准则,在新闻实践中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是客观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明确地意识到,他对新闻的选择、加工、传播、评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指导下,受一定新闻观支配。

    新闻观不只是一种理性系统认识,在人们的认识和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观是一种支配和制约力量,实实在在地支配着人们的新闻实践活动。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新闻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面对同样一个新闻事实,同在一个新闻现场,因为新闻观不同,也因为观察准确细致程度、采访深入程度、信息分析利用能力不同等因素,记者的认识结果就有不同,写出的报道也会迥然不同。这帮助我们分析解释集团性采访、集体采访所产生的差异。而观察准确细致程度、采访深入程度不同,背后又有新闻观在起作用。就像心理学上经常举到的例子。现在一只杯子里有半杯水。如果请不同的人描述观察结果,强调还有半杯水的人,往往比较乐观,强调空了一半的人,往往比较悲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倾向不同,观念不同,观察结果就不同。

    新闻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同一个规章制度、生产流程下工作,如果两个人的新闻观相反,那么就可能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做出完全相反的选择,这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显然,新闻传播倾向与效果也不同。

    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新闻机构的领导者、终审发稿人必须坚持、贯彻、维护正确的新闻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体现在版面上、节目中,体现在新闻活动的一切方面和过程中。同时,还必须通过教育、制度等手段,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坚持贯彻、维护、体现正确的新闻观,从而使新闻机构的整体运作能够如臂使指,协调如一,履行好引导舆论的职能。从这个角度说,仅仅有一些人有正确的新闻观是不够的,必须使我们整支队伍都具有正确的新闻观,使正确的新闻观成为新闻队伍的共同价值观与制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核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等的性质、地位、作用、意义、衡量标准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告诉人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解答各种问题。

    从认识论的观点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它始终是实践着的有机体,始终用新的实践丰富完善自己。

    任何理论都有其逻辑起点,而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就构成了这样的起点。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特殊性,把握了特殊性更有利于迅捷掌握这门科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核?可以说,它集中体现为三个基本原则,一个基本要求。三个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政治家办报"。要更好地讨论这三个基本原则和一个基本要求,还需要讨论两个基本概念,即新闻的本源与新闻媒体的性质。

    A、两个基本概念:新闻本源与新闻媒体的性质

    从思想史的角度说,一些重大分歧往往集中体现在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的认识上。诸如,太阳和地球何为中心,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绕太阳转。看起来今天这只是常识,但科学史与思想史上关于宇宙观的重大争论,就是围绕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加一张关于哥白尼、伽利略等的片子)

    也许可以说,不同新闻观的区别,首先集中体现在对什么是新闻的认识上,对新闻事业性质的认识上。

    其一,新闻的本源:什么是新闻

    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已作为书名。晚唐诗人李咸用在诗中写道:"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 说明至迟晚唐起,新闻一词的含义已与现代相近。

    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国外新闻一词的变化传递出其含义的演变。德国的"新闻"(zeitung)一词,源于德国北部俗语"报道"(tidewder),意思是指商人、旅行者传播的趣闻佚事。15世纪,演变为"zeitung",意思是"在时间上绝对新颖的事物"。16世纪,成了报纸的代名词。英语新闻(news)一词,源于希腊,《牛津词典》解释为"新鲜报道",始于1423年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诏书:"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他。"18世纪后,news开始作为今天意义的词汇使用。在俄语中,相当于News一词的是Новость,与"新的"(Новый)同一词根。日文"新闻"一词,意为报纸,始于幕府时代文久二年(1862)一月发行的《官版巴达维亚新闻 》。

    但究竟什么是新闻,人们对此的认识,其实已经体现了不同的新闻观。仅仅从一些对什么是新闻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其中蕴藏着的新闻观的差别。

    新闻的定义,可以说数以百计。西方的新闻定义,多数强调新奇性、趣味性、普遍关注性。但也有些,强调的是反常、是猎奇、是人性中的另一面。诸如,比较为人熟知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约翰·B· 博加特,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爱德华·贺,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前主编)更极端的,是认为"新闻乃是女人、金钱和罪恶的纪录。"(华尔克,美国一编辑)。这样的定义就表明了一种新闻观,表明他们是以什么标准和价值观选择新闻。

    在中国,人们普遍认可接受的新闻定义,强调的是新鲜性、重要性与价值取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陆定一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强调"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事实决定新闻的'性质',而不是'性质'对于客观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报道)有什么决定作用。"强调事实是第一性的,正是辨证唯物论在新闻观上的反映。

    如果认定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新闻观与西方新闻观的差异。至少,作为新闻值得报道的客观事实绝不仅仅是女人、金钱和罪恶。其实,这样的理念可以说是西方黄色小报的理念,同样为严肃大报所不齿。

    其实,西方的新闻观也绝不是不强调价值取向。梳理一下西方主流媒体在不同时期对华报道的内容结构与倾向,就可以看出国家利益如何在他们的报道中延伸,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给中国描绘了什么图景。

    其二,新闻媒体的性质:耳目喉舌

    我们党所创办的、所领导的新闻媒体的性质是什么?它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应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中央的精神,应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体总是代表一定的利益、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立足点是新闻有阶级性、党派性。无产阶级的新闻政策和资产阶级的新闻政策,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新闻有阶级性、党派性。"从世界范围考察,新闻媒体都以其鲜明的阶级倾向性,成为该阶级该国家的思想阵地和舆论中心。这种倾向性通过公开声言来表现,比如公布自己的传播宗旨和编辑方针,但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报道和评价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新闻必然会有选择,选择就是倾向和意见,其中就包括阶级倾向和政治观点。

    新闻媒体担负喉舌的功能、宣传所代表利益集团的主张其实是一种共同认识、国际惯例。虽然,西方新闻学常常讳言这种属性,但仍有一些西方新闻媒介都公开声明自己的这种属性。美国之音《章程》规定:"美国之音代表美国社会……介绍美国的制度和思想……应当清楚有效地阐明美国政策……"。《章程》规定:美国之音的广播具有外向性,不准向国内播送。

    其实,政治需要总是催生新的新闻传播形式。对外广播从来都是为一个国家战略利益服务的。

    无线电广播技术诞生于1906年。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茨堡广播电台播音。此后苏联人具有面向国际受众的无线电广播能力。国际间的舆论传播、舆论争夺、舆论战随之出现。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时,共有27个国家办有对外广播。到1945年就增加到55个国家。90年代,80多个国家开办150个以上的中际广播电台。

    911后,两年时间,美国之音的阿拉伯语广播时间上升到30小时左右。

    在中国,媒体角色定位可以不一样,业务分工可以有区别,但办报办刊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媒体的根本性质是一致的。

    B、三个基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集中体现在三个基本原则上。即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其一,坚持党性原则

    什么叫做党性?党性是一个政党的固有属性和特性,是其所代表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

    什么叫做新闻工作的党性?新闻工作的党性指政党主办或领导的新闻媒介在新闻活动中对政党意志的贯彻和体现。1849年,恩格斯在《瑞士报刊》一文中指出:"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列宁以生动的语言,论述了新闻工作要像"齿轮和螺丝钉"一样作为有机组成部分,以鲜明的倾向性,为无产阶级政党所代表的政治利益服务。

    坚持党性原则,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闻工作;二是要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绝对领导。三是要当好党和人民忠实可靠的耳目喉舌,坚定不移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人民的需要,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在对历史和现实生活诸多事件、诸多利益和价值的判断中忠实有效地体现党的意志。

    新闻媒介为所代表的政治利益服务,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国际惯例。二战后流行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就认为,报刊要"为政治制度服务"、"为经济制度服务"。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政治家、新闻从业者都分别表述过这样的思想。英国广播公司总管格雷格 戴克在伦敦大学发表演讲时就说,西方媒体是"包裹着国旗"来报道伊拉克战争的。

    西方学者并不是都讳言宣传的功效。著名传播学者拉斯维尔就说过:"宣传是现代世界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据一位学者研究,两次世界大战间的20年,也是宣传和传播理论进行总结和积累的20年。哈罗德 拉斯维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是传播学的奠基之作,也是宣传学研究的重要著作。在1914年到1939年间,美国进行的宣传学方面的研究达到40多篇,来自于政府官员及宣传组织参与者的回忆录等书籍更是有50多部。

    其二,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坚持实事求是,既是坚持认识规律,也是遵循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思想路线是最根本的思想方法。他告诉我们如何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它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立足于事实的基础上,没有新闻事实就没有新闻报道。它要求,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分析、判断,必须建立在全面、准确、辩证地认识的基础上,从总体上、从本质上、从发展趋势上把握具体事实所具有的价值和传递的信息和意义。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

    这里涉及新闻观中的真实观,涉及我们如何把握事实真实与本质真实、总体真实、趋势真实。

    (案例:亚洲金融危机时对紧缩的认识。)

    (案例:拼图)

    这里涉及实事求是地处理正面报道与批评报道。

    (案例:一只苹果的报道方法观察)

    这里涉及如何把握局部与全局。

    (贵州的例子:立足当地实际,发展支柱产业)

    其实,全面、准确、辩证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基本标准、基本要求。因为新闻工作本质上就是在素材中取舍、选择并根据发稿人的理解、意愿进行处理、传播的工作。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完成交易。作为新闻工作者,永远不可能在获知整个事件的全部原因、过程和发展趋向之后才进行判断,新闻工作者不得不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刻动员、运用全部知识积累、能力积累、方法积累去进行判断。特别是终审发稿人,永远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判断。因此,在新闻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选择、分析、判断的思想基础与分析方法必须建立在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

    将新闻实践过程按发生顺序解剖,就可以发现,真正决定新闻观如何发生作用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掌握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并作为思想武器和分析工具,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否则,就难以从客观事实中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其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即舆论的倾向与指向。舆论是公众言论的集合,新闻是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引导力的部分。新闻媒介的报道,或单个或总和的倾向性,好恶褒贬,就形成了新闻舆论的倾向与指向,它可能反映了公众的言论与倾向,但事实与倾向一经新闻媒介报道,便会产生强化、放大、引导、驱动作用,会反过来极大地影响公众的议题、判断、印象、观感、思考、好恶等等,从而形成更大的舆论力量。

    (案例:比如中美撞机事件,一经新闻媒介报道,引起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人们对中国飞行员王伟失踪的关注,引起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而美国的新闻媒介,则极少报道中国飞行员的命运,而大加渲染间谍飞机上的乘员们的家属如何期待他们归来,从而施加舆论压力。舆论的倾向与指向比较之下泾渭分明。)

    新闻报道影响舆论形成的重要机制是凸显一个新闻事件引起公众关注,即便人们不同意新闻媒介的观点,但其注意力已经被集中到这个事件上。也就是说,新闻媒介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但能影响人们想什么。

    案例:(新京报 2006年5月18日A32版)

    联合国公共资料局5月15日公布"世界十大被遗忘事件"负责公共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沙希 塔卢尔表示:"媒体和联合国一样,都很愿意把发生在这个地球的事情传达给公众。""众多事件让他们穷于应付,而且吸引了公众的大部分注意力,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民众更好地把握这些未能成为'头条'的重大事件。"

    事件 入选理由

    利比里亚"复兴" 内战之后百废待兴

    澳洲等移民潮 非法移民深陷困境

    刚果(金)危机 人道主义危机严重

    尼泊尔内乱 儿童面临内乱威胁

    索马里局势 旱灾肆虐国内动荡

    南亚地震 灾后重建刻不容缓

    全球难民问题 久拖未决前景莫测

    全球儿童权利 儿童糟关押和虐待

    美洲等水源之争 疯狂争夺共有水源

    科特迪瓦局势 和平进程举步维艰

    媒体的报道能让某个特定事件成为焦点,吸引人们参与关注、讨论,人们讨论的材料又来源于媒体(并结合个人的判断),这样就形成了模板效应,新闻舆论就具有了控制和调节功能作用,就发挥控制和调节作用,也就发挥了导向作用。

    (案例:典型报道与热点引导的功效)

    舆论导向值得人们特别关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必须特别关注新闻舆论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是否具有建设性和推动发展作用,是否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秩序。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是建设性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对新闻工作重要性的生动而深刻的论述。把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提升到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的祸福的高度,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段精辟的论述点明了舆论导向与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关系。

    舆论导向体现在新闻报道的各环节、各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还要关注舆论导向的构成与体现方式。从报道倾向性和报道时机上说,褒贬、强弱、显隐、大小、迟早等等,都体现舆论导向。

    (案例)以中美撞机事件为例,美国的新闻媒介关注的只是美国飞行员、美军飞机的情况,而对中国飞行员的状况或只字不提或无关痛痒。不报道或弱化处理在这里也体现为舆论导向。

    从新闻构成来说,诸多新闻领域的报道如何处理都有舆论导向问题。时事政治报道的舆论导向不用说。经济、科技、文化、国际、体育报道也一样有舆论导向问题,而且在某一时期、某一地方还体现得更为强烈,更为撼动人心。

    (案例:

    我们可以举一个稍遥远一些的例子。1998年4月,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出来,如出口增幅下降、货币供应量缩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开工不足等等。之前,我国媒体许多报道都认为,因为人民币的不可自由兑换,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没什么影响。也因为新闻界与公众多年来习惯于警惕并致力于制止通货膨胀,而对另一种形式的宏观经济问题缺少敏感,还在经验式地以习惯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标准处理已经变化了的形势和问题。当时,诸多媒介上还在习惯性地兴高采烈地报道,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又下降多少,还在呼吁控制信贷与消费。可以说,仅仅依靠惯性或常识来做经济走势报道是难以把握宏观经济的真正走势。人们可以为出现这种情况找到很多理由,比如多少年来,中国一直在防止通货膨胀,缺乏对通货紧缩的认识。但这种问题的出现证明,静止的、单纯国内经济式的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要求。在我的阅读范围中,只有《上海证券报》发表了一则几百字的报道,标题是《厉以宁教授说:谨防通货紧缩的危险》。而一些媒体直到当年6月份对通货紧缩还没有真正认识。事实上,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在制订文件,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8年7月,《中国记者》发表"每月评论"《把握好经济报道的导向至关重要》,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把握经济大势、盯准政策取向、增强市场信心、维护经济安全。所谓把握经济大势,即新闻舆论要引导读者通过纷繁的经济报道把握经济运行走势,首先需要报道者、特别是把关者对经济大势有一个清晰、坚定的认识。所谓盯准政策取向,即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自然会有一定的调整;那么,在把握经济报道的基调时,就要适时调整,随之变化,而不能依往日认识的惯性处理报道。所谓增强市场信心,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影响着人们的投资信心,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而投资不旺、消费低迷在当前情况下就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安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信心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信心过低会导致金融体系瓦解和经济体系崩溃,预期过分看涨则经济又可能过热。因此,以大量正面报道强化人们对经济走势和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准确的事实和令人信服的分析将人们的信心和预期保持在最佳位置,就应当是当前经济报道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维护经济安全,即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从国家安全角度说,在当代国际环境下,很多时候,国与国的战争可能不是通过军事对抗实现的,它可能是信息战,更可能是经济战。经济战能获得军事战得不到的成果。因而,在经济报道中注意保守经济机密、强化经济安全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这篇评论并提出,经济背后有政治。经济报道背后也有政治。在当前形势下,把握好经济报道的导向就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

    C、一个基本要求:政治家办报

    "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同志在1959年6月,对吴冷西同志谈话时明确提出的。政治家办报的新闻思想高度概括了党对新闻工作者的政治要求,精辟阐明了政治与新闻的关系,深刻揭示了新闻媒体与社会发展现实紧密相连的规律。

    考察新闻史,"政治家办报"有其历史渊源,也是一种共同现象。在中国,既有政治家在特定阶段和条件下创办报刊或领导报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也有具有政治理想的报人以办报刊为一定利益和政治目的服务。近代史上,康有为亲自创办过7种以上的报刊,梁启超亲手创办和积极支持的报刊有17种,他亲自撰写的报刊文字达1400万言。谭嗣同和唐才常是著名报纸《湘报》的主办人。在我党历史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老一代革命家等都直接参与大量新闻活动。

    什么叫做"政治家办报","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 这是毛泽东对政治家办报的首次阐述。1996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指出:"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每个同志都要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当然,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

    我理解,作为一种政治要求的"政治家办报",强调的是一种政治责任、政治意识和社会职责,是要求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新闻媒介的负责人和终审发稿人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调的是在此基础上的高超的把握艺术和体现能力,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高超的舆论引导能力和不懈的职业追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强调的是办报者要在维护党、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思考、定位自己的办报行为。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喉舌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能变。

二、新闻观与现实生活的几个关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是一种理论概括,更是一种现实指导原则。要想深刻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除了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其发展,把握其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还应当梳理新闻观与新闻现实的几个关系,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现实生活的几个关系,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就我个人学习体会,可从四个方面来认识。

    1、新闻观与人: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发挥作用的新闻观

    新闻观与一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有什么关系?这是人们经常提出的问题。

    首先,新闻观在新闻实践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总是在悄悄而又确切无疑地发挥作用。

    新闻从业者是媒体的主体,有什么样的新闻从业者就有什么样的媒体,而媒体从业者的价值倾向是媒体倾向的决定性因素。而媒体从业者对于新闻与新闻媒体等等的价值倾向,就是其新闻观的直接反映。是这种价值倾向与判断标准,在决定媒体对新闻的取舍与意见的表态。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体现了一种新闻观。

    其次,新闻观是新闻工作者无所回避的。你以为没有系统思考,它也在发挥作用。

    有人说,政治家办报是老总的责任,我是普通记者,只是在从事一种职业。实际上,不管是否经受过系统的新闻训练,从事新闻工作,每天都要回答的是怎么选择、处理新闻素材。人们心中都会有一把尺子,都在体现一些原则,表达一种观点。是以一种系统思维与系统把握能力,通过每天选择的一些具体事实,去反映总体真实、本质事实,还是沉迷于一些散乱的具体事实中,不去深究自己对这些事实的选择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显然是不同的新闻观在起作用。

    再者,新闻观是每一个普通的受众难以回避的。因为你在接受新闻传播的同时,就在接受一定新闻观的辐射与影响。

    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倾向一定会影响人们对现实状况的判断。媒体报道所呈现出的舆论环境,远远比真实的现实环境更为集中,更能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和思考,更能影响人们的选择与决策。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向人们传递良知、爱心、美好与感动,也能传递恐怖、厌恶、仇恨和破坏。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观就对整个社会发生真切、实在、深远的影响。

    (案例:别斯兰人质事件图片二张。恐怖事件与恐怖的传播)

    正是因为新闻观与所有新闻工作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对于新闻工作者,就有着强烈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它深刻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利于坚实思想基础,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要在全党、全国牢固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先必须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党的新闻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舆论导向影响着思想基础。新闻媒介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基础与倾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舆论力量的指向。只有保证新闻舆论的主导权与控制权掌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工作者手中,只有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武器和行为准则,才能真正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中国的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二,有利于丰富方法论素养,为履行好使命提供保证

    舆论导向正确的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新闻观作指导。这样的指导不仅体现在思想基础层面,而且还体现在方法论层面。

    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就是寻找新闻事实、保证经过选择的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并以适当形式传播出去。因而,新闻工作者对事实的影响力印象深刻,会习惯地认为是事实影响了人们的认识、观点和行为。但仔细研究就可发现,真正通过新闻媒介影响着人们的,其实不是一般的事实,而是经过选择的事实;不仅是事实本身,更是选择本身;不仅是经过选择的事实,更是选择本身所蕴含着的判断与倾向。看起来,影响人们如何认识的是新闻事实,但实际上真正影响人们的是新闻媒介对事实的选择。就是说,新闻媒介依据一定的新闻观所做出的选择与判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来源于对周围发生的事实、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这是符合辩证唯物论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在人类生活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阔复杂而不得不依赖各种工具与媒介的今天,人们的直接经验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少,事实上已经不可能直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获知所有信息;人们只能越来越依赖间接经验,这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新闻媒介等提供事实和信息,并据此形成判断。因而,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事实及倾向性就对人们产生了深刻影响,它可以决定人们想什么,左右着人们的关注焦点与注意力分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可能得出哪个方向的结论。也许人们可以不相信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但无论相信与否,人们的思维重点、关注重点会集中于媒介提供的事实上。这时,新闻媒介事实上已起到影响你的思维方向和思维重点的目的。

    从方法论角度说,新闻学是选择的科学。在诸多事实中,你为什么报道这个事实?一个事实有多个侧面,你为什么报道这个侧面而不报道另外侧面?一个事实蕴含诸多含义,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含义?这背后都有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个人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力量的意图和价值标准。正因为真正影响人们思想、认识、行为的是新闻媒介对事实的选择,是在选择过程中赋加于新闻事实背后的观点与思想,所以新闻从业者(或者说终审发稿人)的思维取向、价值标准就成为决定新闻媒介倾向与舆论导向的至关重要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倾向会最终影响到其所为之工作的这个媒介的倾向;其价值标准会影响这个媒介的新闻选择标准。

    实际上,信息"选择"的关键性作用,已为整个人类社会所认识。十多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多次授予信息经济学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因为科学界和人类社会认识到,在信息社会,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绝大多数是以新闻媒介为载体或借助新闻媒介传递的。而对新闻从业人员,没有正确的思想基础、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很难保证其"选择"行为符合应有的价值标准、思想倾向和目的需要。

    可以说,新闻观不仅是一种原则概括,更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其三,有助于强化战略意识,自觉地为舆论战略实施做出努力

    舆论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总体战略同样应当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调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竞争和斗争,面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对新闻舆论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国需要一个适应21世纪舆论竞争和斗争之需的舆论总体战略。如果我们只是经验式地处理舆论引导与把握,如果我们只是按照局部条件与需要配置舆论资源和力量,如果我们只是从各自熟悉的角度和范围出发处理舆论竞争和斗争,我们就很难集聚起我们的资源和力量达到战略目标,就很难实现"打好主动仗"的基本要求,就很难体现舆论力量的重要作用,就很难履行好我们所担负的神圣职责。

    中美撞机事件,使国内外对安全战略有了更紧迫的认识。美国在评估它的安全战略,重新评估其军事战略和国际政治战略。中国的战略学家也正在重新评估我国的安全战略,重新评估它的两个方向六个方面。六个方面中有两个与新闻工作有关,一个是舆论,一个是意识形态。我们必须清楚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一个国家有其总体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也应该有其舆论总体战略。

    舆论总体战略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必须把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作为舆论总体战略的核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段精辟论述已点明舆论导向与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关系,同时,也点明了舆论导向与舆论总体战略的关系。如果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总体战略的指向就会发生逆转。在实践一再证明这段精辟论述的正确性的同时,舆论总体战略更要关注的是如何保证,采用什么样的实施方式和策略。

    必须把如何增强正确舆论影响力作为舆论总体战略的重点。影响力是舆论发挥应有作用的基础和体现。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即使导向是正确的,这样的舆论的作用与效果也是有限的。如何提高舆论的影响力,是我们必须长期关注的课题。

    必须把如何增强新闻媒介整体实力和舆论影响实施能力作为舆论总体战略的基本内容。舆论影响实施能力是衡量新闻媒介实力和能力的最终指标。所谓舆论的有效性体现于能影响多大范围的受众,能影响到多深程度。就人类历史长河而言,事实的力量是最强有力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是最持久的力量,代表人类前进方向的思想最终可以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但对于特定新闻媒介而言,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就没有足够的舆论影响力;没有足以最大限度发挥生产力潜能的媒介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也难以有足够的舆论影响力。因此,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发现、技术成果所提供给新闻媒介的手段和可能,就必须充分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介形态所提供的便利和特殊影响手段,就必须充分利用人类文明中一切可为我所用的媒介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以大大增强我们的新闻媒介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组织形态实力,以最终增强新闻媒介整体实力和舆论影响实施能力。

    应当说,没有正确的新闻观指导,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舆论总体战略。能够影响舆论的人的基本倾向必须与国家、民族的基本价值观相一致,必须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这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指导。否则,舆论影响就会走向相反的方向。

    2、新闻观与政治:新闻观本身就是一定政治文化的承载体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新闻媒介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治不但是推动新闻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政治也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政治文明是早期报纸产生、发展的直接动因,政治需要有力地催生新的传播形式,而政治文明则深刻地影响传媒的存在形态与发展方向。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多地将媒体视为一种政治形态而非经济形态。即使是在媒体产业发达、商业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媒体依然具有深刻的政治烙印,甚至商业化媒体大发展本身,就是基于美国国情的一种政治制度安排。而新闻活动更是与政治目的与政治利益联系在一起。无论海湾战争这场由CNN作为主角之一电视直播下的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中的"嵌入式采访",都与政治目有紧密相关。

    传媒的存在及发展,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是人类文明走向现代的最重要特征。

    人类文明走向现代,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为小群落走向大社会,区域联系走向社会联系。这其中,最重要的驱动力是信息的力量。而信息的力量全在于流动,流动的范围越大,传播得越迅速,被利用的可能性与利用程度就越大,就越具有影响力与驱动力。这时,信息实际上就有了一定控制力。

    当人类从蒙昧走向童稚,口头传播已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因而,就有了文字的产生与应用。而当人类从小群落走向大社会时,人际传播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必然被通过一定媒介传播所代替,就出现了专门的传播媒介。于是,就有了中国唐朝的"邸报"之类的出现。这样的传播现象,虽然不能与今天人们说的大众传播比肩而立,但也足以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信息流动、传播的结果,是驱动社会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形态与社会结构等等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对信息的需求更为强劲,相应地,在科技进步的支撑下,就催生更多新的传播方式与工具。

    人类是不自觉地把信息搜集、处理、加工、传播活动,委托于传媒这样的组织形式与活动形式来完成。传媒也许可以称为自然形成的特殊社会组织形式。但这样的委托实施后,传媒及其活动自然就呈现为自己的特性与发展要求,不可避免地会对个体与群体产生干劲,对社会运行产生影响。可以说,传媒及其运行,呈现出一定社会公权力的特征。

    现代社会,传媒是一种谁都必须正视的力量。谁能够拥有对信息资源与传播行为本身的控制能力,谁就具有对人的意愿与行动的影响力,就具有对事件进程与人们决策选择的支配力。现代国际政治中,人们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大部分,常常把传媒实力或者舆论影响能力划为软实力。实际上,在现代国际政治实践中,舆论影响能力实际上是软实力中最硬的部分,是连接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键环节,或者说,是最有效的硬实力放大器。对更大多数的人说,恐怖是获知某种手段如何残酷的信息或某种事件即将发生。没有传媒的传播,恐慌可能只限于局部,恐惧可能仅限于个人化体验,而恐怖就不成为一种超越常规军事力量的政治武器。于是,人们就看到,国际政治中的各种力量都无所不用其极地试图利用传媒扩大自己的影响,体现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目的。

    作为指导新闻活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显然,新闻观本身就是一定政治文化的承载体,而绝不只是一种学术理论或职业规则。它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政治意识与政治利益,反映了一定政治文化对于新闻活动的规范和安排。就政治制度而言,新闻制度是其柱石之一,而新闻观则是其特殊的体现。而就政治文化而言,新闻观则是政治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之一。

    3、新闻观与舆论意识:新闻观就体现着政党的执政观,影响着执政基础与执政能力

    纵观世界历史与现实,执政党实现长期执政,必有其规律所在,必有一系列基本支撑。但能够有效地影响舆论,进而有效地影响人心向背,无疑是其最重要部分。舆论影响能力就是执政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新闻观就体现着政党的执政观。这是我们贯穿历史与现实、战略与对策去认识执政规律、实现长期执政的切入点与着力点;也是我们从更高层面认识党的新闻工作者责任与使命的立脚点与关键所在。

    什么是执政能力?

    首先,是对执政地位的掌控能力。对执政地位的掌控能力不仅是执政能力的最直接表现,还是其施展的结果。其次,是对历史与现实、外部与自身变化趋势的判断能力。这样的判断能力的外在体现,就是掌控形势、驾驭全局的能力;其内在体现,就是理论创新、自我调整的能力。第三,是处在执政地位时对一个国家物质、精神资源的配置能力。对一个国家精神资源的配置能力与水平,是决定其执政地位与执政水平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基础性条件。第四,是作为执政集团与外部世界的竞合能力。但竞争在很多时候体现为合作,或者把合作当作竞争的特殊状态与更高水平的竞争。因而,执政能力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方面,就是竞争与合作关存的特殊协调。

    而执政能力的核心,是对人民个体与集体意愿的把握能力,或者说,是对人心的凝聚能力。这样的把握和凝聚,既表现为一种整合、统摄,即发现、掌握人民个体与集体不断变化的意愿,并将其最交集的部分突显出来,形成执政党的意志,从而使自己成为人民集体意愿的代表者;也表现为一种运用和强化,即通过把执政党的意志以适当方式与人民个体意愿融合如一,来强化人民群众的集体意志,从而使执政党有更为雄厚的执政基础,而获得更为强大的执政能力,体现出更高的执政水平。因而,对人民个体与集体意愿的把握能力,更强烈而直接地体现为对人心向背的判断、影响能力。可以说,执政能力一般地表现为为本国及其民众谋取利益等的能力,本质上表现为争取人民最大限度支持的能力。而历史和现实都告诉人们,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命运。

    在今天,要更有效地争取人民最大限度支持,就必须拥有并有效运用传媒力量,拥有强大的舆论影响能力。

    从特殊角度解读历史,就会发现,能否有效主导信息流动,能否有效影响舆论,从来都是执政重点。从政治学的角度说,以共同价值观作为人们思想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通过努力使信息、知识与思想的传播按照自己的意志有序化,来维护共同价值观,是体现执政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今天,要实现有效主导信息流动,有效影响舆论,就需要更强的舆论影响能力与更高超的实施艺术。

    (案例:苏东教训与颜色革命:新闻体制的弱化意味着政治体制的解体)

    随着科技进步,新的科技发明催生新的信息传播工具是不可阻挡的,数字技术已经并还将带来更新的信息传布方式和信息消费习惯。作为执政党,就必须不断顺势改善自己的信息获取与控制能力,改善对自己意志与主张的传播和影响能力,改善自己的舆论引导与传媒运用能力,并通过多种手段,在全球流动的信息浪潮中保持体现自己意志与愿望的信息流的强势地位。

    可以说,拥有更强的传媒运用能力和舆论影响能力,就拥有更强的执政能力。

    还必须看到,舆论意识同样是必须着力培育、经营、夯实的执政资源。而舆论意识如何,不仅是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志,更影响着执政能力的体现水平。

    4、新闻观与舆论力量:新闻观对新闻活动的影响制约着国家竞争、战略较量

    在和平条件下,国家间的战略竞争与战略较量,除了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还体现在舆论力量的较量与竞争。

    (案例:围绕中海油并购的舆论较量)

三、新闻实践中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的几个问题

    新闻观的生命力体现在实践中。在新闻实践中如何面对具体问题,体现"政治家办报"要求,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努力。

    1、战略眼光与战略领悟能力

    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之下,一个有责任感和有远见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国情与世情,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并据而认识、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是说在处理诸多问题地时刻体现战略意识和从战略层面着眼的考虑与安排。不这样,就不可能处理好新闻实践与传媒发展中会碰到的重大问题。

    案例:能源安全与能源报道

    2、舆情意识与舆情分析能力

    做好舆情分析是有效引导的前提

    舆情分析?就是综合分析人们在说什么,从而推测出人们在想什么,进而找出其心理特点和需求,以便影响其观点和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与媒介报道中人们说了什么而对人们已经在怎么想做出估量,以便通过对新闻素材和历史事实的适当选择,借助适宜的方式、角度、强度、频率、渠道,借助新闻报道的多种手段,促使他们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向去观察、去认识、去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观点,从而形成层次丰富的正确的舆论氛围。所谓做舆情分析,就是要科学地确定舆论引导的针对性,科学地确定舆论引导的目标、重点所在,科学地确定舆论引导的实现依据。

    实际上,许多领域的决策形成都必须进行舆情分析。政治决策的形成过程如此,经济决策的形成过程更可以看到舆情分析在发挥作用。一项决策能否顺利实施,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能否赢得民心所向,都必须在决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舆情分析,不断根据这样分析的结果加以调整。虽然,不同领域的人们对什么是舆情分析的理解会有区别,分析目的和分析方法会有区别,理论描述与实际操作会有所区别,但在他们心目中的一点应当是共通的,即舆情分析就是在测试人心向背。

    舆情分析实质上就是从政治上估量人们的意愿,就是从政治上估量人们的信息需求和精神需求,就是从政治上估量社会心理。

    要做好舆情分析,就必须研究政治家是如何分析舆情,

    要做好舆情分析,就必须研究政策走向,研究一项政策对不同群体利益的调整可能产生何种影响的发生规律,研究在现实条件下面对政策调整人们可能产生的要求,研究产生不利影响可能采取的化解措施。

    要做好舆情分析,我们就必须研究一种强势意见对人们心理发生影响的规律,研究个人意愿与群体心理的互动规律,研究如何利用提供事实与对事实的正确分析去形成强势意见,去影响个人意愿与群体心理。有效引导的实现必须依循科学规律,这就需要沉下来认真研究,努力学习。

    做好舆情分析,这就是实施舆论总体战略的前提。

    3、系统思维与系统化处理能力

    所谓系统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思维能力。

    系统有效性对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尤为重要。新闻生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后都表现为其整体出了问题;局部问题显然就意味着系统运行、总体把握出现了问题。

    (案例:差错防堵机制与履行职责)

    系统有效性与系统运行效率的决定作用在很多行业显示过神奇的作用。仅以汽车工业为例,福特公司与丰田公司分别在不同时期崛起、称雄,关键因素在于福特公司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与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其先进的生产方式、运行方式使其在竞争中处更有利地位,系统有效性与系统运行效率远远高出对手。

    以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分析我们眼前面临的报道任务,就会发现,他们中存在着千丝万缕或者说是非常重要的关系。有时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用一件不太起眼的东西串起来,有时就一个新闻事件所作的分析可以说明几方面的问题。但要想一语破的,点出其问题的实质,没有系统化思维和处理能力是做不到的。

    4、策略敏感与报道把握能力

    策略与战略其实是不可分割的。战略是从更高层面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的全局性的方针任务,策略指为实现战略任务而采取的手段。策略是战略的一部分,服从于战略而为战略服务,而战略任务又必须通过策略来一步步完成。策略并不总是体现为计策谋略,很多时候,突破口与突破途径的选择,就是策略的体现,"故能成策略之奇"。也许可以说,许多报道的把握,都需要有较强的策略思维与报道把握能力

    (案例:别斯兰事件的教训,信息失控与突发事件的报道规则)

    5、学习本能与持续创新能力

    学习习惯应当是新闻人的生存方式。

    创新应当是新闻实践的本来特征与要求。

    持续创新能力体现在一系列方面。

    首先表现为系统响应能力。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特点呈现整体性、复杂性,呈现为巨系统特征。同时,公共事件往往具有的突发性特征,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可能产生的次生影响和对人们心理的强烈震撼,都决定了新闻媒介必须具有系统响应能力,才能有效应对。

    所谓增强系统响应能力,这首先要求新闻媒介不能停留在被动地临时应付,而是要根据加强应急管理的要求,在以往应对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较强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报道预案,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新闻媒介的领导者对可能发生或需要重视的问题有足够的考虑或思想准备,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与物质准备。

    其次,还要求新闻媒介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式的简单应付,而要善于系统地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别人看不到的你要看到,别人想不到的你要想到",善于"抓重点"、"抓薄弱环节",对一系列关联事件作综合分析,发现可以举一反三的问题与改进的方法,从而帮助人们提高驾御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新闻媒介还需区分人们在平和状态与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不同心理,有意识地运用舆论力量做好引导、疏导、指导工作。

    系统响应能力往往可检验出传媒人的基本素质与传媒的综合实力。

    持续能力还表现在有效运用新技术手段与传播形式的能力。

    持续能力是一种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