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 真知灼见
建立健全制度全面加强管理 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2007年01月05日 17:17:51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建立健全制度全面加强管理

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新华社

    新华社在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各项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全社新闻信息报道工作,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加大教育和监督力度,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止有偿新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新华社从加强全社职工的学习教育入手,加大纪律检查和惩防并举的力度,在防止和杜绝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虚假报道方面取得了成效。

    为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贯穿于采编业务,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我们编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材料》和《新华社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手册》,作为必读书目发给全社每一位采编人员,要求认真学习并自觉遵照执行。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中,增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内容。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树立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主题,多次组织全社终审发稿人、局处级干部和采编人员培训班,以及不同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在思想意识上筑起杜绝有偿新闻和虚假报道的防线。

    严肃处理,重在预防,切实发挥制度和监督的作用,是防范发生有偿新闻等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新华社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形成纪检部门、管理部门和采编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从而强化了预防和监督的措施。我们通过制定《新华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新华社工作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罚的暂行办法》等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采编人员的制度约束,做到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无论是采编业务还是其他工作,我们对所有违纪违规行为都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同时作为进行警示教育的案例,通报全社或制成视频教材播放。实践证明,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制度来加强监督,通过惩处来加强预防的做法,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全社违纪违规违章事件大大减少。

    通过完善体制和机制,从源头上防止了不良事件的发生。这方面,新华社的一个成功做法是,坚决实行采编和营销"两分开",就是把新闻信息的采集和新闻信息产品的营销划分为两个工作平台,严格明确采编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各自职责,规定记者的任务就是新闻采集,而营销人员也不得进行采访活动。实行采编和营销"两分开",的做法,从源头上防止了"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推动了新华社"护牌""强牌"行动的深入开展。同时,新华社通过清理整顿,关停并转了与新闻报道无关的经营实体和有"毁牌"行为的报刊。通过认真清理总社各单位和国内分社在全国设立的支社、记者站、联络处、办事处等分支机构,清退了影响新华社声誉、作风不正的经营人员,从而提升了人员队伍的素质。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防堵漏洞,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随着"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新华社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在制度建设方面,新华社高度重视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制定了《关于在新闻报道中实行回避的暂行规定》《新华社业务部门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10条规定》等文件,着力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领导干部不仅是制度建设的倡导者、推动者,同样也是执行者,只有领导带头执行这些制度,才能保证良好的制度产生积极的效果。比如,关于报道回避制度的规定,有利于避免因人情和社会关系而导致的报道偏差,并且可以防止"以稿谋私""以情谋私""以权谋私"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新华社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世界性通讯社。为了忠实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华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着力于对采编人员行为的规范。如,我们制定的《关于新华社记者署名的规定》《关于转发国内其他媒体新闻信息的意见》《关于严禁抄袭、规范稿件转发的规定》等,对于防止出现虚假报道、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促进记者深入采访,都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新华社通过制度建设,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行积极有效的正面报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我们通过制定和完善采编业务考核办法,对迟报、漏报、瞒报、错报新闻和其他严重差错,实行了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考核办法,对于报道中出现重大政治性差错、严重导向错误的部门和单位,考核中可以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在采编业务考核中,特意增加了采写正面报道的权重,从而提高了记者采写正面报道的积极性。

    三、通过加强和规范各项管理工作,确保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建立"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

    终审发稿人岗位在新华社的新闻信息报道中至关重要,因为新华社播发的新闻信息稿件,通过记者采访、编辑加工之后,最后签发播出的是终审发稿人。加强对终审发稿人岗位的管理,提高终审发稿人的素质和水平,对于新华社报道质量的提高,确保新闻信息报道业务正常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出于这样的考虑,新华社在认真制定和完善《终审发稿人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今年春天对全社各种报道形式的终审发稿人进行了考试,并按照考试和考核成绩以及岗位需求实行聘用,实行了"持证上岗、动态考核"的聘用管理机制。在对总社终审发稿人考试的基础上,我们还对国内分社的稿件签发人进行了考试和聘用。通过加强对终审发稿人和稿件签发人的考试考核和动态管理,推动了新闻信息报道业务的改革和发展。

    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新华社通过自身的实践,建立了覆盖全社所有单位、岗位和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对采编、营销、管理等不同类别的考核,促进了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完善的考核评价办法发挥着奖勤罚懒、争先恐后的激励作用,增强了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自觉履行职能的意识。

    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用户的联系,通过遍布各分社的营销人员,每天广泛征求用户对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建立了用户对新华社稿件的"有奖挑错"制度。加强与用户的联系不仅受到用户的欢迎,而且推动了我社新闻信息报道工作的改进。

    在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不断增强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新闻职业精神,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是做好新华社各项工作的基础性建设,必须长期坚持。

    我们将会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制度,全面加强管理,通过正确而有影响的新闻信息报道,更好地服务于党、国家和人民。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