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通讯:中美太空合作的一小步
2017-06-07 17:41:39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华盛顿6月6日电 通讯:中美太空合作的一小步

  新华社记者 林小春 郭爽 郭一娜

  过去半个月,一群中国人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室里进进出出。由于中美官方太空合作的多年“冰冻”,这群东方面孔十分显眼。

  尽管中美关系总体向好,太空领域却是一个例外。2011年,美国国会出台“沃尔夫条款”,禁止美国航天局与中国官方进行任何太空合作,包括不得利用航天局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

  同样是在2011年,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邓玉林的团队利用神舟八号开展了一次实验,发现太空环境对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影响大不相同,与神经、代谢系统功能有关的基因变化很少,而与免疫反应有关的基因变化却很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原因是什么?我们希望进一步研究。”邓玉林说。

  由于中国载人空间站要等到2022年前后才将投入运营,邓玉林想到了国际空间站。

  2014年,邓玉林尝试接触负责商业化运营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平台的美国纳诺拉克斯公司。鉴于“沃尔夫条款”,后者对此持欢迎态度,但却小心翼翼。该公司经仔细研究后认为,与邓玉林团队开展商业合作并不违反“沃尔夫条款”。于是,双方做了一个详细规划,向美国航天局正式提出申请,后者又向美国国会通报这一事件。

  2015年1月20日,时任美国航天局局长博尔登在发给国会议员的信中写道:“根据目前了解的信息,我证明这些计划中的活动不构成向中国或中国公司转移具有国家安全或经济安全影响的技术、数据或其他信息的风险。”

  经过各种审查,项目终于获得空间站各方批准。2015年8月,纳诺拉克斯公司正式对外发布消息,中国实验将会登上国际空间站。

  为便于工作,邓玉林团队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室租下一个小房间。他们在房间内拉上一条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凝神聚力,确保成功”八个大字。一切都提示着这是中国实验。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运载实验设备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曾发生爆炸,邓玉林团队的实验设备——一个有两条半香烟大小、里面装着20种基因的绿盒子——上天时间从最初计划的2015年推到了现在。

  6月3日,当“猎鹰9”火箭带着“龙”飞船成功飞天,现场观看发射的邓玉林说:“历经各种困难,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实验)终于在今天随着‘猎鹰9’一飞冲天,成功飞向国际空间站。此刻,除了激动就是激动。”

  一家国外媒体评论道:“这艘特殊的飞船以另一种方式创造历史:它携带了第一个前往空间站的中国科学实验。”

  这个实验设备已于5日登上国际空间站。按计划,美国宇航员将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内做两次实验,研究微重力和空间辐射对基因突变的影响。最终,绿盒子将于7月初跟随“龙”飞船返回地球,邓玉林将把它接回国内进行后续分析和研究。

  回顾对中美太空合作具有“破冰”意义的这次事件,邓玉林有两大感想,一是合作正大光明,商业模式可能成为中美太空合作新常态;二是纳诺拉克斯公司提供的商业化航天服务,让更多科学家有机会利用空间平台从事前沿科学研究。

  纳诺拉克斯公司首席执行官曼伯说:“我相信,民用和商业航天领域是能够进行更多合作的地方。”

  目前看来,至少短期内中美太空合作的屏障仍在,但商业合作模式正在打开一道小小的口子。中国实验登上国际空间站,这一步虽小,但意义非凡。

  “我们必须打开大门,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科研院校将他们的科学实验从这里送往国际空间站,”佛罗里达航天局商业发展主任甘农说,“我们可以行动缓慢,但同时我们应能向前进。” 

+1
【纠错】 责任编辑: 潘子荻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川藏线上的风景 西藏左贡初夏如画
    川藏线上的风景 西藏左贡初夏如画
    大山里雅砻江边的朗朗读书声
    大山里雅砻江边的朗朗读书声
    福州灯光秀 闽江两岸高楼上演国内最先进建筑动画
    福州灯光秀 闽江两岸高楼上演国内最先进建筑动画
    浙江千岛湖再现“巨网捕鱼” 万鱼起跃堪称盛景
    浙江千岛湖再现“巨网捕鱼” 万鱼起跃堪称盛景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2403112110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