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通讯:一名中国“老铁路”的蒙内记忆
2017-05-30 20:41:35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内罗毕5月30日电 通讯:一名中国“老铁路”的蒙内记忆

  新华社记者朱绍斌

  连接肯尼亚最大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的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将于31日正式竣工通车。在蒙内铁路通车前试运行的客车中,挤满了被邀请前来参加试乘的记者、铁路工人和民众。欢声笑语的人群中,身为蒙内铁路建造者之一的肖翔静静看着车窗外,火车正在穿越美丽的肯尼亚察沃国家公园。

  因为工地生活的风吹日晒,这位现年40岁的湖北人的脸被晒得黝黑。他凝视着窗外广袤的灌木丛以及蓝天白云掩映下的野生动物,神情淡定,但似乎又泛着些许自豪。

  “在肯尼亚工作时间长了,对这儿的感情也越来越深。”肖翔对记者说。

  他2014年5月便抵达肯尼亚,见证了蒙内铁路从无到有的整个建设历程。而今,这条连接肯尼亚港口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全长480公里的铁路即将正式竣工通车。

  作为蒙内铁路第四项目经理部常务经理,肖翔是铁路4标DK254-DK377路段的施工现场负责人,整个路段长123公里。两年多来,他每天晚上要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第二天早上开始对各任务点进行巡视,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并准时完成。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在肖翔看来,与非洲员工共事最大的困难源于文化差异。“最开始,非洲员工对加班会有抵触情绪,认为中国人只知道干活。但我们告诉他们,若要追求卓越,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这个价值观后来也慢慢被他们接受。”

  他说,后来在工期紧张的时候,一些当地员工甚至主动放弃周末休息,因为他们明白了自己岗位的责任,也在为工程实际着想,不想因自己工作拖沓影响下一道工序。肖翔认为,通过与当地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流,中肯人民对彼此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

  中国工人不仅给非洲带来了技术,也带来了精益求精的态度。肖翔说,在铁路修建的过程中,公司从当地招聘的挖机手、平地机手和推土机手虽然懂得基本操作要领,但是精度和效率不高。“我们第一年从国内带来了5、6名中方操作手,通过一个中国师傅带4至5名徒弟的方式,已经培养了300多名当地操作手,其中相当一部分员工的设备操作水平都得到提高,工作质量基本达到了中国师傅的要求。”

  在来肯尼亚之前,肖翔在国内已积累了丰富的铁路修建经验,他自信地称自己为一名“老铁路”。在蒙内铁路修建之前,他曾经参与修建了京沪高铁、西安-宝鸡以及西安-成都客运专线。“但是这些铁路都是建设完成之后,我就走了,也从来没有坐上列车去亲自体验一下。”他感叹道。

  与过去不同,他如今坐上了自己亲自参与修建的蒙内铁路。“前两天,非洲一位著名歌手还为蒙内铁路做了一首歌,说起这个,我觉得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一切艰辛,都是值得的。”

  肖翔说,自己有个3岁的儿子,妻子在国内照看。因为孩子小,也一直没有机会带他来肯尼亚看看。“蒙内铁路通车之后,我还要继续在肯尼亚修建连通内罗毕至边境城市马拉巴的铁路(内马铁路)。等到内马铁路建成,儿子也长大了,我会带着他从蒙巴萨一直坐火车到马拉巴,并给他讲述他爸爸当年修建铁路的经历。比如,我们在工地施工的时候,还碰到过大象,他应该会很爱听……”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敏彦
相关新闻
  • “铁轨上的肯尼亚”期待“中国制造”助其腾飞
    “中国制造”的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即将开通的消息让肯尼亚这个东非国家兴奋不已。“中国制造”的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即将开通的消息让肯尼亚这个东非国家兴奋不已。
    2017-05-30 07:55:08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欧18世纪皇宫的最佳典范”——瑞典德罗特宁霍姆宫
    “北欧18世纪皇宫的最佳典范”——瑞典德罗特宁霍姆宫
    八大流派的粽子,你最爱哪种?
    八大流派的粽子,你最爱哪种?
    水上婚礼
    水上婚礼
    紫丁香花园花盛开
    紫丁香花园花盛开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820112105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