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从郑和眼中的“木骨都束”到今日摩加迪沙——600年的变与不变
2017-05-06 20:08:17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摩加迪沙5月6日电 通讯:从郑和眼中的“木骨都束”到今日摩加迪沙——600年的变与不变

  新华社记者 卢朵宝

  站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丽都海滩上远眺,目之所及是一望无际的蔚蓝色海洋。浅水处,几艘红白相间的小船泊在岸边,有人在游泳、戏水。柔软的沙滩上,小贩支起凉棚在卖东西,四五个少年踢着足球,背上和手臂上粘着白沙。

  600多年前,以郑和为首的下西洋船队来到这里时,他们看到的又是怎样的景象?

  据中国《明史》《星槎胜览》等史料记载,郑和曾3次远航至被其称为“木骨都束”的摩加迪沙。记者近日来到摩加迪沙,以今日之景象对比史料的描述,发现600多年过去了,木骨都束的影子还在。

  史料里描述木骨都束“岁常旱”和“田瘠少收”,今日的摩加迪沙依然如此。今年索马里大旱,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2月曾发出警报,索马里需要粮食援助的人数多达620万,相当于总人口的一半。可见600多年过去了,干旱的阴影始终萦绕在这片土地上。

  史料提到该地“垒石为屋”,而今走在摩加迪沙海滨街巷,依然可以看见石块堆砌的房屋,不过早已坍塌,仅剩断壁残垣。

  史料中对于该地男人女人的衣着描述,到现在也还能见到类似的装束。走在摩加迪沙街头,仍然可以看到有一些男人“腰围梢布”,他们下身围一块布,类似女性穿的直筒裙。虽然大多数当地妇女如今还是以纱蔽面,但随着时代变化,也有不少妇女头披颜色艳丽的头巾,露出脸庞,成为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于木骨都束的经济生活,史料记载的是“其富民附舶远通商货,贫民网捕海鱼”。今日摩加迪沙大体还是这种情况。自内战以来,索马里几乎陷入无政府状态,那些有门路从外面进口商品销到索马里的人,或有机会成为“富民”。当地物价贵到什么程度?中土集团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馆舍建设项目经理曹江伟说:“办公室用的燕尾夹每个竟然卖到2美元(1美元约合6.9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海鱼就十分便宜了。一公斤新鲜海鱼一般才卖4至5美元。

  走在今日摩加迪沙街头,空气中仍弥漫着紧张气氛。这里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关卡和沙袋等防御工事,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士兵和持枪的本地安保人员维护着街上的治安。

  通常,在媒体的报道中,摩加迪沙大多与爆炸、恐怖主义袭击相关,但现实中却大不相同。走在摩加迪沙街头,可以不时看见正在重建的房屋、在餐馆喝咖啡聊天的人们、人来人往的市场,繁华的街道上甚至会堵车。

  在摩加迪沙一所孤儿学校,13岁的萨拉说,父亲在她两岁时就去世了,她长大后想当一名医生。学校校长告诉记者,这所孤儿学校仅接收女孩,给予免费食宿和教育。她希望这所学校的学生能掌握一些职业技能,让这些孤儿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丽都海滩上,42岁的索马里人奥马尔主动走过来和记者攀谈。他说,自己如今在英国伦敦大学教书,“索马里目前有200万人移居海外,这些人中大部分都受过良好教育。我的两个儿子是律师,女儿是护士。等索马里局势稳定后,我想带着我的孩子们回来重建家园”。

  据记者观察,尽管战火纷飞,但摩加迪沙有些方面的发展并不差,比如移动网络和移动支付。在摩加迪沙,移动网络非常发达,4G信号稳定。一般场所上网不用光纤,而是用移动网卡发射WIFI信号。在摩加迪沙买东西大多用移动支付工具,非智能手机也能用,基本上不用现金。向导阿卜迪说:“这真是一个天才的发明!我的账户在我掌控之中,抢劫就大大减少了。”

  索马里外交与国际合作部代部长阿布杜勒·卡迪尔·阿卜迪说,索马里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百废待兴,期望中国企业能重返索马里。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年3月访问索马里后说,他的感受可用“悲伤”与“希望”两个词来概括。“悲伤是因为看到索马里人民在遭受旱灾和战争,而希望是因为看到索马里的秩序正在恢复。我对索马里的未来有信心!”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笑冬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长沙磁浮快线安全试运营一周年
    长沙磁浮快线安全试运营一周年
    立夏时节 雪景如画
    立夏时节 雪景如画
    那些时光里,初夏的模样
    那些时光里,初夏的模样
    印尼锡纳朋火山喷发
    印尼锡纳朋火山喷发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092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