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从“心”出发 连接中加——记中加西非心脏中心合作项目
2017-04-03 15:17:43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阿克拉4月3日电 通讯:从“心”出发 连接中加——记中加西非心脏中心合作项目

  新华社记者赵姝婷 石松

  三年前,一群中国医学专家来到加纳,为改善当地的心血管病医疗状况奔走忙碌。他们不畏辛苦,恪守职责,不仅给加纳人民带来健康与希望,也为加纳心血管医疗领域带来了先进的知识与技术。

  始于2014年的中加西非心脏中心合作项目由中国国家卫计委出资、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研所)实施。如今,这个项目已临近尾声。“我们在加纳进行了心血管手术30台,培养加纳心血管专业人才13人,流行病学调查完成全身检查和数据采集1110人。此外,捐赠医疗物资价值超过60万美元。”合作项目负责人林纯莹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林纯莹曾作为中国援加纳第二批医疗队队长,在2011年底来到加纳,在当地医院工作了两年。她在实地诊疗中发现,加纳的心血管病例逐年增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水平尤其落后。此外,由于西非地区一直重视传染性疾病防控,人们普遍对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重视不足,影响了该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中国的援外医疗应该怎么走,非洲国家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过去我们总是捐助大量物资,但加纳现在更缺的是人才和技术。”林纯莹说,中国的心血管医疗技术一直是强项,这符合加纳需求。在她的推动下,中加西非心脏中心合作项目应运而生。

  三年里,中国医学专家的30台成功手术把不少重症患者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一些手术属加纳甚至西非首例。中国医生的专业技术和敬业态度深深打动了加纳的医疗工作者和患者。

  项目还十分重视对加纳本土医疗人才的培养,前后将13位加纳医生及护士送往中国进行培训。“中国国内病例多、手术多,在实践上有着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中国培训的医生更容易通过大量实践掌握知识与技术。”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陈纪言教授告诉记者。

  在项目后期,部分从中国培训归来的加纳医生也参与到手术中来,甚至可以作为主刀医生。加纳医生弗朗西斯从中国学成归来后,目前已成为全加纳数一数二的心血管手术医生。“当下,加纳已经初步拥有了一支优秀的心血管医生队伍,而这支队伍主要是由中国培养出来的。”林纯莹说。

  “3年来,我们和中国医生合作得非常愉快,加纳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心血管领域的医生都因这个项目而受益。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病例在加纳越来越多,我们非常期待能在该领域与中国进行更为长期的合作。”加纳心血管科医生奥乌苏谈起这几年与中国项目组一起工作的经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的手机里,保存着每一位术后康复患者的照片,每当看到这些照片,奥乌苏都能回想起每一次手术成功后的那份喜悦。

  此外,项目专家组还在加纳进行了两次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体检取样收集数据,更好地研究和防治加纳人的心血管疾病,改善其整体健康状况。在接受体检的千余当地人中,大部分人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全面体检,很多人查出了原本不知道的疾病或是潜在风险,对疾病的防控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项目组眼科医生董欣然告诉记者,有许多当地人已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却对此一无所知。“一名妇女的血压达到270,眼底已少量出血,但她完全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还自称身体没有不舒服,我们赶紧将她送去当地医院进行急诊治疗,不然恐怕会有生命危险。还有一些有轻微或是潜在心血管疾病的居民,我们也给予了防控建议。”

  成绩的背后是许许多多医护人员付出的辛勤汗水。项目协调人彭军对此深有感触:“由于条件限制,不少工作都在室外完成。白天最热的时候气温高达42摄氏度,医生在给当地居民做体检时全身都湿透了。尤其是眼科医生,必须要在暗光的简陋铁皮棚里工作,比室外还闷热。但医生们都很积极乐观,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如今,中加西非心脏中心合作项目已经成为全国标杆,成绩得到了国家卫计委多次肯定。林纯莹希望将这个项目延续下去。“这些加纳医生的迅速成长是整个项目中最超出我期待的成果,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有价值的投入。在加纳建立中加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让中国培养出的医生有更好的平台,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陈俊松
新闻评论
    杭州:白堤桃花盛放引客来
    杭州:白堤桃花盛放引客来
    “大卫弹弓”导弹拦截系统在以色列投入运行
    “大卫弹弓”导弹拦截系统在以色列投入运行
    樱花怒放时游客拍照忙
    樱花怒放时游客拍照忙
    飞阅百里杜鹃花海
    飞阅百里杜鹃花海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03112074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