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文明古国如何真正走向世界

2016年10月24日 07:30:39 来源: 文汇报

  当今世界,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文明可以而且需要变革和转型,但是基本文化价值精神应世代传承、与时俱进

  由故宫博物院牵头、汇聚5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的“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日前闭幕。8个文明古国共同签署《太和宣言》,承诺将更深入地探索古国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努力寻求互联互通、互学互鉴、互利互惠的繁荣之路,将更深刻地理解文明古国的交流、合作模式及其规律,努力实现文化自信、文化包容和文化复兴的共同梦想。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深耕古国文明复兴多年,论坛筹备之际他撰写了18万字长文,首次深入而系统地阐释了对古国文明保护的认知。他认为,文明古国与一切热爱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均要成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古国文明保护,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对自己的文明及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对他国文明及发展有尊重的态度和关注,而要达到这样的文化自觉,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全球视野。”

  文化坚持是在守卫民族历史与文明

  文汇报:故宫举办“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有何契机?

  单霁翔:这个想法在七八年前就已产生,2008年2月我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曾与希腊文化部长共同签署了“关于防止盗窃、盗掘、非法进出境文物的谅解备忘录”。当时G8很热,我们希望在文化领域也能形成一个古国联盟。这个论坛的举办得到了外交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支持,希望使全世界看到文明合作呈现的魅力,感受交流互鉴带来的震撼,让世界民众进一步了解古国文明的辉煌历史、发展诉求,使之成为提升古国文明影响力的重要行动。

  文汇报:古国文明的保护面临哪些困难?

  单霁翔:长期以来古国文明保护和传承遭到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挑战。一是军事战争带来的野蛮破坏,古国文明面临生死存亡;二是全球化浪潮导致文化冲突加剧,守护人类共同价值的道路异常艰难。

  文汇报:您曾走访了许多文明古国,对其他国家传承古国文明有怎样的感受?

  单霁翔:2009年应邀出席新雅典卫城博物馆的开馆仪式时,希腊总理将一块曾经流失的石刻重新镶嵌回雕塑本体的一幕令我印象深刻。我深感希腊同仁对祖国历史的尊重。事实上,我们众多文明古国,都有着文物流失国外的历史,衷心希望能够通过文明古国集体的力量,使这些漂泊异国的文物能够早日回家。

  不久前阿富汗驻华大使访问故宫,讲述了“巴克特里亚宝藏”的故事,阿富汗国立博物馆员工舍身守护珍贵文物的事迹感人至深。同样的事迹还发生在叙利亚,83岁的考古学家K·阿萨德由于拒绝透露文物去向,被极端组织残忍地斩首示众。对于陷入战乱的国家来说,文化的坚持,不仅仅是守护文物宝藏,更是在守卫民族的历史与文明。人们坚信,“只要文化活着,国家就活着”。明年1月,阿富汗文物工作者保护下来的231件“巴克特里亚宝藏”将在故宫午门雁翅楼展出。

  在对话和发展道路上寻找希望

  文汇报:以论坛召开为契机,古国文明在文化包容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单霁翔:今天,文明古国要真正走向世界,就必须在国际上有更强的号召力。文明古国之间可以通过适时举办世界古代文明保护高峰论坛,搭建起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从保护古国文明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载体入手,深入研讨世界古国文明保护议题,再扩大到整个文化层面;通过举办古国文明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从战略性发展视角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探讨世界文明发展形势中出现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古国文明在当今人类发展中发挥持久作用。同时加深各国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在解决文化与文明冲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共同举办古国文明联合展览,集中展示各国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使全世界感受到文明古国的魅力。

  文汇报:您曾指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贸易问题,也包含着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基于文明古国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对此有何深入解读?

  单霁翔:作为从西安到地中海东部绵延7000公里、涉及面积250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性区域,“一带一路”连接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和欧洲古城,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宝库,在历史上为世界伟大文明的兴起做出过巨大贡献。古代“一带一路”构建起了全新的中西经贸与文化交流平台,但最重要的价值是其两千多年来凝练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堪称古代社会不同国家和民族互联互通的典范。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化,无一不是沿线各国民众共同创造,无一不是沿线各国民众智慧的结晶,不仅首次实现科学技术大传播,且首开人类文明交流先河。

  文汇报:全球视野下,如何传承、发扬文明古国优秀文化?

  单霁翔: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古国文明是一个兼容多元、不断融合的文化系统,具有巨大的文化包容性、亲和性与融合力。传承文明古国优秀传统文化,必然是对这一多元整合型文化系统的综合传承,而不是对其中某种或某几种文化元素的传承。当前世界上,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文明可以而且需要变革和转型,但是基本文化价值精神应世代传承、与时俱进,这是古今中外文明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当前,各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没有很强的文化定力,就可能自乱阵脚,随波逐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就是坚定地相信自身文化的力量、文明古国的文化力量。

  文明古国蕴含希望,要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必须站在全人类新文明的高度来审视所面临的任务。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应以全球大局为重,从共同利害抉择中求同存异,帮助人类重视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营造一个共享文明福祉的新世界。

【纠错】 [责任编辑: 许义琛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9129334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