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域外大国老想绑架周边国家
2016-07-06 07:03:06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南海资料图片)

  中国海南三亚海事局7月3日发布了一则南海海域军事演习的航行警告,称自7月5日8时到7月11日8时,在南海相关海域进行军事活动,禁止船只驶入。因为该时间点与预计7月12日公布的所谓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非常接近,外媒近期纷纷将两者联系起来。显然,谋求互利共赢,提升治理能力,才是这一地区更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渐趋理性:菲总统怀疑仲裁有何意义】

  “此次军事演习的时间安排格外引人关注。”菲律宾《马尼拉公报》报道称,就在海牙仲裁法庭将于12日公布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之际,中方宣布于5日至11日在南海的西沙群岛一带举行军事演习,其间禁止其他船只进入相关海域。日本共同社则称,中国通过军演宣示对南海的所有权,表明不接受国际裁判的结果及坚决保卫南海的决心。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正常情况下,中国都会在军事演习前提前发布消息,这在南海及其他海域都是一样的。不过,此次军演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选择与美国主导的环太军演时间有重叠。

  不管是否是决心的展示,至少,国际上现在考虑更多的并不是仲裁的结果如何,而是仲裁之后事态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亚洲新闻频道4日分析称,南海仲裁只是技术上的绑定,实际上没有人执行这份裁决。报道指出,无论裁决如何,中国都会在南海加强军事行动以强调主权。“美国开始在这个地区增加军事存在,从马来西亚、越南、文莱到台湾,而法国也建议欧洲国家参与南海巡航。美国官员也向东南亚国家施压,要求在这个案子上‘保持团结,以争取有限的胜利’。”该媒体称。

  此外,还有一些忙着借仲裁案打压中国的“好事者”。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政府正在协调G7其他国家,希望发表一份联合声明,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尊重围绕南海争端的仲裁”。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称,日本还不断向东盟国家施压,要求他们在仲裁案结果宣布后对华作强硬表态,否则日本将取消对他们的经济援助。

  不过,相比“急得跳脚”的美日等域外国家,南海周边国家的态度倒渐趋和缓理性。据路透社报道,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近日在内阁会议上表示,希望和中国在南海的争议能够“软着陆”,同时还对菲律宾赢得仲裁的意义表示怀疑。美联社则报道称,“不仅是柬埔寨首相洪森公开在南海问题上支持中国,上个月老挝、缅甸和其他亲中国的东盟成员也撤回了对中国表示强硬立场的一份南海问题声明。”

  而据拉美社报道,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日前呼吁东盟各国对南海仲裁案裁决保持谨慎态度,并强调,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依然有效。

  “北京正在发起全球性互动”,《纽约时报》称。

  【认清本质:“域外势力在逼迫中国”】

  亚洲地缘政治当前最大的热点之一就是南海。双边和多边的沟通起起落落,但各方对于力量的展示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刊登《在南海问题上的边缘政策无益于任何人》一文称,把中国逼向边缘的国家都是些域外国家,它们常常夸大在南海的利益。除非成功逼迫中国退让、并遵循它们的“法治”,它们不会结束这个游戏。“南海去军事化应该是相关各方的共同目标。”该文章称,为达到这个目标,日本和印度应该减少干预活动,而美国应该在当前的海军行动上做出让步,包括不要再开展具有挑衅色彩的“航行自由”行动。南海地区的域外大国应该给当前的军事活动降温,以免该地区继续走在一条可能导致更严重事件甚至冲突的道路上。

  好在越来越多的国际舆论认清了南海争议的本质,并对域外大国通过南海问题“绑架”南海周边国家,以损害他国利益的行为谋求自身的霸权地位的做法提出了明确的质疑。“尽管困难重重,但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让东盟国家在反华基础上团结起来,大部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态度看起来远比美国温和得多。”俄罗斯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发文称。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刊文称,在美中竞争的背景下,“灵活对冲”的策略更看重灵活性与中立性,而不是安全保障或与美国或中国进行密切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目前,地理位置上与中国相对较远、且没有重大领土纷争、和中国保持适度务实关系的东盟国家都采取了这种战略。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中国很有可能“继续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能逐渐增加在该海域的战略优势,又不使紧张局势外溢为一场直接军事冲突。

  当然,“美国、中国及亚洲其他各声索方在经济上彼此太过依赖,使得它们几乎不会爆发武装冲突。”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刊文称。

  这种共同利益的存在使得南海周边国家天然地联结为“命运共同体”。俄罗斯远东所首席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表示,南海问题目前最佳解决方案是“各方搁置争议,发展双边关系”。俄国际关系与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瓦西里·米赫耶夫也认为,中国与东盟间商贸关系不断深化,不应因领土问题阻碍双方合作势头及发展机遇。

  甚至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外交渠道解决南海冲突的可能。“南海问题为美中两国进行第二轨道的双边外交提供了机会。美国可以扮演幕后的角色,促使声索方共同开发南海的资源,同时确保中国可以获得中东的能源。”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称。

  【应对挑战:“南海考验的还有亚洲法治能力”】

  更需要认识到的是,南海问题本身也为全球思考地缘政治和全球治理提供了一次关键且紧要的机会。

  比如,《日本经济新闻》发表题为《南海仲裁结果考验亚洲法治力》的社论就称:“面临考验的不仅是南海的主权,还有亚洲的法治能力。”该文章称,全球围绕领土和领海都存在很多争议。我们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以国际法解决这些争议的法律体制而不是凭借武力?今天世界正站在岔路口上。

  “当今世界,全球治理将比以往更加‘多极化’。”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刊文称:毋庸置疑,我们正处于国际秩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过去25年,国际体制——伴随着双赢的经济体制——已较为稳定。但这一秩序正面临挑战和威胁,并不断遭到破坏。我们正面临着出现一个“双输”的国际体制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大国间安全关系恶化、国际合作的基本架构分崩离析。

  这大概能说明亚洲在南海争议上彼此缺乏信任的原因。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发表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的文章称,亚洲在信任和安全机制方面严重不足。东盟国家的《南海行为准则》缓慢推进,对平息各方情绪缺少作用。缺乏生效的各种机制,加上美国的遏制战略有可能最终导致势力集团和范围的形成。“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很快可能我们就会看到亚洲版冷战的上演。依照目前形势,如果美国成功地将该地区卷入军备竞赛,就像当年与苏联一样,中国的和平发展目标及其侧重经济外交、弱化军事外交的想法就会早于预期破灭。”该文章称。

  “各国必须保持警惕,以防出现这一结果。”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发表的文章指出,尽管现有大国和所谓新兴大国不可能对国际秩序持相同的观点,但展开密集谈判、讨论和对话都与各国休戚相关。各国必须找到一个中间立场,既保留现有国际秩序中的重要元素,同时也进行适度调整,从而使国际秩序不会崩溃。

+1
【纠错】 责任编辑: 赵冰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雨后西湖晴归来
雨后西湖晴归来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7129119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