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引力波探测需要怎样的理工人才

2016年02月17日 15:29:1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7日电 人类宣布探测到引力波那天,两个性情大不相同的老教授拥抱在一起。他们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联合创始人基普·索恩和雷纳·韦斯。索恩来自美国西岸的加州理工学院,他风趣活跃,是位理论物理学家,而韦斯来自东岸的麻省理工学院,是位言行稍显拘谨的实验物理学家。

  促成这两所历来互相“看不上眼”的顶尖理工学院合作并不容易。尽管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就已预言引力波的存在,但由于引力波微弱,就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其可被人类探测到。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科研机构对引力波探测显得“犹豫不决”。

  上世纪70年代,索恩和韦斯仔细研究了探测引力波的可行性。韦斯提供了使用激光干涉技术等重要实验构想。随后,索恩凭借自己的视野、激情和推动力,最先说服加州理工学院支持LIGO项目。

  加州理工学院规模相对较小,机构设置简单,教授们的想法相对更容易获得学校支持。正是由于学校支持力度巨大,LIGO项目关键管理层也都设在加州理工学院。但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态度却有些“暧昧”,不愿过多投入LIGO项目,只是后来随着实验进展而加大了投入。

  对于如此重大的自然科学探索项目,“各自为政”的研发方式很可能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文献资料显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要求两个顶尖理工学院合作推动引力波探测项目。

  然而记者在资料中看到,让这两个学校中各有“脾气”的科学家共同研究问题并非一帆风顺。早期LIGO项目内部也曾充满竞争、矛盾和对立,一度关系僵化。不过,由于其知识面广、水平高、为人厚道、善于沟通,索恩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合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润滑剂”作用。

  最终,加州理工学院找来“特大学霸”、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巴里·巴里什(下图左)前来主持实验工作,逐渐把两个学校的合作拉上正轨。此类实验通常需要良好的组织,曾主持国际直线对撞机项目(ILC)的巴里什在这个方面特别有一套,威望极高。

   1 2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钟玉岚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8727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