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中国外长去非洲谈的都是实实惠惠的事

2016年02月06日 08:46:5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6日将结束对非洲四国的访问。这次访问延续了中国26年来、外长新年首访选非洲的传统。

  用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王毅部长这次去非洲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中非合作共赢,让中非人民早受益。

  中非合作在国内、在非洲都获得了许多赞赏。但也有一些国人对中非合作存在疑问,有人称“中国也不富裕啊,干嘛要去非洲花那么多钱”。

  讲真。这种误解从根本上说,是没有看到中非合作“互利共赢”的特点。说白了,在合作这件事上,中非互有实惠。

  【非洲印象】

  这个话题,要从国人对非洲的整体印象说起。

  新华国际与今日头条这几天联合做了一个网络调查,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否想去非洲旅游”。结果是,分别有12%和27%的人去过非洲或正考虑去非洲旅游。61%的人说,自己因为“各种顾虑”而不想去非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贫穷、病疫或是冲突纷争。但到过非洲的人都知道,这里有广袤草原,有富饶土地,有丰富矿产,有辉煌的古代文明,也有红红火火的现代生活。

  但由于西方殖民者历史上的掠夺及其离开后留下的麻烦,还有一些西方国家至今不肯罢手的、出于私心的干涉和介入,非洲一直没有能够彻底摆脱贫穷的困扰。

  如今,非洲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计划,力图实现经济独立的“非洲梦”。

  这不仅关系到非洲人的幸福生活,也向世界展现了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都看到了非洲发展带来的机遇,近来大力加强与非交往。

  在对非合作上,中国有着特殊的优势。一是因为中国没有殖民历史,有的是真心为对方着想的合作诚意,也被非洲看作是信得过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二是因为中国经济与非洲有着巨大的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

  在新华国际的网络调查中,58%的人认为,经济合作应是中非今后一段时期交往的重点。这也证明,多数网友形成了共识:与非经济合作有巨大潜力。

  【合作实惠】

  接下来,就要说说中非经济合作中的实惠。

  我们常说,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也就是说中非两方都需要这种合作,合作也会给双方都带来实惠。

  在新华国际的调查中,46%的人认为,与非经济合作最大的实惠来自于贸易合作。

  中国自2009年起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的出口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而对于中国来说,非洲则是“中国制造”的一个大市场。在欧美地区因经济疲软而市场萎缩的当下,非洲市场对于中国出口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实际上,中国制造也在非洲赢得了市场和声誉。一名非洲的朋友曾告诉记者,如今在他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中国的产品。

  产能合作则是当前中非合作的另一个重点。将近20%的人在调查中认为,产能合作,与非洲分享中国优质产能,是中非合作的一大实惠。

  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中国企业正大步“走出去”,与世界分享中国的优质产业、高效产能,这显然也正是旨在推进工业化的非洲所需。

  《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说得好:“以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为龙头,以点带面,助推非洲加快工业化进程。”

  【Hakuna Matata】

  贸易合作以及产能合作只是中非交往中的一个部分,都体现了双方合作的“互利共赢”。

  在调查中,“中国是非洲最大贸易伙伴”“非洲是我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非洲是中国主要对外投资方向之一”“中国对非经济增长贡献超过20%”等中非合作中的特点,让许多网友表示“之前万万没想到”。

  我们不妨耐心地来看一组数据吧:

  30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投资,为当地创造了10万多个就业岗位。截至2015年9月,中国通过援助和融资在非洲已经建成和在建铁路5675公里,公路4507公里。2013年,中非贸易额从1950年的1200万美元增长到2100亿美元……

  在调查中,38%的人用“愿中非合作一起发财”寄语非洲,而33%的人想说,“愿中非友谊地久天长”。这表明了中国网友对中非合作的美好祝愿,也是“互利共赢”的中非合作“得人心”的表现。

  在“寄语非洲”的问题中,有这么一个选项:“Hakuna Matata”。这是一句斯瓦希里语,直译过来就是“没问题”。

  有深厚的友谊,有真诚的愿望,有共赢的合作,中非完全可以相互说一句,“有真朋友在,任何困难都能搞定,没问题!” (记者耿学鹏,编辑闫珺岩,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蕙林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612870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