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大规模性侵频发 欧洲价值观冲到哪里去了?

2016年01月12日 18:31:57 来源: 环球时报

    “欧洲的麻烦也许刚刚开始……”德国科隆跨年夜发生大规模性侵案后,瑞典也爆出近两年在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音乐节发生集体性侵案。瑞典首相勒文11日震怒之下,下令立即彻查。越来越多的集体性侵案爆发让整个欧洲社会都惊慌失措起来,因为性侵案涉案者大多指向难民。高举民主自由人权旗帜的欧盟国家,难民政策也开始摇晃起来,到底是开门接收还是拒收?反正眼下大行其道的是“门户紧闭原则”。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波兰、匈牙利,伸出的援手都缩了回去……但分析人士表示,欧盟要想从难民问题里全身而退,已是一种奢望。

  瑞典性侵案为何两年后才曝光?

  据瑞典《每日新闻》报道,瑞典近两年在国王花园举办欧洲最大青年主题节日“我们是斯德哥尔摩”期间曾发生过大规模年轻女性遭性侵事件。斯德哥尔摩警方10日披露,2014年的音乐节期间,警方收到17项性侵报案和1项强奸报案;2015年又收到19起性侵报案和1个强奸报案。

  瑞典《每日新闻》获得的警察内部备忘录记载:在2014年夏季,成群的难民在欧洲最大的青年音乐节期间骚扰音乐爱好者。“这些人都是所谓的难民青年,大多来自阿富汗。几个团伙因骚扰女性而被捕”,一名警察在备忘录中说。音乐节为期5天,有17万人参加,主要以13-19岁的青年人为主。然而,警察报告中却没有提到任何性骚扰或攻击。

  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官员也透露称,2014年已经接到有少女被性骚扰的报告,并在去年加强保安,但仍然接到大约20名少女报案,指在一连5天的音乐节活动中遭人性侵。警方现场扣查了大约50名嫌疑人,同时驱逐了200人。据悉,大部分是阿富汗人,不少人持临时身份证寻求庇护。

  警方为何没有向媒体披露性侵案件?直到科隆跨年夜大规模性侵案曝光后才见诸报端。瑞典首相勒文11日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怒,表示“如此大规的犯罪行为未受到惩治,警方也没有将案件告知公众,这对受害少女造成双重打击,必须彻查。”

  瑞典警方否认掩盖涉及外国人罪行,但承认在沟通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并强调“不应过分强调种族问题”。瑞典警察总监丹·埃利亚松10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警方将开展内部调查。“我们必须对这一事件彻底调查,看有没有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瑞典移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申请在瑞典避难的人数达到近16.3万人。新年一开始,瑞典官方就宣布加强临时边境管控措施,以阻止无有效身份证明的难民涌入。

  难民,难道成为欧洲的“法外宠儿”?

  瑞典也好,德国也好,为何“难民”成了说不出口的禁忌?德国政府和媒体在科隆大规模性侵案曝光初期,对“难民”二字格外谨慎,对肇事者的描述,仅限于“北非人或阿拉伯裔的外貌”。“难民”二字,决口未提。直到1月8日,德国科隆警察局长因掩饰难民作案的嫌疑被解职。10日,德国科隆警方才披露,跨年夜罪案数超出500起,其中四成涉及性侵犯。为什么德国警方和媒体在处理难民问题上如此敏感小心?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一种可能是,德国总理默克尔敞开大门接受难民的政策在国内已争议渐起。警察局对肇事难民的隐瞒,或许是希望避免矛盾激化。截至去年底,德国接收的难民超过11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如此庞大的数量,对德国政府行政管理的能力都是巨大挑战。再加上,近两年德国右翼势力开始崛起,跨年夜大规模的难民性侵,助长了国内右翼势力,更将现有的难民政策推向争议的风口浪尖。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德国的历史包袱很重。在德国,任何对难民的揣测和联想很容易被贴上“排外”“种族歧视”的标签。而这恰恰是德国人的痛点。当年纳粹德国臭名昭著的排犹政策,致使600多万犹太人惨遭杀害。二战后,德国从政府到民间都经过了深刻的反省,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从此成为德国人心中背负的十字架,70年来从未敢放下。以至于今天,任何疑似种族歧视的排外言论,都会被口诛笔伐。

  倒是德国的外国人对难民的态度轻松了很多。一名土耳其裔科隆男子向他的穆斯林兄弟发出明确信号,“这里是德国”,“谁也不能滥用难民庇护政策”。他说:“老实说,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你们几乎每个周末都用你们的性欲对市中心实施恐怖的越轨行径,直到元旦才引人注目。”这位见证者的话证明,科隆市中心早已沦为女性遭受性骚扰之地,但科隆警方与市长一直在装聋作哑。

  欧洲的核心价值观受到极大冲击?

  长期以来,欧洲对移民相对开放的态度使欧洲成为难民寻求庇护的理想目的地。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对《环球时报》表示,对欧洲而言,欧盟是维护欧洲持久和平与社会稳定的体制性、组织性力量,是欧洲保持国际影响力的主要渠道,是欧洲繁荣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依靠,是推动“欧洲认同”的重要载体。欧盟的软实力尤其体现在欧洲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对前苏东地区、西亚北非地区、中东地区的巨大向心力。而且,现代化的欧洲目前严重缺乏劳动力,如果大量移民进来并且能够融入社会中,他们将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为欧洲经济做出贡献。但现在,移民与欧洲居民的宗教矛盾、种族冲突越来越凸现出来。去年1月法国《查理周刊》遭袭和11月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凸显了欧洲主流价值观的缺陷: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不顾其他宗教、民族的感受进行无底线地讽刺、嘲弄。

  “移民危机和大规模性侵事件正考验欧洲核心价值观,欧洲的民主、自由、博爱的传统价值观有可能遭到颠覆。”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欧洲的传统主流价值观是基督教信仰、市场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此次进入欧洲的难民大都是穆斯林,他们对于欧洲价值观的认同度到底有多大?实际上,近年来随着进入欧洲的穆斯林移民不断增加,欧洲就有人担心将来欧洲出现“欧罗巴斯坦”。短时期内有如此大规模穆斯林难民进入欧洲,这一势头有加剧的趋势,欧洲的人口、宗教乃至社会结构将会产生重大变化,假如有人提出在欧洲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整个欧洲会作何反应?

  “欧洲的麻烦才刚刚开始。”英国《经济学家》智库的一份报告称,反外来移民、紧缩政策和民粹主义政党在欧洲越来越受欢迎,这次科隆和瑞典性侵案有可能成为欧洲各地发生政治动荡的催化剂。科隆性侵事件之后,欧盟一些国家迅速做出反应:斯洛伐克拒收穆斯林难民。捷克和波兰也做出类似表态。波兰副总理格林斯基在波兰的N24频道表示,将对申请避难者进行更严格的审查,“我们希望帮助战争难民,那些妇女、儿童和老人,但我们不认为有必要让那些青壮年男子、那些科隆事件的主角出现在波兰”。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荷兰首相吕特警告称,如果欧盟不重新对边界加以控制并阻止中东及中亚难民“大规模涌入”,就会有重蹈罗马帝国覆辙的危险。一些成员国已不顾欧盟领导人的“申根协议保卫战,开始采取“各自为战”策略,纷纷在加强本国的边境检查。

  有分析人士表示,想要从难民问题里全身而退,对欧盟来说已是一种奢望。欧盟一向高唱民主人权自由,当走投无路的难民申请避难时,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欧盟国家是不应该拒绝的,否则就是在打自己的脸,失信于世界。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还对《环球时报》说,经过几百年奋斗,欧盟以为已经超超了历史,没想到难民危机和大规模性侵事件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这让欧洲老百姓大大动摇对欧洲一体化的信心,本来被人称诵的欧盟融合和欧洲一体化到底还能走多远,现在竟然要打个问号。“有越来越多的迹象反映出,欧洲一体化的长期进程可能止步。”评级机构标普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了欧盟涣散瓦解的风险,“事实上,多重讯号显示欧盟一体化可能反转。”

【纠错】 [责任编辑: 李小雨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6128621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