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日本隐形“贱民”人口将近300万 从事“不洁”工作

2015年11月29日 07:08:12 来源: 广州日报

  工人在芝浦肉类市场。

  日本最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山口组,其中不少都是部落民。

  人口将近300万 从事“不洁”工作世代相袭

  日本素来有社会和谐的美誉,但据英国BBC近日披露,日本表面上互相尊重的社会底下,却隐藏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部落民”阶层——一群从事屠夫、殡葬业等“不洁”行业的工作者。

  300万“部落民”的后代至今在就业及婚姻上受歧视,他们难道永远难以翻身?

  生活与职场无形中遭歧视

  东京芝浦屠宰场出产着世界上最好的神户牛排,这里的屠宰工人经过数十年磨炼,手艺精湛,但他们从来不和外人谈论职业。“有人问我做什么工作,我会不知如何开口。”屠夫纪公崎说。“我不想连累家人。如果我们受歧视,还可以反抗。如果孩子受歧视,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

  长期被主流社会疏远

  和屠宰场其他人一样,纪公崎也是日本“部落民”一员。部落民起源于封建时代,最初指由从事被视作不洁或与死有关职业的工人组成的社区。他们长期被日本主流社会疏远、歧视甚至视为禁忌,只能群居于某些地区。

  1871年日本废除等级制,“贱民”从此在法律上与其他人平等,实际上仍被摒弃在普通人圈子外,其后代被称为“部落民”。据日本政府1993年调查,近100万部落民散居在全国4000个社区。日本“部落民解放联盟”认为,社区总数应在6000个左右,部落民人口将近300万。

  如今,被边缘化的部落民社区仍散落在日本各地,主流社会对这些社区的位置讳莫如深。然而,2009年谷歌地图发布的几张历史图片,却让部落民的处境更微妙。当时,谷歌为了让用户了解历史,在线提供东京、大阪和京都地区的古代地图。

  企业招聘暗中过滤

  部落民的聚居地资料,引起日本社会高度敏感,与部落民在职场遭歧视有关。日本人参加大企业就职活动,须在申请书上添上“本籍”。“本籍”近似“籍贯”,精确到村。因此,只要看求职者本籍,企业就能判断出申请人是不是部落民。一位在某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员工说,他们公司招聘新员工时会先将部落民的后裔筛选出去。

  为了保护部落民的权益,日本政府采取容许部落民更改户籍记载的措施,这几年更是把表格上的本籍栏取消。但这不妨碍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审查“嫌疑人”的背景。1975年,一家部落民权益组织发现一份长达330页的《部落地名总鉴》,记载着日本部落民的姓名与地址,目的是为排除部落民求职。这本书是通过秘密获取部落民户籍资料后出版,前前后后被发现有十来个版本。由于不能大量印刷、公开出售,书的价格很高,但许多大企业都拥有此书,以便在录用新人时排除部落民。

  工作世代相袭

  由于很难找到体面工作,许多部落民的后代只能继续从事父辈的工作,日本屠宰场的工作人员就是“部落民”的后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屠宰工需10年时间,“只有准确地进行切割,顶级牛排才可能产出来,”一名业者告诉记者。但屠宰工在日本普罗大众眼中,仍是“不洁净”的工作。

  并非祖上是部落民的人才会被歧视,特定工种与部落民的历史关联如此之强,使所有在屠宰场工作的人都可能被歧视,芝浦屠宰场工会的负责人枥木县丰就是例子。不久前,枥木辞去电脑程序员的工作,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但他在家里受到白眼,因为枥木祖上没有部落民血统,而屠宰是“不洁的”工作。“我父亲曾经对我说,你还不如去掏大粪。我懂得,他指的是我去做部落民工作了。”

  结亲要查血统

  部落民婚恋也遭歧视。由于部落民身份世袭,如果祖先一旦被打入了贱民圈子,子孙世代都属于部落民。因此,很多日本人也不太希望与部落民在婚姻方面扯上关系。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部落民与非部落民日本人的通婚率只有10%。

  在日本最注重血缘的关西地区,许多嫁女儿或迎娶媳妇的传统家庭父母都会聘请私家侦探,调查亲家的家谱,确证对方没有部落民血统,“绝不能让贱民玷污血统”。

  随着社会进步,现在明目张胆地针对部落民的歧视行为已不多见。但针对部落民的歧视、偏见长久不消,原因之一可能是部落民和日本黑社会有关联——被社会隔离的部落民成了黑社会组织源源不断的人才基地。部落民聚居地之一的九州福冈县是日本黑社会组织最集中的地方。

  改变——年轻一代更包容

  一直以来,日本政府不断改善部落民待遇,推出多项同化举措。经过数十年浸润,这些措施正在发挥作用。

  枥木说,学校会组织来参观的学生在了解工人们的精湛技艺后,还会写感谢信赞扬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我们取得联系的人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多了。”

  东京某中心地区曾是旧时部落民聚居地,这里有大量居民从事手工皮包,皮鞋和皮制家具生意。记者在这里做了一个实验——把打印出来的旧地图向居民展示。

  他们发现,年龄较大的居民拒绝发表意见,但年轻人则对这个话题更开放。27岁的大滝听说这个区域的历史时很惊讶,不过她表示没什么影响。“我在学校学习过部落民,但只是很抽象的概念,”她说,“这段历史很有意思,谢谢你告诉我。”

  记者观察

  日本文化的特殊性

  日本各界费尽心力消除部落民和普通人之间的隔阂,但努力依旧达不到效果。实际上,部落民并不是唯一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只是这个群体的人口近300万,问题更严峻而已。除部落民外,阿依奴人等都受到一定的歧视。歧视问题的大量存在,与日本文化中的“集团主义”有关。

  在长期的稻米耕种中,日本人以地缘为基础,形成稳固的共同体社会,即“集团主义”。集团主义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集团内的协调合作和严重的排外倾向。集团内部,大家都严格遵守内部秩序,与他人的行动保持一致,不敢越雷池半步。部落民刚开始与其他村民居住在一起,后来逐渐被排挤出来,正是由于他们被视为异端。而一旦被排除在外,就很难重新融入。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期待守旧的老一代日本人接纳部落民几乎不可能。不过,当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部落民”词汇是有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灵犀)

【纠错】 [责任编辑: 钟玉岚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847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