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俄罗斯海军兴衰对中国的启示

2015年11月17日 10:06:48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站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口,关于俄罗斯海军的起源,一目了然。

  右岸是彼得堡罗要塞的三座石头棱堡。阿芙乐尔巡洋舰边上的浅蓝色建筑是纳西莫夫海军学校,这里培养的中学生是未来的海军军官。过几座桥是海军学院的灰色大楼,这里培养海军中、高级军官。

  河中小岛上建有海外贸易大厅,现是海军博物馆。

  左岸的绿色大楼是冬宫、黄色建筑群是海军司令部、向下游走是海军造船厂。甚至涅瓦河中间跑的游艇也不一般,那是高速水翼船,基于苏联时期导弹艇的技术而建造。

  沙皇彼得一世曾经匿名到当时最先进的海上强国荷兰学习造船技术,回国后,他雄心勃勃地在把首都搬迁到北方,在涅瓦河口荒凉的沼泽地上建立要塞——用大炮保卫造船厂——造船厂生产舰队——舰队保护海上贸易——最终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然而,俄罗斯海军后来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偏离了彼得一世最初的计划的“航线”。

  “大起大落”至今元气未复

  俄罗斯海军300年的发展,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

  其中的“鼎盛期”,当属20世纪70~80年代,苏联核力量与美国达到平衡后,苏联开始投资建设远洋海军,在太空中大量侦察、通信、导航等各种功能的卫星“照耀”之下,苏联核动力舰艇巡航在世界各大洋,在地中海、印度洋、东南亚拥有海空军基地,1986年,北约巴仑支海大演习中苏联潜艇编队对抗美国航母战斗群不落下风。

  “衰落期”从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开始,大量的舰艇退役、报废,不但没有资金建造完成最后2艘航空母舰,而且连拆除的钱都没有。甚至发生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沉没的悲剧。直到2006年,才有一艘500吨左右的炮舰“阿斯特拉罕号”建成(通常认为500吨是艇与舰的分界)。至今,新护卫舰的柴油机还被德国卡脖子,新驱逐舰同样受制于乌克兰制造的燃气轮机供应,而新航空母舰只有一个概念。法国拒绝交付俄罗斯订购的2艘两栖攻击舰后,俄罗斯也无可奈何。俄罗斯海军虽然一再宣布各种雄心勃勃的计划,但在军事演习和海外军事行动中,能开动的仍是苏联时期建造的老舰。

  新中国海军建设初期,由于中苏同盟关系,曾获得苏联方面的诸多帮助,从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编制体制、教育训练等各方面,也受到了苏联海军的不少影响。数十年过后,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走向远洋的中国海军,与历史上的俄罗斯(苏联)海军相比,至少有两个相同之处:其一,同样作为大陆国家面对世界头号海上霸主的层层围堵;其二、同样在狭窄的海域之内,有一个历史上一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的邻居。

  “五要素”决定海军发展

  我们应该从俄罗斯海军的发展历程中获得那些启示呢?限于篇幅,这里只讨论以下几个要点:国家战略、海外利益、舰队、基地、联盟。

  第一,国家战略。没有强大的国家,不可能有强大的海军。苏联时期是俄罗斯千年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到1972年美苏签订限制战略武器等一系列条约,标志着苏联取得了核均势。这一时期苏联核潜艇部队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苏联海军仍然不足以挑战美国的海上霸权。此后的十几年,苏联远洋海军进入大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终于可以和美国海军一较短长,以至于美国总统里根不得不提出一个“600艘舰队”的庞大计划与之抗衡。

  苏联国家战略转入战略扩张,是苏联远洋海军发展的关键动力。尽管俄罗斯至今并不承认有一个“南下暖洋”的国家战略,只把出兵阿富汗称为“形势判断错误”,但是,如果我们对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地中海、西亚、北非、东非的活动轨迹做一个整体研究,就会发现一个以波斯湾为中心的包围圈:在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之前,已经悄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右翼”,苏联在叙利亚、埃塞俄比亚、南也门已经取得了战略支点,只待打通阿富汗这个“左翼”,整个中东石油资源就在掌控之中。

  由此可见,国家战略是海军发展的指导,但战略上的冒险和赌博也会给海军带来灾难。海军只是国家战略的一柄利剑,需要一支强大的陆军配合,否则,即使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也只能在海上孤独地坐视陆军的失败,最终一起陷入战略衰退。对今天的中国而言亦是如此,中国海军不但要发展远洋作战能力,而且还需要与陆军、空军、二炮部队协调配合。

  第二,海外利益。有强大的国家,也不一定能建立强大的海军,这是大陆国家经常面临的困境,比如德国、俄罗斯等。

  一个国家的海外利益需要海军保护,而海军的发展建设,又需要综合国力提供长期支撑。苏联从长期军备竞赛直接转入战略扩张,没有时间弥补国内经济严重不均衡,没有发达的海外贸易,只依赖石油出口获得海军发展资金,一旦油价下跌,军备计划就受到干扰。无论是沙皇时代的俄罗斯还是苏联,都没有建立起海外利益与海军建设的正循环。

  今天的中国处于综合国力的上升期——建国前三十年建立了军重工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又有了长足进步,并在产业均衡、规模庞大的基础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中国的海外经济合作、海外贸易等,都足以支撑一支强大的海军。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中国的短板在于,海外利益——无论是规模还是范围——都远远超过目前中国海军的覆盖能力。正因如此,才需要迅速弥补这一经济与军事的失衡,方能保障综合国力的长期增长。

  第三,舰队。俄罗斯海军和英国海军一样,都有300年的历史,但从来不是海上霸主,甚至在蒸汽时代的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中,俄海军都有整支舰队覆灭的记录。但是到了“核时代”却一度实现了“弯道超车”。

  美国海军在二战结束时拥有1194艘大型舰艇、1256艘两栖舰艇、41000多架飞机和340万官兵的庞大兵力。而且率先拥有了核武器,实现了核动力航行。苏联海军在二战后起点不高,但拥有强大的重工业、核工业和航天工业产业基础做后盾,在“核武器”时代,由于对军事革命的战略指导正确,突出发展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用25年时间,其水下核力量一度超越了美国。

  第四,海外基地。在海军战略中,获取海外基地具有重要价值。俄罗斯庞大的领土由一个内陆的莫斯科公国扩张而来,对海军建设非常不利的是,其四大舰队各自孤立,容易被各个击破。同时,在战争初期,除北方舰队外都容易被封锁。当苏联海军走向远洋的时候,通过军事经济援助等手段,逐步获取了越南的金兰湾、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等军事基地,同时苏联舰艇也可以在利比亚、亚丁湾的索科特拉岛等处停泊、训练、演习。尽管和美英全球基地体系比还很薄弱,但毕竟取得了远洋支点。

  第五,联盟及伙伴。越是海上强国,越重视联盟及伙伴的价值。稳妥的、不同形式的联盟或伙伴关系,能够大幅节约国家的资源,并加强海军在海外的保障。未来中国海军走向远洋,也仍然需要在航线的末端和中间找到朋友。更何况,今天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经济实力,与其他国家取长补短。

  “弯道可以超车”,但需事后补课

  俄罗斯海军从崛起到收缩的300年历程,给了中国很多启示:对于力图发展海军的大国而言,必须有国家战略指导海军建设,各军种紧密配合;海外利益和海军建设应形成正循环;应当适度考虑不同形式的海外落脚点和立足点,并借助伙伴国家的力量。

  这其中的关键点是,作为后发国家,能否在海军发展上实现“弯道超车”。在苏联时期,苏联海军是在两种情况下部分实现了“弯道超车”:一、利用技术进步。苏联海军利用核动力、航天技术进步,发展了卫星搜索目标、潜艇隐蔽发射重型反舰导弹的独特战术,以对抗美国航空母舰的优势。这种战术可以用于战略防御,但由于武器用途单一,无法支撑战略进攻。二、抓住对方的战略错误。但这种超车的限度必须在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的正循环之内。后发国家不宜进行赌博式的造舰竞赛。此外,“弯道可以超车”,但事后需要补课。后发国家在部分实现赶超之后,必须建立平衡的海军、平衡的军力与财力关系,才能实现国家和军队的长远发展。《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 李克峰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727111716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