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巴黎气候峰会能谈拢吗?

2015年11月10日 07:32:57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废气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

  11月4日,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了关于世界气候大会准备情况非正式高级别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核心是抑制或控制碳排放,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的目标——达成一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协定,确保地球升温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

  各国“摩拳擦掌”倒计时

  为避免重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失败的覆辙,主办国法国希望今年的巴黎气候大会能够实现突破,为此法国向195国领导人发出了邀请。截至10月底,已有155个国家正式提交了有关开展温室气体减排等气候行动的“国家自主贡献预案”,相关提交方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近90%。

  美国白宫10月19日汇集商界、科学界领袖主办气候峰会,会上81个“顶级企业”签署了关于气候保证的文件,设定减少50%碳排放的目标,以此实现美国在气候行动方面持续的承诺。10月29日,欧盟宣布在未来5年内向全球欠发达国家提供总额3.5亿欧元的援助资金,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减排分歧能否克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距离大会开始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尽管各国的努力值得肯定,达成协议的政治意愿充足,但形势依然严峻。“谈判过程依旧艰难”,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表示,“尽管这次是自下而上管理模式的尝试,但依然有自上而下的因素,影响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变化。”他指出,关于分歧的解决能否克服有三个值得关注的难点。

  一是协议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需要在实质上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发达国家态度消极,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二是资金问题。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资金还远远不够,如何筹集资金是一个挑战。

  三是未来“国家自主贡献”全球的盘点、审核、目标定期更新等问题也是焦点问题。“如何协同、跟进和评估各个国家不同的消耗量,这中间评估需要谁来做,多长时间做,权威性怎么样,也都是棘手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潘家华研究员进一步指出。

  全球难以承受之重

  谈判一路走来并不顺畅,各国协商进程缓慢,短时间内达成一个协议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气候变化问题早已迫在眉睫,如不能尽早解决,后果将难以想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说,气候变化正在威胁来之不易的繁荣和数十亿人应该拥有的机会,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人文、环境和财政代价正日益变得无法承受,成为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卫星测量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冰在大量消融,速度不断加快。相关冰川学家推测,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至少要上升1米,这对一些小岛国家、人口稠密的低洼地区意味着灾难。同样,气候变暖造成的洪水和干旱灾害,都会给我们造成更多潜在的毁灭性冲击:饥荒引起的食品价格飞涨,大规模移民。

  显然,面对这一切,我们还无力应对。而本次会议中各国对于碳排量的控制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巴黎气候峰会任重道远。

【纠错】 [责任编辑: 雷东瑞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751284114111